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发展的整体优势和社会价值分析

北京铁路局研发中心 张景利 薛 超

一、引言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速铁路的具体定义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简称“高铁”。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是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的时速350公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6年多的时间,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数据显示,2013年,随着宁杭、杭甬、津秦、厦深、西宝等一批新建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2014年我国有12条高铁建成运营,总里程5353公里,截至2014年末,我国大陆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6381公里,再加上我国台湾省(台)北(高)雄高铁345公里,中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6726公里。截至2015年7月,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突破1.7万公里,预计到2015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详见图1所示。

高铁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重视是因为高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高铁能够缩短出行时间,降低交通出行成本,“两小时都市经济圈”已成为高铁经济的代表,高铁能够带动沿线部分城市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如此,高铁对于城市建设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铁可以使不同地区的分工更加明确,并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作,构筑城市的多样性,高铁还能够促使城市转型,如法国里尔、日本新宿都是在高铁的刺激下成功转型的城市。

图1 2009—2014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

中国高铁虽然是在落后发达国家40多年后起步的,但只用了6年时间就一举站住了世界高铁技术的最高点,对于我国来说,高铁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必要性和必然性,是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影响。

二、中国高铁发展的整体优势

1.中国高铁发展的必然性

(1)中国发展高铁是中国地理、地域经济的必然选择。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陆性国家,各大中型城市区域间、各省会城市之间的平均距离基本上300—1000公里,这种优越的地理地域条件非常适合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高铁以速度高、能耗少、运营成本低且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着绝对优势,同时,高铁的建设也是一种适应中国地域条件和经济特征的合理选择。

(2)中国发展高铁是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着发展差异问题,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要想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平衡、持续、协调发展,必须加快物资、产业、物流、贸易、劳动力等资源配置速度,而这就需要便捷、快速的交通运输能力作支撑。据不完全调查,在2005年以前,我国铁路平均增长1.4%,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就达到8%—9%,可见铁路运输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率。而高速铁路的发展能够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还能够带动沿线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完全符合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想。

(3)发展中国高铁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我国产业结构布局受因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区域条件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条件的制约,使得区域之间的市场要素、资源要素的流动形成壁垒,区域的优势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中国高铁一方面能够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突破时空、距离的限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高铁也有助于我国产业根据自身的资源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优势,合理的运用区域内的高新技术,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技术优势

400公里的时速是目前国际上最高设计速度,世界上仅有几个国家拥有这样的设计生产能力。国外的一些公司虽然技术同样先进,但大都专供一个领域,优势较为单一。中国高铁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系统全面领先世界的行业,无论是通信信号、控制系统,还是基础建设、装备研发、运营管理,均拥有世界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尤其是高铁的最核心技术——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3.丰富的经验优势

从建设经验上来说,2012年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哈大高铁动车组能在-50℃极限条件下正常运行,表明了我国在高海拔严寒地区,修建技术含量极高、设备要求极精密的高铁,并保证其高速正常运行,具有充足的经验。从运营管理经验上来说,掌握了复杂路网条件下的高铁运营调度技术,建立了适应大客流、高密度的客运服务系统,构建了高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为高铁运营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中国高铁能在国内各类复杂地质条件和各种恶劣气候状态下,安全运送巨量的旅客,证明其运营管理是科学、规范、高效的。

4.经济性优势

从价格和资金上来说,我国高铁优势更加明显。我国铁路在施工技术、成本控制、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较国外企业有较大优势。根据世界银行2014年7月的报告显示,以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为例,每公里的单位建设成本中国为1700万—2100万美元、欧洲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预计达到5600万美元。经过多年的自主化研发,随着动车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规模化生产和采购以及产品定型带来的研发投入减少,我国高铁项目成本逐渐降低,在价格上拥有很大的优势。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推进,我国也加大了金融支持与合作,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合作都会给高铁建设项目带来巨大的支持。

5.资源性优势

高速铁路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占地少、能耗少而效率高、运量大及正点率高等几个方面。以单位占地相比较,高速铁路占地为公路的1/3,而且所配套的站场站房也不需要像机场一样需要大块面积的土地,高速铁路使用电力,并且能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如核电、太阳能、水力发电,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速铁路的能耗最小。从运输能力来看,一列高速列车可乘坐800—1000人,单向输送能力约为航空的10倍或公路的5倍。此外,相比其他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够风雨无阻的运行,因而正点率高。详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类型主要客运运输方式情况对比

三、中国高铁发展的社会价值

高速铁路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业的一部分,不仅拉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其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更为突出。

1.有利于构建“两型”社会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经济增长基本上都是靠能源的高消耗来支持的。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社会运输成本较高,能源消耗快速增加,节能减排压力大,交通拥堵严重,需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我国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大能力、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工具,在节能、节地、环保、经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铁盟对欧洲17国各种运输方式外部成本评估结果显示,2000年运输外部成本总额高达6503亿欧元,其中公路占83.7%、民航占14%、铁路仅占1.9%,铁路运输的外部成本远远低于公路和民航,按完成单位运输周转量造成的环境成本计算,航空、公路客运分别是铁路客运的2.3倍、3.3倍,货运分别是铁路的15.2倍、4.9倍”。进一步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运输体系,是落实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和资源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运输需求的客观需要,对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富裕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先后出台并实施了沿海优先发展、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工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各个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带来更大的人与物流流动的同时,也必将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强的运力保障。高速铁路速度快、时间短、技术便捷、优质服务,打破了空间距离,缩短了时间距离,加速了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流动。不仅如此,高速铁路减弱了地理位置对经济的影响,方便企业获取信息,吸引企业在高速铁路沿线地区进行布局,形成以高速铁路为轴线的高速铁路经济带。深圳的富士康企业正是因为高速铁路带来的影响,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移师地处全国高速铁路十字中心的河南省,并开工生产。随着郑西、武广、石武高铁的开通运营和即将建成郑徐高铁,一大批沿海企业将看到交通便利,纷纷到内陆地区投资落户。

3.有利于交通运输业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齐全的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公路、民航、航运、管道等交通工具,相互辉映,满足了旅客不同层次和货物运输的需求。但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公路、民航发展的速度来看,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这也是铁路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原因,更是铁路加快发展高速铁路的根本动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我国“十二五”铁路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发展高速铁路。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预计中国高速铁路将达到1.9万公里。届时,全国铁路滞后的局面将得到极大改观,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将趋向科学与合理。

4.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复杂多样,各民族生活在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建设及投入使用的高速铁路,更是极大地缩短了各区域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时生活经济圈,加快区域间的人口流动,大力促进周边的旅游发展,同时客货运输的分线,缓解了铁路运输压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和谐安全的发展。高速铁路缩短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和紧密,并随着这种交流,将会大大降低社会矛盾,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与情谊,使各民族在充分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建设伟大祖国的洪流之中。

四、结语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速铁路的发展符合我国的国情,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新的交通技术产物。它不仅能够推进和均衡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对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高铁,也对中国节约能源、减缓对石油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需要高铁。所以,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具有必然性与必要性。基于这种国情,中国发展高速铁路具有速度、经验、经济及资源性的优势。总之,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