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福的“委屈”也是国企的“委屈”

魏家福又一次成为争议的焦点。

并不是因为他担任董事长的中国远洋连续第二年荣冠A股亏损王的称号,而是因为他在2013年4月博鳌论坛上对于ST(特别处理)的抱怨。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可能退市引起的压力,这位远洋船长出身的央企掌门人显然有些失态,居然以党中央国务院了解中远来作为自己的说辞。

ST制度影响H股

现实的确有些残酷。

中远2012年亏损金额达到95亿元,而营业收入不过720亿元,虽然相较2011年的104亿元亏损有所下降,但亏损的幅度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相应地,中远的股价连续三天跌停冲到了3.41元的位置,和当年67元的天价相比,连一个零头都不到,作为董事长挨骂恐怕是难免的,而最让魏家福尴尬的恐怕莫过于被ST的时刻。当时他正好跟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在南非召开的金砖五国峰会并被推荐为工商理事会的成员。

中国远洋是一家既在A股挂牌又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香港并没有ST制度,而A股则在亏损公司的额头上刻上红字,ST是一种,*ST(退市预警)是另一种,不管哪种其实都是一种风险警示。中国内地的投资者有炒作垃圾股、重组股的习惯,证监会建立ST的初衷还真不是和上市公司过不去,更谈不上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否定。但是,在魏家福看来,A股的ST极有可能给港股投资者传递错误的信息,那就是管理层经营不善,从而导致估值偏低。不过这种担心并非多虑,至少从股价上看,在2013年4月,A股的价格是人民币3.66元左右,而H股的价格仅为港币3.44元左右,如果考虑到汇率,那么H股可能连A股的70%都不到,这和蓝筹股H股较之A股普遍溢价形成对照,难怪魏董心中不爽。

国企左右为难

中国远洋也好,魏家福也好,都曾经有过令人炫目的辉煌,至今人们对魏家福当年立过的军令状津津乐道,也对中远三年100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记忆犹新,否则中远的股价也不至于冲到那么高的位置,机构也不至于依然痴痴相守。但是形势比人强,不管是2011年还是2012年,甚至2013年,中国的外贸形势都不乐观,而承担了外贸运输业务的中国远洋也就不可能咸鱼翻身,这是环境使然。但不等于说中远自身没有问题,对市场的判断就没有失误,对运力的扩张就没有失控,对内部的管理就没有失调。魏家福当然不可能像股民骂的那么糟,但是跟随领导人出访并不能说明远洋没有问题,也不能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和公司业绩相冲突。

魏家福的委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委屈不是来自他个人,而是他所代表的央企以及由此改制而上市的国有控股的尴尬。国有企业究竟该如何定位,是以盈利为目的,还是以非盈利为目的?为什么垄断,是因为事关国计民生还是因为不正当竞争?为什么上市,是解贫脱困还是全民共享私有化?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在过去十年不但没搞清楚,甚至搞反了,国有企业出现的“央企现象”已经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同时把自己推向两难境地,挣钱的话是与民争利,赔钱的话是祸国殃民,左右都不是人。远洋运输就必须是国有垄断吗?垄断难道没有成本吗?所谓的社会义务是不是一种必付的成本呢?这种成本又如何让投资者去理解消化呢?所以,在博鳌论坛现场,水皮向其他三位在座的央企负责人提了一个问题,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该向股东负责还是向习主席负责?可惜,当时魏家福已经离开了,没有听到他的回答。其实答案很简单,对股东负责就是对习主席负责,因为国有股是央企最大的股东。

2013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