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腹泻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每天3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200g的稀便,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80%,则可认为是腹泻。腹泻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腹泻超过2个月者属慢性腹泻。
【病因与发生机制】
排便次数因人而异,每天2~3次或每2~3天1次。每天自粪便排出的水分为100~200ml。当某些病因引起胃肠分泌增加、吸收障碍或肠蠕动亢进时,均可致腹泻。腹泻的常见病因见表1-50、表1-51。腹泻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其发生机制见表1-52。
表1-50 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
1.急性腹泻
起病骤然,每天排便次数可多达10次以上,粪便量多而稀薄,常含有异常成分,如致病性微生物、食入的毒性物质、红细胞、脓细胞、大量脱落的肠上皮细胞、黏液等。排便时常伴有肠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尤以感染性腹泻较为明显。由于肠液为弱碱性,大量腹泻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与代谢性酸中毒。
表1-51 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表1-52 腹泻的发生机制
2.慢性腹泻
起病缓慢,或起病急而转为慢性。慢性腹泻患者大多每天排便数次,伴有或不伴有肠绞痛,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常含有病理成分。长期腹泻可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体重减轻,甚至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腹泻急性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急性腹泻相同。
【伴随症状】
腹泻的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见表1-53。
表1-53 腹泻的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
【问诊要点】
1.性别、年龄与个人史
如青壮年还是中老年人;男性或女性。血吸虫病多见于流行区农民和渔民;同桌进餐者的发病情况有助于诊断食物中毒;并注意询问有无不洁食物、旅行、聚餐病史,腹泻是否与脂餐摄入有关,或与紧张、焦虑有关等病史。
2.腹泻特点
急性腹泻起病骤然,病程较短;慢性腹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腹泻次数及粪便性质。腹泻与腹痛的关系。腹泻加重、缓解的因素等。
3.一般情况变化
功能性腹泻、下段结肠病变对患者一般情况影响较小;器质性疾病(如炎症、肿瘤、肝胆胰腺疾病)、小肠病变影响则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