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的感受产生共鸣,有助于他自己解决问题

聪明的家长做孩子的顾问,对孩子旁敲侧击;愚钝的家长做孩子的主人,让孩子唯命是从。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摆出家长威严,强迫、训斥孩子,导致孩子反抗,关系僵持不下。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心态”,当家长的觉得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服从,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感受。

有一位母亲,出于担心和爱护,常常在女儿面前唠叨:少与男生来往。有一次,有几个同学邀约女儿一起去为朋友过生日,竟然遭到了母亲的一顿臭骂,这使女儿受到极大的伤害,她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同学也不愿再跟她来往。她因此怨恨母亲:“你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你们难受。”她向父母喊叫:“我就是要气你们!就是不好好读书!就是要把你们的钱拿去花光!”

实际上,父母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孩子肯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故事中的母亲却不顾孩子的感受,粗暴地制止了孩子的行动,这让孩子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试想一下,如果这位母亲换一种做法,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和同学们出去玩,也能体会到你的感受,可是,你要记住你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请你在玩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可以吗?”这时候女儿一定能理解母亲,并按时回家,好好学习的。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的感受,与孩子的感受产生共鸣,对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陈宇飞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门门成绩都很优秀,除了体育课。身体瘦弱的他特别害怕上体育课,有时候甚至装病来逃课。陈宇飞的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父亲,父亲决定跟儿子好好谈谈。

父亲晚上下班以后,走进了儿子的房间。

“儿子,今天你们老师告诉我,你没有去上体育课哦。”

“爸爸,我不喜欢体育课。”

“我知道。”

“你知道?”

“对,因为爸爸小时候也很讨厌上体育课。那时候的我个子比较低,也比较瘦,体育课上老是被同学们嘲笑。”

“那后来呢?爸爸也没有去上体育课吗?”

“不是,后来的我,每次都去。”

“为什么呀?”

“因为,要勇敢地去面对才是男子汉。不能因为害怕就逃避,相反要去克服。你说呢,小男子汉?”

“好的,爸爸,我会试着去克服我的害怕,去上体育课的。”

“对嘛,这才是男子汉,不要害怕,只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就会不一样的。你看爸爸现在不是很壮嘛。”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也会慢慢地试着自己去解决一些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小问题,当然,面对有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会很迷茫或者困惑,这时聪明的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和孩子的感受产生共鸣,慢慢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怎么听怎么说之现场演练】

反思一下我们与孩子的沟通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与孩子每天沟通的情况:

1.你和孩子的沟通主要在什么时间段?每次的时间有多长?

比如说:晚上八点后,大概一个小时;或者早晨,大概半个小时;或者是随时随地沟通;或者是根本没有沟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和孩子在一起进行沟通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比如说:主要通过跟孩子聊天来教育孩子;或者用命令的口气来训诫孩子;或者是监督孩子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在什么情况下和孩子沟通的效果更好一点?什么情况下和孩子沟通的效果更差一点?

比如说:在与孩子聊天、谈心、游戏的情况下,效果会更好一点;用温和、友好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时,效果比较好。诸如此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完这三个方面的测试,你大概就可以分析出来自己和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和孩子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沟通、沟通效果怎么样。通过这些分析,你就可以为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打个分了。

不过大体说来,我们和孩子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

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是无效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话充耳不闻。

第二,与孩子沟通,要使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一味使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会反感。大多数孩子喜欢聊天的方式,父母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把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时,也会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不理解只会让孩子更加不自律

figure_0062_0015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摆出家长威严,强迫、训斥孩子,导致孩子反抗,关系僵持不下。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心态”。而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是不利的,只有理解孩子,才会让孩子努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