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广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卷
- 本书编写组
- 1283字
- 2020-06-24 17:16:11
呢喃燕子蒋家楼
——燕窝楼
每一个古建筑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在经历岁月的风霜侵袭之后,很多过往消逝了,很多故事淹没了,留给我们的只有现存的建筑。在今天,人们每看到一座现存的古建筑,都会对饱经沧桑的它们抱有深深的惊叹和感激。走进它们,寻找它们的故事,已渐渐成为一种习惯。燕窝楼在晨曦的阳光下,沐浴着金色的光芒,似乎在迎接着我们这些走进它的人。
燕窝楼牌楼的额枋及枋垫板
燕窝楼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永岁乡石头岗村,是当地蒋氏宗祠的门楼,修建于明朝时期,距今已经有五百余年的历史。燕窝楼仅仅只是一座宗祠门楼,却在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燕窝楼的命名
作为庄严的宗祠门楼,为什么却有着燕窝楼这样可爱的名字呢?听当地的老人讲,这是因为燕窝楼牌楼上的如意斗拱的形状特别像“燕窝”,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它“燕窝楼”。夜风轻起,燕窝楼的斗拱便在风中叽叽喳喳地轻轻摆动,如同归巢的燕鸣一样。而到风雨停歇,它又屹立不动。要知道,燕窝楼是广西最古老的带有如意斗拱的木质牌楼。没有钢筋铁钉的斗拱,似乎摇摇欲坠,却在风雨中坚定地屹立着。而燕窝楼仅仅靠古老的手艺,就创造出这样的建筑奇迹,我们不能不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而折服。
二、燕窝楼的历史渊源
燕窝楼是蒋氏宗祠的门楼,它的设计者,是明代工部右侍郎蒋淦。蒋氏书香门第,他们的先祖是三国时期接班诸葛亮辅佐刘禅的大司马蒋琬。蒋琬原籍是永岁乡梅潭村,宋朝时,他的后人迁居到石岗村。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蒋氏后人蒋建德就开始筹划建立蒋氏宗祠,找好了宅地,还没动工,就不幸故去了。其间,蒋氏很多人都想继承蒋建德的愿望修建家族宗祠,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蒋淦高中进士第五名,随后任职工部右侍郎,他向皇帝请建蒋氏宗祠,皇帝看重他的忠孝而以恩准。他亲自设计并修建了蒋氏宗祠,到嘉靖七年全部建成,即从公元1511年到公元1528年,历时十七年。
燕窝楼全景
三、燕窝楼的建筑特色和文化魅力
燕窝楼总建筑面积有四百四十六平方米,主建筑有牌楼、门楼、祠堂等,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其中牌楼(即燕窝楼)高十二米,宽八米,由三百二十四根榫木卯装而成。用来支撑燕窝楼的都是极为珍贵的木材,其中,牌楼的四根木柱就是稀有楠木,古朴典雅,飞檐阁角,似乎就要展翅飞走,刻镂精美,带着北方宫廷的厚重感,庄严而尊重。工艺精美,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几乎迷醉在其间。
燕窝楼还有两块大有来历的匾额和一副楹联,第一块匾额上写“恩荣”,因皇帝恩准修建,蒋淦为感念皇恩所题。第二块匾额上写“科甲流芳”,只因蒋淦之后,村里连续出了两位二甲进士,于是就将牌楼匾额改题为“科甲流芳”。现在“恩荣”匾额悬挂于大门之上。在门厅大门有一副对联:“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题字之人正是明万历年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不知道这位大才子和蒋氏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因而留下墨宝。
今天,如果你来到燕窝楼,还可以看到很多燕子飞来这里做巢,燕子被人们视为代表吉祥的瑞禽,与雕刻在燕窝楼中的瑞兽构成燕窝楼特有的风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祝愿。
2010年维修后的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