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立勇,男,山东烟台人,1977年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国民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计量经济学、宏观金融与宏观经济政策。近五年来在《经济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世界经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中国软科学》、《审计研究》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篇被SSCI收录,2篇被EI核心收录,多篇被转载或获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0余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参编著作若干部。目前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匿名审稿人。

本书首先对国外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主张、国内各宏观调控流派观点以及宏观经济政策非线性效应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进而研究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和操作效果,包括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周期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非对称和非线性效应等。在此框架下,分阶段、定量评价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操作的效率效果,并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视为一个整体,借助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的动态关联性,定量评价了宏观调控整体执行的绩效,以期为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提供依据。最后对我国经济增长趋势和潜力,物价波动的适度区间和物价走势进行了估计和预测,并对金融危机给宏观调控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化是和经济实践紧密联系的,在我国继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今天,实践在呼唤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实践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创造着条件。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没有先例的,又没有现成的经济理论作指导,这是中国学者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一大批西方经济理论译介进来,以及一大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人成长起来,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开始有了全新的工具和视角。理论和实践是互动的,中国这块独一无二的“试验田”在借鉴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的同时,势必会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建立在探讨中国经济问题基础之上的经济学也才有望真正出现。中国经济问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获得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策划出版《中国经济问题丛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经济学者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进步和繁荣,在中国经济学学术著作的出版园林中,创建一个适宜新思想生长的园地,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探索者提供一个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场所,使这套丛书成为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学和经济现实发展态势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读物。

中国经济问题的独特性和紧迫性,将给中国学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丛书以中国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强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来探究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丛书以学术为生命,以促进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学的双重发展为己任,选题论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度”与专家约稿相结合,以期在经济学界培育出一批具有理性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中国是研究经济学的最好土壤,在这块土地上只要勤于耕耘,善于耕耘,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