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议政

  • 盛世大隋
  • 墨燔
  • 2067字
  • 2019-09-08 12:14:37

打发了突厥使臣后,宇文赟回到自己办事得宫殿后,就把一众大臣给召集了过来。来的人也就是颜之仪,刘昉和郑译,还有其他一些文武大臣。

按理说,这样的军国大事不应该来的只有这么几位。朝中那些有分量的大臣们,有好几个那可是都没来。他们去哪里了吗?这样的活动都不参加,是不是真的活腻歪了。

他们不来,当然有不来的理由。那太师、上柱国、赵王宇文招没来,是因为他出镇地方。守卫边疆,其他的诸如太傅、陈王宇文纯,上柱国、代王宇文达,上柱国、滕王宇文逌、越王宇文盛几位,也是一样一样的。

虽说宇文赟在刚继位时干掉了齐王宇文宪,但他也不是笨蛋。前朝的一些故事,他也都记得。强干弱枝的事是不能有,弱干强枝的事情同样也是不能有的。

威权太重的皇室成员不利于君权的稳定,地位太高的大臣也是一样的道理。打一派,捧一派,这个很重要。朝中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东风压倒西风,而是走钢丝,看怎样才是比较平衡的。

这几人被宇文赟召集到这边后,坐在议事的大殿中,每个人的心中那都是相当的沉重。

今天在朝堂上,他们每个人那可都是看到了突厥人的傲慢无礼。那个时候,他们的心中想的最多的就是,宇文赟你可千万别胡来,你在咱们自家的地盘上胡作非为也就算了,这可是两国之间的大事,你说要是因为你的任性造成了天下动荡,那可就不好玩了。好在,你还算明白事理,没胡来,这真的是极好。

“诸位大臣,你们来了。”看到来的人都陆陆续续坐定,宇文赟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底下的人说道。“对于突厥人的请求,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听到宇文赟发问,他们各自看了一下彼此。在确认过眼神后,刘昉首先站了出来。

“上皇,臣以为应该答应突厥人的提议。”

“刘卿,既然你说我们应该答应突厥人的请求,那么就请你说说你的理由。”宇文赟说道。

“上皇。臣之所以会答应突厥人的请求,那是因为在您刚即位的时候,那突厥佗钵可汗就曾来向我大周求亲。当时本已选定赵王的女儿作为和亲的公主,但因为佗钵可汗后来不幸去世,和亲之事才没有继续下去。今天,沙钵略可汗又来求亲,老臣觉得可行。”刘昉回答。

“上皇,微臣觉得,和亲不应该继续推行下去。”颜之仪在听了刘昉的话后,有些生气的站了出来。

“颜卿觉得不应该和平吗?同样,既然卿觉得不行,那也说说你的理由。”今天的宇文赟罕见的发挥了一把民主,没有和往常一般胡来。

“上皇,臣不止在今天认为和亲不应该,在先帝的时候臣也觉得不行。那突厥人贪得无厌,是中国的祸患。以往的年月中,我们每次用和亲换来得和平不过几年,从来就没有真正得到过和平。臣记得在以前汉朝得时候,中国就与匈奴人和亲,五十年间子女金箔无数却未尝一日安。先帝在位时,在收服齐后,就曾想北伐突厥,解决边患。今日我大周国力日盛,臣以为不必再如此。”

颜之仪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很激动。神情亢奋,语调激昂,宇文赟差点都被感染,做出违背本心的事。

宇文赟定了定神,很平和的说道:“好,颜卿说的很好,你们其他人的意见呢?”

这个时候郑译站了出来,他说道“上皇,臣以为颜大人的话有失偏颇。汉朝之所以兴盛,就是因为北和匈奴,内谋发展;之所以衰微,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是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让大好的和平付之东流。我大周自立国以来,之所以能南抵御陈,东灭齐,就是因为和突厥人和睦相处。现在,颜大人说要重开战端,臣窃以为不可。”

郑译的这番话那真的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在场的大家似乎都被说服了。刚才还很激动的颜之仪,此刻竟然闭口不言。就在所有人以为和亲已经板上钉钉的时候,刚才许久未发言的杨素站了出来。

“上皇,臣以为郑译大人的话有问题。汉朝的衰微,那是天道使然,和与匈奴作战并没有多大关系。汉朝之所以被后世记住,臣以为恰恰是因为与匈奴的作战。汉武帝南平欧越,北伐匈奴,拓地千里,国势威隆,万邦来朝。今我大周雄踞海内,陛下当继先帝遗志,北平突厥,南下陈国,成就不世伟业。”

在杨素说完以后,场上又是一阵沉默。过了片刻后,刘昉说道:“你是何人,这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刘大人,臣虽然官微人轻,但我能来这里,大人你说我有没有说话的资格。”

杨素说的不卑不亢,神情很是淡定。

“好了,朕让你们过来不是吵架的,是来议事,找方案的。”宇文赟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一锤定音。“那个,朕刚才想了想,还是决定暂且与突厥人和亲。颜卿,杨卿,朕会答应突厥人,并不是不想北伐。朕是想着等灭了陈,再北伐也不迟。”

“臣等遵旨。”

既然宇文赟都发话了,大家也没必要执着。

“不过,朕虽然已经打算和亲了。但远嫁的人毕竟是赵王的女儿。现今赵王在外镇守,你们说朕要如何和他讲?”宇文赟沉思片刻说道。

“此乃国家大事,臣以为上皇可让圣上即刻下一道诏书,我想赵王在看到诏书后,应该会理解您的。”刘昉说道。

“善。”宇文赟听到刘昉的话后,这般说道。“这样吧,既然这主意是你出的,那么你就拟一道旨意,然后到皇儿那盖章,然后发出,可好。”

听到宇文赟的话,刘昉有种奔溃的感觉。怎么每次都这样。您下的决定,却要让我来背锅。您不能这样啊,我也是要面子的。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面子毛都不值。自己要是不乖乖做,就是凉。

“臣遵旨。”刘昉在无可奈何下,也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