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哈佛商业评论》微管理系列)
- 哈佛商业评论
- 644字
- 2020-06-24 16:08:21
序言
序言:虽然不用担心失业,但人类不能把人工智能当U盘用
人工智能(AI),特别是机器学习(ML)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通用技。在接下来的10年中,基本上所有行业都将改革关键流程和商业模式,从而搭上机器学习的顺风车。
人们开始担心,未来是否会面临失业和安全的挑战。毕竟,《终结者》中人工智能“天网”的形象深入人心。
实际上,科学家普遍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复杂精密的计算和动作,但却仍然无法替代人类大脑,更无法像人类那样进行思考。正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所提出的那样,大脑的独特能力要归咎于它“大规模的并行处理”能力,或者归咎于它的神经元结构。这两种原因都不符合算法通用性。在没有详尽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前提下去期待通用人工智能的出现,就相当于期待只要把摩天大楼修得足够高,它就能学会飞起来。
试想,曾经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计算机时代都没有摧毁人类。同样,人工智能时代,在新需求和社会政策的保护之下,人们也不会因此而彻底失业,而是会在新的岗位上就业。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技术的目的是将人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深层的思考与工作。所以,不要问“现在由人类完成的哪些工作将会在不久后交由机器”这个老问题,让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在更好的智能机器协助下,人的技艺可以达到怎样的新境界?人机协作会实现哪些突破?
然而,AI不可能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所以,大多数行业、组织机构和个人面临的第一一项挑战就是:更快适应AI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从而让人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