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世纪中国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途中,不失时机地把握了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自觉地走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这一重大课题做出了科学的解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发展过程中,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构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回答和解决。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和谐社会建设形成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拓展深化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有了更明确、更实在、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新认识新发展。

第三,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时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思想及重大战略举措,如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人民文化权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举措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是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是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战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新探索。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顺应历史时代的潮流,进一步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型战略构想。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科学判断,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对中国国际战略及外交方针做出了新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的新探索,不仅表达了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国际国内行为基本价值选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也从坚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稳定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战略稳定等方面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五,中国共产党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首先必须搞清楚的基本问题。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创新了邓小平、江泽民开创和发展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执政建设实践经验总结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定位,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从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二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位一体”,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高度自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进一步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第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中,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正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勇于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础、发展战略和历史走向,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