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掺“假”缘何在

《音乐周报》组织召开“3·15”打假座谈会,列举音乐界诸如假唱、假奏、假书、假碟、假教授、假学者、假著作等等现象。乐评文章掺假,同样值得深思。

这些年像金庸、贾平凹、张艺谋、陈凯歌、林兆华、孟京辉等文学、影视、话剧界的“大家”、“大腕儿”,听了多少批评贬抑,有的甚至相当尖锐犀利。谁见过他们跳起来防守反击?他们怎么就能够神安气定虚怀若谷,埋头干活儿走自己的路?再看看我们的乐评,还有多少真实批评的声音?现如今,在音乐界说真话,听真话,都需要一些底气和勇气。

这年月,假大空往往很吃香。谁敢吹敢抡,哪怕刚唱了一两首歌,谱了一两首曲,上了一两次台,就称“家”称“腕儿”称“大师”称“著名”地唬人蒙人;谁老实厚道,自谦造诣不深成就不高,就距离艺术的巅峰还很远。得嘞对不起,您靠边站、往后排,出头露脸没人招呼您。心眼子活泛的看出了门道,“功夫在戏外”原来就这个意思,敢情假的能吹成真的,这叫本事。

实际上,那些言不由衷掺假的乐评,乐评人和被评者彼此心照不宣。读者有的轻信,有的怀疑,有的一眼看穿心知肚明。难道音乐家天生比常人敏感和脆弱,听到批评的时候表现最充分、最典型?如果不然,为什么音乐批评比其他文艺批评更困难更尴尬、更虚伪更平庸?难道我们的音乐家现在已经脆弱到“老虎屁股摸不得”,反面意见丝毫也听不进?一听反面意见,总有心理反弹,并付诸行动。要么托人讲情,要么“刀枪”相向,软硬兼施,自卫反击。还有的人成就不大脾气大,造诣不多路子多,动辄要打官司、上法庭。乐评人惹不起还躲不起?艺术之外的因素占了主导地位,让人也没法儿说真话。

乐评掺假,有诸多复杂的因素。面对这种现象,音乐家难道不该反思自省?只要是实事求是的批评,乐评人应理直气壮,音乐家要襟怀坦荡。让健康正常的批评之风吹进音乐百花园,音乐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蓬勃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