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never ever be late

我以前在一个国内排名前五的交响乐团做行政宣传工作。刚去交响乐团的时候,我感觉很新奇,对古典乐完全不懂的我,在那将近一年的工作时间里渐渐喜欢上了交响乐,但最后还是因为不适应工作环境,选择了离开,重新做回了媒体。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个交响乐团就像是个军队一样,要求乐手服从安排,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说这边都演出了,乐手还在来的路上,这样就犯职业错误了。乐团的考勤制度是每个月迟到一次,扣500元,迟到两次扣1000,还会收到单位发的警告信。这种惩罚力度,我觉得在很多公司和单位都是少见的。对于有着一技之长的艺术家来说,适应起来也很痛苦。

为什么要用如此严厉的”铁血政策“来治理迟到呢?行政主管告诉我,是因为之前乐手请假迟到的现象太严重了,不得已才实施这样的措施。这个措施实施的第一个月最先受到惩罚的不是乐手,而是单位的一位行政人员,这个人员就是我。

首先要声明一点,特别委屈的是,等我被罚了1000元,我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惩罚措施,如果我早知道迟到会扣那么多钱,我也应该能做到不迟到。

那次扣完1000元以后,我就真的没有再迟到了。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呢?但是也因为不适应这样的考勤打卡和整体的工作内容以及氛围,最后我还是离开了。辞职那天,主任语重心长的跟我说:“我了解你们做媒体出来的,自由惯了,现在这样的军事化管理,你们肯定各种不适应”。领导这么一说,我思索了一下,好像之前在媒体工作时确实是自由很多,做完节目或者写完稿子,也不用坐班,时间到了,差不多就可以回家。

在被约束的时候,才体会到自由的可贵。也就是因为被约束,才发现自律的人是多么了不起。

乐团每个月都会公布每个乐手的演出次数和考勤次数,制成一张表格贴在公示栏里。我发现乐团里来自港台地区的同事们几乎都能做到从来不迟到,从来不缺席。这点我还真是很佩服,香港的同事告诉我,这是他上学时养成的习惯,然后他又给我发了一条英文信息,上面写着:never ever be late。这种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一度让我对这位男同事高山仰止。

我有位记者前辈,他比我早入行五年,能力非常强,一个人抵一个团队。在他从事记者生涯的八年时间里,采访,做活动,参加会议,从来没迟到过一次。单凭这一点,我也是对他由衷的崇拜。

凡事不迟到,是我近两年对自己提的要求。可是我没有做到过。偶尔也会迟到,有时因为迟到还耽误过工作。就比如今天上午开会,我因为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又加上忙着赶路,骑过头了,最后迟到三分钟,没赶上会议。领导让同事给我发微信,说让我别来参加会议了,直接回单位。迟到让领导很生气,也让我懊恼了一整天。我无法原谅自己,一个工作七八年的人,还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其实我今天也可以做到不迟到,还是因为早晨贪睡了,还有就是我知道这个会议对我来说,也没什么重要性,多我一个少我一个,也没什么,就不自觉的拖延了时间。我真是责任感不强。嘴上说是对时间安排不合理,可能内心深处还是不想为这些无实际意义的工作浪费自己的时间吧。

我自己偶尔会迟到,对于别人的迟到,我一般也没什么好感。我一个朋友,约了她三次吃饭,每次都迟到,后来我就再也不叫她了。因为经常迟到,很容易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虽然说道德是来要求自己的,不是来要求别人的。我也多次对自己心理暗示,不要对别人那么严格,做好自己。可是迟到的朋友在我心里的印象分还是会低。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每次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很紧凑,不知道是不是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影响。有次我和他同参加一场会议,4点30结束,他要搭乘6点的火车去上海。会议结束时,我和他匆匆去赶地铁。在路上,我问他:“你怎么买那么早的票,这样很赶啊”?他自信的说:“不会的。4点30离开,路上预留40分钟的车程,到火车时间差不多,时间安排的刚刚好”。

“可是万一碰到堵车,或者人特别多,怎么办呢?你要知道,4点30以后,就是晚高峰了”。我还是有点担心他的时间安排。

朋友抿抿嘴笑了,说:“一般还好。”

为什么我会这样问朋友呢?因为我自己就这样赶过火车,预留出的时间很紧凑,每次都是跑到火车站,虽然也确实没浪费时间。但这种行为做了几次后,我发誓再也不这样赶火车了。我宁愿多预留出半个小时,虽然候车很无聊,环境也很嘈杂,可是免去了担心和错过火车的焦虑。

如何做到不迟到?排除不可抗力因素,提前多预留时间,尽量少存在侥幸心理,在心里多告诉自己,虽然不喜欢做这件事,但这是你的工作,你有责任尽力去做好它,所以做到不迟到也是尽力做好的一部分。能力的提升是行为和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本质也是改变一种拖沓、散漫的行为方式吧。

少迟到,尽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