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李德爱 陈志红 傅平主编
- 1684字
- 2020-08-28 22:10:04
第六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第一节 麻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麻疹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播和呼吸道飞沫传播。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发病机制:①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②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这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异性麻疹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
(1)前驱期:
从发病至出疹前一般3~5天,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黏膜充血、畏光、流泪等卡他症状。麻疹黏膜斑的出现对早期诊断有价值。麻疹黏膜斑(Koplik斑)在口腔双颊黏膜下臼齿处,可见0.5~1mm大小的细沙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整个颊黏膜充血粗糙。该黏膜斑初起时仅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可扩散至整个颊黏膜,出现2~3天即可消失。此期伴有全身不适、精神萎靡。
(2)出疹期:
发病3~4天后皮疹分布于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天遍布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为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达39~40℃,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肺部可有啰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肺部常闻干、湿性啰音。
(3)恢复期:
3~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伴糠皮样脱屑,并留有色素沉着。此期持续3~5天。
2.非典型麻疹
(1)轻型:
潜伏期为3~4周,发病缓、体温低、皮疹少、咳嗽轻、疹色淡、并发症少。
(2)重型麻疹:
多见于全身情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可分为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等不同类型。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学抗体检查
血清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血清抗麻疹IgM;以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检测麻疹抗体IgG,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呈4倍升高,均有诊断价值。
3.病原学检查
取前驱期或出疹期患者眼、鼻、咽分泌物和血、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也可以采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测定患者细胞内麻疹病毒RNA。
4.查多核巨细胞
取患者鼻咽部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也可以通过电镜找多核巨细胞内外包涵体中麻疹病毒颗粒,多核巨细胞以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1天阳性率高。
(三)诊断
根据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床上的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畏光、流泪、麻疹黏膜斑及典型皮疹,诊断不难。非典型病例仍需借助实验室检查确诊。
三、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治疗原则
对麻疹尚无特异性抗病毒疗法。治疗重点在于护理、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适当退热、卧床休息及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是必要的。
(二)治疗策略
1.一般治疗
隔离、休息、加强护理。在出疹期间既要保证患儿一定的营养(易消化而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又要保持眼睛和口腔等的卫生,并应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但又不能让患儿直接吹风。
2.对症治疗
高热可酌情用小剂量退热药,应避免急骤退热致虚脱,应注意麻疹的特点,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体温不超过39℃可不予处理,因为体温太低影响发疹;如体温过高,可用微温湿毛巾敷于前额或用温水擦浴(忌用乙醇擦浴),或可服用小剂量退热剂,使体温略降为宜;咳嗽选用止咳剂;烦躁选用镇静剂。体弱病患儿可早期应用丙种蛋白。若合并细菌感染(例如支气管肺炎),需要抗菌治疗,常选用青霉素,再参考痰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中医中药治疗
透疹解表,葛根升麻东加减,芫荽汤口服。出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四、常用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利巴韦林详见第三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