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 安体富 朱青等
- 1787字
- 2024-12-21 05:30:49
第1章科学发展观与财税体制改革
1.1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性”
发展观是国家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系统的思想。它决定着政府在处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以什么作为优先考虑;在面对国内外的矛盾时,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国家将发展观明确表达出来,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争取社会对国家行动的支持;二是通过对发展观的阐释统一国家各个机构的行为,从这两个方面来增强国家能力,实现国家目标。虽然“发展观”是个近些年才出现在我国正式文件中的词汇,但就以上两个目的而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出现统领发展的官方思想。
根据赵凌云和张连辉(2005),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1978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和1995年后提出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第一代发展观针对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工业化基础的现实,因而强调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特别体现在将钢铁产量作为赶英超美的主要指标。第二代发展观提出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已有小成,适时扭转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倾向,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国民生产总值取代工农业总产值成为测度发展的主要指标,此次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个时期,尽管认识到了经济发展要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但在实践中强调的仍是产值的增长与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大。第三代发展观面对的是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国内各种矛盾的凸显,如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高能耗、高污染等。这个时期发展观的变化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于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四代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了这些思想,特别是加入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从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以1994年为分界线,我国发展观的主要发展目标有了很大的转变,此前强调赶超,此后则开始强调平衡统筹。在这一转变中,两个关键的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它在发展观的转变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表明经济增长尽管重要,但一味强调增长,反而有可能导致发展的中断。二是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它超越了经济增长就代表发展这一思想的局限性,将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特别是在如何看待“人”这个问题上,“以人为本”对“可持续发展”既有继承,也有调整,构成了思想上的一个巨大跃进。
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同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人”,突出的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能够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突出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够良性循环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在这样的语境中,尽管强调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协调的一面,但物质性、经济性的目标仍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就此而言,这与以往的赶超发展观可谓一脉相承。但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显然不仅是作为劳动者的人,更是作为消费者的人,归根到底,是作为文明的创建者和受益者的人。而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中,前四个统筹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五个统筹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涵盖在内了,而在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中,除了城乡、区域、国内外三种区分外,还强调了经济与社会的统筹,这无疑是对此前强调经济因素的发展观的一种扬弃。
任何发展观的提出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其更替与调整必然对应于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鉴于“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两个理念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理念的现实对应物有所认识,才能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将其作为指导实践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