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别忘记了如何享受现在拥有的东西。活在当下才幸福。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快乐,不幸福?因为现实总是和我们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这距离就是我们不快乐、不幸福的源泉。比如,另一半本来是符合自己的标准的,可是,结婚之后他却暴露出了种种缺陷,实在让人难以忍受;本来对新工作充满期待,结果发现同事不好相处,或者工作量太大,致使我们的情绪每天都很糟糕;去巴黎旅游本来是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自己吃不惯法国大餐。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我们的情感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期望和实际上发生的经历之间的微分比较的结果。当我们在现实中经历的事情与我们的期望精确地吻合的时候,我们体验不到任何情感,因为每件事都是它们应该成为的样子,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能够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只有当我们所经历的事情与我们的期望有差别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觉察到,并产生情感或情绪的波动。如果现实不如期望的好,我们就会感到失望、沮丧、痛苦,甚至绝望;如果现实比期望的好,我们就会感到满足、开心、兴奋,甚至发狂。现实与期望的差异越大,情感波动就越强烈,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情况下,理想很遥远,现实很残酷,所以,我们就有了那么多的不快乐,就感觉到那么的不幸福了。
事情其实远没有这么悲观,这种状态估计只有“贪心”的人才会有,要不就不会有知足常乐这个词了。为什么不用积极的态度看待期望的状态呢?
尽管我们总会处于期望没有实现的失望状态,但毕竟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能这样想,我们的情感就会变得积极起来,就不会那么沮丧,就不用沉浸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中了。
当然,现实的确冷酷,各种时间表和工作日程逼着我们必须制定目标和计划,必须尝试把期望的状态变为现实,这时候,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来缓解失望的痛苦。
第一,目标不要定得太高,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应该定在我们跳起来可以摸得到的高度。
如果期望离现实过于遥远,无论怎么努力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大,就会让自己总是处于对现实不满意的状态中。因此,制定目标时,你要以现实为基础,理性地对待你所期望的事物。不要幻想把月亮摘下来,即便你能摘到,你还得接受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
第二,建立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之内期望太多。
如果在短期之内制定很多目标,那么,必然要经常面临期望难以一一实现的情况,从而产生对现实不满的情绪。长期目标却不同,它可以更长时间地维持我们的快乐。“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很不可取。新的领导上任之后总是期望在短时间内作出成绩,树立威望。但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会遇到阻碍,大刀阔斧的变革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最终结果与期望的有很大差距。还有立志减肥的人,总是希望在短期内实现“一周瘦五斤”的减肥目标,可是,这样的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即使实现了也很容易出现反弹,最终还是会让自己处在对体重不满意的状态。
第三,没有目标也不行。如果现实已经让我们感到不满意,就必须行动起来了,主动去寻找一条通向幸福的路。
有些人貌似有目标,却不行动,让目标成为一个幻想。幻想自然永无实现之日,于是就一味地沉浸在对现实的不满和牢骚中,整天怨天尤人。尽管他的期望只是自己幻想的结果,他却希望自己本来就是那样的,他完全被那种美好的状态吸引了,不理解自己为什么现在的状态这么糟糕。比如,某个人做了一个美梦,买福利彩票中了500万的大奖,在梦中他高兴极了,花钱花得不亦乐乎,但是梦醒之后却为现实中没有中奖而感到痛苦。这样的做法简直是太愚蠢了。如果对现实不满意,就应该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行动起来,朝着目标努力,而不是为那个虚无缥缈的梦境感到遗憾。
用目标与现实进行对比的思维是活在未来,是在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自然会对现在感到不满意。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仔细体验当下发生的事,忘掉过去和未来,我们也许会发现另一种景象,那就是活在当下——你有多久没有仔细品尝饭菜的味道了?你有多久没有仔细感觉风吹在脸上的感觉了?玫瑰花瓣的颜色和质感会让你感到惊讶吗?鸟儿歌唱的声音好听吗?秋天的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听到蟋蟀的叫声,你会感到好奇吗?
原来,因为太关注理想和目标,生活中很多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曾经对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感到惊讶过,也曾经被第一次看到的蓝天白云感动过,那时候我们是用心在体验生活,那时的我们对生活没有任何的不满意,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任何欲望和希求。可是,长大以后,吸引我们眼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学会了比较,看到别人有什么,我们也想要,然而,欲壑难填,我们也就越来越痛苦了。那就还是活在当下吧,体验现实生活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缺点不过是营养不足的优点
一个人在对待自身缺点的时候,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补偿的。
“缺点不过是营养不足的优点”,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一句名言。
阿德勒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全家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可是他的童年却并不快乐。原因在于自己具有驼背的缺陷,行动不是那么方便,加之他有一个身体正常的哥哥,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哥哥的表现处处比他优越,这使得幼小的阿德勒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是阿德勒没有为这种自卑所束缚,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心理学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完成了对于自卑的补偿和超越。
阿德勒的人生可以说对他那句名言作了最好的诠释:在某一种角度看来是缺点的特质,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许是优点,一种事物总是存在着它的对立面,只不过两方面有着轻重之别,所以才产生了优劣之分。比如说鲁莽,是一种缺点,而勇敢则是一种优点,当然,鲁莽与勇敢之间不能够划等号,两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鲁莽的人,常常是具备勇敢的长处的。《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是一个鲁莽的人,可是他的勇武也是值得称赞的。
一个人在对待自身缺点的时候,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补偿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某方面的缺点,而且少数人对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缺点有着极为强烈的感受,于是会付出一种强大的主观力量去补偿,而这往往造就了他们不凡的成功。
补偿作用的发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补偿,也就是令自己的短处转变为长处。古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患有口吃,可是他却矢志要成为一名演说家。经过长期的艰苦练习,终于如愿以偿,不仅克服了口吃,而且辩才远远超越了常人。戴蒙斯赛因斯就是要克服掉口吃的缺点,在口吃这件事本身上下工夫,才成就了自己。
另一种是侧面补偿,也就是绕过自身的缺点,从其他方面来进行补偿。罗斯福在1921年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落下了终身的残疾,但是这并没有令他放弃奋争进取的信念,此后,凭借自己顽强的努力和出色的政绩,于1932年的竞选中战胜胡佛,成为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并且连任四届。罗斯福以自己杰出的政治业绩被看做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说明,缺陷并不能够阻止一个人前进的步伐,很多时候还反而会令一个人为了克服它、超越它而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就是力量强大的补偿作用。
罗斯福对自己所进行的补偿不是令肢体能力超越常人,而是积极地锤炼出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
神奇的“想象”和“心理暗示”
心态越积极,越能从中尝到甜头。
想象和心理暗示是进行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重要方式。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肯定的态度看待自己、别人和世界,我们就能让自己变得符合自己的想象,继而让别人和世界也符合你的想象。虽然有些心理暗示与事实并不相符,但是这并不妨碍它发挥作用。
现代医学使用的“安慰剂”起作用的原理就是这样。一位女士得了一种怪病,遍访名医也没有治愈。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来到女士所在的城市,她慕名前去看病。名医查明病情之后,给她开了药,并告诉她:“这药是从美国带回来的,专门治你这种病。”女士高兴地买了药,经过几个疗程之后,真的康复了。其实,医生给她的药只是普通的维生素C,她的病需要的只是良性的暗示和积极的想象。
医学试验表明安慰剂能够达到真正药剂60%~70%的作用,当医生和病人都相信安慰剂有效时,效果更加明显。
因此,暗示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已经发现,基于这些心理暗示的行动非常成功。事实上,这些心理暗示很可能是情感智商背后的最大秘密。一旦你开始应用这些心理暗示,就会发现它们能激发你的潜能。
现在试用一下积极的想象和心理暗示,看看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很多心理暗示就像巫师的语言,它遵循伦纳德·欧尔定律:“思想者想什么,证明者就证明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凯文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请一位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把他介绍给学生们,他的身份变为化学博士。老师对学生们说:“这位化学博士正在研制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无色无味,挥发性极强,吸入这种气体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在刚刚吸入的时候会让人感到头晕。”“博士”拿着一瓶液体在每位同学面前晃了一下,然后问学生们:“觉得头晕的同学请举手。”不少同学把手举起来。事实上,所谓“化学药物”只是一瓶自来水。
想象和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获得成功。在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引导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效果:
(1)当我们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时,或者面对一个难题时,不要退缩,不要否定自己,而是应该发挥想象,在想象中体验一下克服困难、解决难题之后的情景。这种想象能够让我们调动起所有的能量,朝着目标努力。
(2)在努力的过程中,要把目标具体化、视觉化,绘制成图或者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然后贴在视线的右前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目标不断在意识中强化,带动潜意识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潜能开发专家发现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资源导向系统。一旦目标明确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好像一枚飞弹一样,明确地追踪这个目标,带动身体的所有能量实现这个目标。
(3)当我们不自信的时候,要通过想象模拟成功,或者具体细致地回想自己有过的成功经历,还可以想象自己在性格、作风、能力等方面具有的优势。这种想象可以激发潜能,让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满激情和信心。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想买一辆汽车——奔驰S320,但是当时根本买不起。于是,他把那辆汽车的图片贴在书桌前面,激励自己努力挣钱买到它。后来觉得这辆车有点贵,很难实现这个愿望,就把图片换成了奔驰E230。
要想实现目标必须付出行动,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汽车,他努力工作,几个月之后,他的收入大增。当他挣到足够多的钱时,决定去买汽车了。在购买的前一天,他碰巧看到了他的学生,得知他们也要买汽车——奔驰E280。陈安之觉得自己不能输给学生,临时决定买奔驰S320。这个戏剧性的变化,竟然使他实现了最初的目标。
人们头脑中的意识会有一种“心理导向效应”,即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接受外界暗示的愿望,并让自己的行为受其影响。如果我们每天要对自己大声地说赞扬的话语,并在内心确信自己确实如此,那么,我们就会跟着变得更积极,更有精力。
贪图安逸的脑袋是魔鬼的作坊
贪图安逸是以错过更多更美的风景为代价的。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成绩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学习的时候坐在坚硬的木椅子上,而另一组则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不久之后发现,坐在木椅子上的一组学习效果要明显地优于坐在沙发上的一组。或许人们习惯上会认为,坐在沙发上更舒服,而舒服的感觉会更有利于学习才对,可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与此恰恰相反呢?其实,坐在木椅子上的学生,由于感觉不舒服,所以会经常调整姿势,这表面上给人一种好动而不专心的印象,可恰恰是因为其频繁的动作加快了血液的循环,脑部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多的营养,相应地,坐在沙发上的学生,由于备感舒适,所以很少调整坐姿,这就减缓了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给脑部也带来了懒惰的影响,甚至会昏昏欲睡,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当然就大打折扣了。
其实,这样的发现并不新鲜,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过分的安逸都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贪图安逸的后果,除了会让肉体直接受到损害外,对于精神的腐蚀和戕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有人说,人天生就是贪图安逸的,只要条件允许,没有人不愿意“软瘫”在安乐窝里。这话不假,因为,人总是希望减少支出体力和心力,任何的机会都会让人在这方面“放纵”一下。也就是说,从感性上讲,喜欢享受,贪图安逸,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毕竟是人的一种天性,但从理性上来讲,贪图安逸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它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首先是营养过剩。贪图安逸者多会贪恋美食,不喜欢运动,这样势必使过量摄入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能量得不到消耗,使得热量的收支出现不平衡,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时间长了不但会让自己的形体变得肥胖不堪,也会严重地威胁到健康。
其次是智能降低。经常动脑的人,其大脑释放的脑啡肽等特殊物质就会多起来,而这种物质恰恰能促进记忆和智力的发展。可是,贪图安逸的人因为不愿动脑,不愿思考,其大脑释放脑啡肽及脑内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就会降低,大脑就会呈渐进性退化,思维及智力水平也会明显降低,最终变得反应迟钝,懒散健忘。
再次是免疫力下降。从人体的免疫功能看,贪图安逸的人,因为四体不勤,懒惰懈怠,不但其精力和体力会走下坡路,其肌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降低,抗病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并且因为脂肪的增多、体重的加重,还很容易患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患。另外很多慢性病,诸如消化性溃疡、糖尿病、胆石症、心律失常等,也会光顾到贪图安逸者的身上。
此外,贪图安逸者难免还会遭受心理上的折磨。贪图安逸者因为懒于思考、懒于行动,自然会给自己的事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使自己陷入一筹莫展之中。可想而知,长期沉湎于失败之中的人,他的不良情绪的负面体验自然会多于其他人,难免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因为,作为一个正常人,谁也不愿意甘居平庸,无所作为,谁也不愿意遭受周围人的不满、反感乃至白眼。
现代免疫学研究还表明,贪图安逸的人,大都是生活上懒散、事业上不思进取的人,他们往往容易产生一些低落的情绪,如忧郁、沮丧、怨恨、烦恼等,常常垂头丧气,郁郁寡欢。而这对于人生事业,显然也只会起到阻碍作用。
贪图安逸不仅对于个人的健康和事业有害,与时代精神和潮流也是格格不入的。贪图安逸像是一颗“糖衣炮弹”,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不论是出于健康生活还是奋斗创业的考虑,都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它。
嫉妒是最让人痛苦的一种情绪
嫉妒者的痛苦是最大的。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
嫉妒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自己的成就、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恼恨等组成的综合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和消除差距、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心理防御反应,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将失败归结于其他因素,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二是通过歪曲现实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认为别人的成就都是运用不合理手段获得的。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嫉妒的解释是: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嫉妒心理的产生是差别和比较的产物,这种差别和比较的结果是心理极端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会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结起来,一边折磨嫉妒者,一边尽可能地或者是不择手段地摧毁被嫉妒者的一切优点。
芸芸众生中,嫉妒的内容各不相同,有针对名誉、地位的,有针对钱财、爱情的,最严重的一种是:只要是别人有的,都在嫉妒之内。而由内容推演出的嫉妒的表现形式就更为千姿百态了:
最激烈的嫉妒心理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他们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他的目的在于一定要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
还有一种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的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表现出很明显的指向性。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从而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不管是哪一类的嫉妒心理,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发泄性行为,或表现在言语上的冷嘲热讽,或表现在行为上的冷淡、疏远,抑或是攻击性更强的行为。
此外,还有一种很含蓄的嫉妒行为,也许是出于惧怕舆论和道德的谴责,这种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而是千方百计地伪装。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通过嫉妒的种种表现,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对生活、学习、工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出于嫉妒,人们就要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之中,折磨自己,折磨别人,但折磨来折磨去,被嫉妒者毛发无损,嫉妒者却洋相百出,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最可怜的是,还会伤及身体健康:妒火中烧而得不到适宜的发泄时,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嫉妒心强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也高。此外,如头痛、胃痛、高血压等,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
作为社会人,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过分计较一时的得失,不要把名声看得过重,摆脱自我为中心的狭隘观念,潇洒地面对生活。一个人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总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心理,就会对别人的成就产生嫉妒。拥有一颗平常心,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了。把自己当成金子,常有被埋没的痛苦;而把自己当成铺路石,就会为有人踏过而欣喜。
在生活中,要看到别人取得的成就中蕴含着的辛苦和智慧,并从中受到鼓舞和教益,找出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差距,然后奋起直追,缩小差距。此外,还要注意充实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工作、学习的节奏很紧张,生活过得很充实,就没有闲心去嫉妒别人了。
嫉妒是建立在他人幸福之上的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比任何痛苦都大,因为他们既要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又要为别人的幸福而痛苦。因此,我们必须从嫉妒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
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还有人说好嫉妒的人40岁的脸上就写满了50岁的沧桑。培根还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严重的个人主义,就很容易导致人滑向贪婪,使人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即对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相称的某一目标的过分欲求。
贪婪心理的成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客观方面来讲,社会上太多的诱惑和不健康的思想,往往会让人心走向歪门邪道。但更重要的原因,显然在于人们自己的主观因素。人在成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接受或产生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比如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事物应为自己拥有。这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就很容易导致人滑向贪婪,使人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这样成了习惯,也就被贪婪之心给控制住了。
行为的强化作用也会助长贪欲的增强。有贪婪之心的人,在初次伸出黑手时,一般也多有惧怕心理,然而一旦得手,在尝到甜头之后,胆子就会越来越大。每一次的攫取成功,都会不断刺激那颗贪婪之心。
有时,我们可能也会很奇怪,那些所谓的“贪婪者”,其实也是很本分的人,为什么就会陷入贪婪的泥潭而不可自拔呢?这恐怕就是攀比的心理在作怪。有的人在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的邻居、朋友、同事或者下属,甚至原来远远不如自己的人,都能比自己过得好得多,心理就会严重失衡,觉得自己活得太冤枉,于是一股贪婪之念油然生发出来,慢慢地也就学会了伸出贪婪之手,并且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利索。
除此之外,扭曲的补偿心理也是形成贪婪习性的一种重要因素。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不堪,或者曾经受过很大的苦难,觉得命运对自己很不公平。一旦地位、身份升级,便利用手中的资源向社会或他人疯狂地索取,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婪者。
贪婪是一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愿望相比,贪婪不但没有能够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越大,而这往往就导致人的心理失衡,最终无可救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贪婪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魔鬼。它会让人失去理智,明明知道是圈套也不由自主地往里跳。岂不知在伸手的瞬间,贪婪就使他注定落入他人设好的圈套,注定了被设圈套的人牵着走,从此身不由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轻则弄得狼狈不堪,重则身败名裂,身陷囹圄。
贪婪的可怕之处还表现在,很多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地去攫取,到最后也许他真的如愿以偿了,但在整个的追逐过程中,他也已经失去了比所得的更为宝贵的东西,或者留下了永远都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也就是说,贪婪不仅摧毁有形的东西,更能搅乱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理智、自尊乃至未来的所有希望,都有可能被贪婪这个魔鬼吞噬。
作为人性的原恶之一,贪婪是人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与回避的重中之重。社会中,一切的丑恶、野蛮、杀戮、欺骗、猜忌等不堪入目的罪恶,都是以贪婪为发源地的。人一旦显现出了自己灵魂深处的贪婪本性,就等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不仅仅表现在贪婪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而且还是以灵魂为代价的。贪婪就像吸毒,是一项自毁的工程。据巴西科学家研究显示,任何贪官的一生都是在惊恐、惶惑之中度过的,他们的生命不仅比一般人短,而且其心里无时无刻都在受着煎熬。
由于贪婪的成因既是隐藏性的,又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的复杂性,使得它确实能像一个魔鬼那样无孔不入,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停留、生长和爆发的可能。因此,人活着,就要学会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欲望,明辨是非,认清欲望背后潜在的危险,不可放纵自己的贪婪之心。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强制的手段来和自己的贪欲作斗争,用法律的清洗剂彻底清洗自己的灵魂,使其得以重生。
当然,贪婪并非遗传所致,而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因各种因素叠加而致,所以,它绝不是不治之症,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加以克服和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