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梳理的阅历中来

脱稿讲话属于公众沟通,而公众沟通不仅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交流,还有情感的沟通。情感的沟通往往又是最能直指人心、打动听众的。所以,如果在脱稿讲话的时候找不到话题,不妨从你和对方的共同经历开始说起,这样不仅找到了共同点,而且这样的讲话是深受听众喜欢的。简单来说,在脱稿讲话的时候,你不知道怎么寻找话题的时候,你就需要梳理一下自己的阅历,找出与人共同的经历,也许能让你的讲话更加真诚、可信。

下面的范例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在学生毕业典礼上的一次讲话,他就充分运用了从阅历中找共鸣的方法,打动了毕业生们的心,令众多学子潸然泪下,如果将这种方式用在脱稿讲话中,则能感染听众,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听众在心理上与讲话者产生共鸣。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寻亲千里,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我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我记得你们时而感到“无语”时而表现的焦虑,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我记得某些同学为“学位门”、为光谷同济医院的选址而愤激;我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都是小青年。我记得“吉丫头”,那么平凡,却格外美丽;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同样是可爱的孩子。我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濒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但愿华中大尤其要有关于校园丑陋的记忆,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甚至远离。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你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社交场合更适合聊共同经历

一般人一提起讲话,认为内容应该严谨而富含知识,其实这是个误区:

有的场合,知识仅是一方面,不应该过分地展示知识,特别是社交场合,大家聚在一起不是来讲知识的,而是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这时候的发言,还是多多谈及共同经历的事情,这样就会唤起大家共同的回忆,促进感情的升华。

不过,在语言组织上还是有技巧的,要将所感受到的真情实感串起来一层一层地表达,争取做到让听众句句看得见,感受得到,自然能够赢得听众的欢迎。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也许你们很快就会忘记根叔的唠叨与琐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

通过这位校长的讲话内容我们看到,他使用了一些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件作为材料,这不仅让学生们回忆起了某些大学时光,还道出了学生们毕业后即将面临的问题,什么烦恼越来越多、抱怨越来越多、住的条件肯定会很差等等。文章没有华丽的文采,但句句都是学生们曾经的真实写照,没有高深的道理,也没有深奥的哲理,更没有旁征博引的渊博知识。有的只是大家的共同经历,自然让学生们听起来那么亲切,那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