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1],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2];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3];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注解】

[1]礼,为旧君有服:礼,指《仪礼》。旧君,过去曾侍奉过的君主。服,指穿丧服。齐宣王觉得孟子的话说得过重了,所以故意提出这个问题来问他。[2]先:先派人去。所往:所要去的国家。[3]极:这里是使穷困、走投无路之意。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王看待臣下犹如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王就会犹如自己的腹心;君王看待臣下犹如狗马,臣下看待君王就会犹如一般百姓;君王看待臣下犹如泥块草芥,臣下看待君王就会犹如仇敌。”

宣王(听了这番话,觉得有些过分,就故意)问道:“礼制规定:离了职的臣下要为旧日的君主服孝,在怎样的情况下他们才会为旧日的君主服孝呢?”

孟子说:“如果臣下的规劝他照办了,好的意见他听取了,恩惠遍及了百姓;臣下有故必须离开国家时,君主就派人引导他出境,并且事先派人到他所去之地布置妥当;离开三年还没回国,才收回他的封地跟房屋。这叫作三有礼。君王能做到这样,臣下(在他死了后)就会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规劝的话不被接受,正确的意见不被采纳,所以恩惠也不曾遍及百姓;臣下因故离国时,君王就派人捉拿他,又在他所去之地故意制造种种困难;刚一离开,便没收他的封地跟房屋。这就叫作仇敌。对于仇敌,还为他服孝干吗呢?”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2],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3],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4],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5],骄其妻妾。

figure_0182_0048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解】

[1]良人:丈夫。[2]施:古“斜”字。[3]墦(fán):坟墓。[4]中庭:即庭中。[5]施施:得意洋洋的样子。

【译文】

齐国有个有一妻一妾的人家,她们的丈夫每次外出,就一定要吃饱酒肉才回来。他的妻子问跟他一道喝酒吃饭的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小老婆说:“丈夫外出,一定要酒醉饭饱之后才会回来;问跟他一道饮酒吃饭的人,个个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不曾有显贵体面一些的人到家里来。我打算窥探一下丈夫所去的地方。”

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紧跟往丈夫所去的地方,(发现)整个都城中并没有谁跟他站着交谈的。最后(丈夫)走到东门城外的坟墓中间,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些残羹剩饭;不够,又四面望望然后走到别的扫墓的人那里去——这就是他天天醉饱的方法。

他的妻子回去,(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他的小老婆,并且说:“丈夫,是我们指望倚靠度过整整一生的人,现在丈夫却是这个样子!”于是跟他的小老婆一道在庭中咒骂丈夫,哭成一团,丈夫却一点也不知情,得意扬扬地从外面进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从君子的观点看来,(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够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而一块儿哭泣的,几乎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