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
蔽芾甘棠[78],勿翦勿伐[79],召伯所茇[80]。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81],召伯所说[82]。
【注释】
[78]蔽芾(fèi):树木高大繁茂的样子。甘棠:杜梨,一种形态高大的落叶乔木。[79]翦:同“剪”。[80]召(shào)伯:即召公。茇:草舍,这里指居住。[81]拜:拔。[82]说:同“税”,息止。
【赏析】
先秦或者“更”早时候的人们大多开口就能唱出美丽的歌谣。《诗经》中最为精彩的“国风”部分,就是我们的祖先当年在田间地头劳动时随口唱出来的。这些歌唱里有对爱情、劳动、美好生活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对压迫、欺凌的怨叹与愤怒,也有对好的领导者的歌颂,这首《甘棠》就是其中之一。
《甘棠》中说的召伯就是召公,作为周文王的庶子,他在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被封在陕右。武王去世之后,他与周公一起协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当时他主张实行德政,时常会出巡在民间,为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每次外出,他从来不去扰民,住也自己解决,他经常在高大的甘棠旁搭建草屋,百姓有什么冤情也就都在甘棠树下被解决,召伯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后来他曾经建过草屋的甘棠也被爱惜地保护起来,百姓甚至不忍去修剪,淳朴的劳动人民当然不会忘记他,写了诗歌来歌颂他。他们唱到:
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砍伐,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居住处。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毁坏,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休憩处。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跪拜,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解脱处。
对统治者来说,能得到人民如此的拥戴,将是多么大的欣慰。人一生的记忆有着一定的容量,当一切都最终老去,一切都被时间洗刷干净的时候,谁还能属于谁,谁还能记得谁?而召伯却在这简约的诗经文字中,被永久地铭刻下来。
诗歌本来就是萌生于社会大众的最私人、最朴素、最原始、最难以剥夺的艺术样式,而这些民间的声音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和采诗官的劳动分不开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了一首关于采诗官的诗歌:“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闭。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采诗而保存下来的古典诗歌集中在《诗经》当中,尤其是“国风”中,它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和贡献上极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