做新闻,是种“另辟蹊径”

水皮的事业选择,可以用“另辟蹊径”来形容。在20世纪80年代,新闻专业的他,选择做当时几乎无先例的财经新闻;有了一些经济基础的人纷纷转向商业,做投资、基金之时,他还坚守在新闻事业中。这看似特别的道路,在水皮看来,却是最理想的选择,也是他毕生付出。

问:什么样的机缘巧合,将你的新闻路与财经联系在了一起?

水皮: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在学习欲最旺盛时,碰上了这个中国资本从无到有,渐渐培育出巨大的市场的大时代。

我比同龄人的运气更好。我本科与研究生学习的都是新闻,实际上都与经济无关。但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读新闻系研究生时,经济大潮席卷而来,大家都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开始关注前沿的市场。当时研究所的图书馆里,有大量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的港版和台湾版的股市书,我如获至宝,一个人没完没了地通读了数遍。在彼时,恐怕连经济专业的学生也未必有这种机会。正是这种幸运的选择,确定了我的职业方向。

有了这些珍贵的知识积累,我1989年毕业后加入《工商时报》,大胆地要求开设股市专栏,这在当时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同时代的大部分人,还不清楚股票、股市的含义,更不要说什么是K线图了。在专栏中,我做了大胆的尝试,乘着1990年股市即将开放的东风,借媒体的平台,给读者介绍什么是股票、股份制,解读国家公布的文件,普及经济学常识。在这方面,我与同龄人比,确实是赢在了起跑线上。那时我绝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是真的有足够自信点评股市。现在回望,当时我年轻,没有束缚,可能反而更能看清一些现象的本质。

问:2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水皮:“客观、客观、再客观”是新闻界的紧箍咒。因为深知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主观”做出来的,所以我们更要强调客观,尽可能找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展示给公众。记者的身份决定了我们一方面“见多识广”,并且对新消息非常敏感;另一方面我们也时刻谨记不能过分陷入市场之中,要对自己有所约束。对市场本身、市场趋势、个股的评论,都要紧抓一个关键词“客观”。多年的紧箍咒给了我非常好的观察、评论市场的角度,既身在其中,又要经常跳出其外,如此不停地跳进跳出,尽量还原真实。

问:为何要坚持做报纸而非转向商业?

水皮:乐观是我的天性,能够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与我的天性有关。我是有理想情结的,觉得这个社会需要推动力,而新闻媒体在社会转型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成就感对我而言,是做一个行业到了巅峰,才会让人产生掉头而去的概念,我不赞同轻易转行。到目前为止,自己在这一行还没做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事业没有做完,更没有达到巅峰,自然就没有所谓的“功成身退”。

至于很多人关注的“挣钱”问题,我更不可能有成就感—如果以收入多少来评价社会价值或者个人价值,太多人比我做得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