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宠不娇,给孩子种下“福缘”

上篇 不宠不娇,领着孩子走正道

做父母的人,最担心的事,莫过于把孩子养成了一个“药加鑫”或别的什么坏蛋,因为那种痛楚,远甚于身受重伤、事业破产。多少父母悲呼:“白养了!早知道这样,不如不养。”想想也是,千般辛苦,万般期待,最后竟变成了失望和痛苦,真的不如不养。

养儿育女本是人世间一件美好的事情,怎么会变成一场人生灾难呢?没有别的原因,问题出在教养方式上。大部分父母并非“生而不养”,他们只是被一个错觉戏耍了——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那么的幼稚可喜,似乎无须教养。等到某一天,发现到了非管教不可的时候,起步已经迟了;又由于方法不当,导致越管越糟。

所以,教子成功的关键是:在看似不需要管教的时候开始引导,将孩子扶上正道。

3~6岁,是孩子的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免疫力”最弱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如同一张白纸,好的观念、坏的思想都很容易进入孩子的心灵,父母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良种”,用好的观念润泽孩子的心灵。尽管我们处于一个价值观混乱的变革时代,尽管我们这个时代夹杂着欢迎庸俗、反对高尚的风气,但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比我们强,他们可以将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而我们的任务是教孩子做一个道德清白的好人。因为,好人之路才是真正的幸福之路。当我们将一个天堂建造了在孩子的灵魂中,哪怕他日后深陷地狱,昔日的美好体验也将像明灯一样照亮着他的人生路,使他的意志永不消沉。

最有福的人不是最聪明、最有学问的人,而是一辈子按简单原则做事的人。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跟好运相随而远离灾祸?既然如此,那么父母就有责任通过言传身教并一次次重复,将下面12个理念深深地刻印在孩子的心灵里。

第1招 自己的事自己做

一位妈妈给儿子喂饭时,儿子想抢过勺子自己吃。急于结束喂饭任务的妈妈不耐烦地说:“快点吃!我忙死了,你还给我添乱。”

洗脸时,儿子想抢过毛巾自己洗,妈妈三把两把替他洗净脸,将水倒掉了。

类似的情节,经常在父母和孩子之间上演,父母用高效省时的方式完成了“任务”,却放弃了一个个教育的机会。

另一位妈妈的做法正好相反。当儿子刚拿得动勺子时,她就将勺子放在儿子手里,夸道:“宝宝会自己吃饭了,真了不起!”儿子吃饭的本领不敢恭维,结果是“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地上”,饭菜洒得满桌都是。婆婆心疼地问:“这会不会有点浪费?”她说:“这是学费中很少的一部分,还不算贵。”

当儿子抢夺毛巾时,她替儿子卷起衣袖,将毛巾拧到半干,放在他的手里,轻轻扶着他的手,协助他洗净了脸,最后接过毛巾,夸道:“宝宝会自己洗脸了,真不错!”

两个妈妈有什么区别呢?

一位妈妈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孩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可以不做。

另一位妈妈则言传身教,告诉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很对!

两个接受了不同观念的孩子,日后的人生道路和给父母带来的回报会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你的孩子将“自己的事自己做”当成信条,那么无论他日后的遭遇如何,都会是一个很少需要父母操心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认为自己的事可以不做,那么各种毛病就会自然滋生。

还是前面那两位妈妈,她们本是表姐妹。

一位妈妈将儿子送进了小学,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生活上的事一手包办,全不让他操心。儿子的学习还不错,谈不上勤奋,成绩却名列前茅,大家都夸他聪明。到了初中,进入青春期,情况却急转直下,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更麻烦的是,进入初三,学校要求住校,他对洗衣服、收拾床铺之类的活儿全不在行,多次要求退学。妈妈为此很烦恼,没办法,只好一面安抚他,一面每天抽时间替他安排生活。好不容易熬过中学阶段,儿子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找过几份工作,但都因为素质的欠缺而干得不太顺利,不是主动离开,就是被炒鱿鱼,最后索性不找工作了,赋闲在家,当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啃老族。父母内心焦急,却拿他没有办法。如果儿子老实待在家里,倒也罢了,他却闲不住,每天呼朋唤友,喝酒赌博,没钱了就向父母伸手要,仿佛债主讨债一样,是那么的理直气壮。因此,这位妈妈一直过着唉声叹气的日子。

另一位妈妈也将儿子送进了小学。儿子很懂事,每天放学回来,完成作业,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还会帮着父母做些家务,一家人一边忙活,一边随意说笑,气氛很融洽。儿子很轻松地谈论自己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好事、坏事都不忌言,因此父母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感到很安心;妈妈有时跟他谈一谈当天的家庭收支,哪些钱可以节约,哪些钱必须支出。于是,儿子也明白了如何过日子,同时也能体会父母的不易。儿子几乎没让父母多操心,就顺顺当当地读到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干得很不赖。从此,他彻底自立了,还能经常买来礼物孝敬爸爸妈妈。

两个妈妈本是表姐妹,因路程远,家务繁忙,平时来往不多。一天,表妹因丈夫出远差,闲着没事,决定去看望表姐。在表姐家住了一天,表妹看出问题来了:家里的事全是表姐一人忙活;表姐夫下班回来,或者捧着报纸,或者守着电视,什么也不干;儿子或者关在房里玩电脑,或者干脆人影儿都不见。

表妹问:“你干活从来不让人帮忙吗?”

表姐呆住了!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之所以成了劳碌命,儿子之所以成了一个“问题人士”,全坏在自己一手包办的习惯上。可是,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真是太迟了!

有一句话叫“爱之适足以害之”。许多很正常的孩子,正是被父母毫无理性的爱毁成了废物,甚至混蛋,到头来不过是彼此伤害。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事不必自己做,正是伤害的开始;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想法,一个个伤害必将接踵而来。

所以,作为负责任的父母,必须教给孩子一个理念: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2招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培养责任意识,从追究责任开始。

一位父亲带5岁的儿子去超市买玩具飞机,那是儿子渴望已久的生日礼物。儿子很兴奋,双手捧着飞机,一边转动身体,一边嘴里“呜呜”地叫着,仿佛他在开着一架真飞机。忽然,他的胳膊撞在邻近的货架上,一辆塑料坦克掉下来,“啪”,摔碎了。

儿子惊呆了,脸上露出害怕的神情。

父亲看看地上的碎物,看看儿子,不动声色地问:“怎么办?”

儿子四顾无人,犹豫着说:“反正没人看见,我们走吧!”

父亲问:“我看见没有?你看见没有?”

儿子说:“看见了!”

父亲说:“那你怎么能说没人看见呢?”

儿子不作声。

父亲说:“损坏东西就要赔偿,所以咱们得赔。”

父亲瞟了一眼标价牌,又说:“这个玩具50元钱,我没有提醒你注意安全,要负主要责任。我赔30元,你赔20元,怎么样?”

儿子说:“我没有钱。”

父亲说:“从你的玩具钱里扣。所以你不能买飞机了,只能买一个便宜的玩具。怎么样,你觉得这个办法合理吗?”

儿子噙着眼泪,犹豫了老半天,最后点了点头。

这个父亲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他让儿子接受了一个“惨痛教训”,同时将责任意识刻进了孩子的心里。

孩子的心灵或许脆弱,却具有成年人所没有的弹性。“惨痛教训”不会成为伤痕,反倒会变成他人生的一个重要体验。如果孩子日后功成名就,这个“惨痛教训”还会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

培养责任意识,需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体验,需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相对来说,孩子比成人更“犯得起错”,因此不妨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例如,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整理书包,应该让他知道忘记带课本和纸笔会有什么后果;不要每一次都帮孩子检查作业,让他尝尝挨批评的滋味……当然,孩子受挫后,要及时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指导孩子认清犯错的原因,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企图替孩子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其实是对孩子不负责任;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是爱孩子的方式之一。当一个孩子有清醒的责任意识并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会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慎重,避免给别人制造麻烦,这也等于让自己远离麻烦,让家庭省了许多麻烦。

第3招 说话要算数

孩子向妈妈提了一个请求:“我想去动物园玩。”

妈妈随口说:“好的,周六带你去。”

周六到了,孩子特别兴奋,可是妈妈早就将答应过的事忘到了脑后。

孩子说:“我要去动物园,你答应的!”

妈妈看着凌乱的家和一大堆未洗的衣服,不想去。于是,她对孩子讲了许多不能去的理由,可是孩子不干,流着眼泪,非去不可。妈妈生气了,批评孩子“不讲道理”。孩子无奈,在得到妈妈下次带他去动物园的承诺后,只好嘟着小嘴,做出了让步。

孩子的力量有限,终究拗不过大人,所以让孩子做出让步总是容易的。不过,当孩子被迫屈服时,他也在头脑中留下了一个印象:在一定情况下,说过的话可以不兑现。

虽然一次行为还不至于让孩子养成说话不算数的毛病,但是父母通常的习惯是:依形势办事,有时对孩子守信,有时借故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变得跟父母一样,有时说一句算一句,有时不过是随口敷衍,诚信指数不高。

两千多年前,孔子讲了一句箴言:“人无信不立。”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孔子观察万千现象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难以赢得他人的信赖,谁敢将重要的岗位和重要的事务交托给他呢?一个不被赋予重任的人,不过是可用可弃的工具型人才,怎么能够在事业上站住脚跟呢?怎么可能在人群中成为一个不倒的“招牌”呢?

聪明的父母深知诚信对孩子的价值,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

有一位父亲,决定拆掉农场的一个旧亭子。儿子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向父亲请求:“爸爸,等我放假回来再拆亭子可以吗?我想看到拆亭子的全过程。”

父亲答应了。

不过,父亲有自己的工作计划,他等不到儿子放假,就让工人将亭子拆了。

儿子回来后,发现旧亭子不见了,大为失望,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

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兑现自己的诺言。”

于是,父亲召集工人,让他们在拆掉旧亭子的地方再造一座新亭子。他把儿子叫来,然后对工人们说:“现在,请你们把它拆掉。”

这件事在儿子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憾,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将“绝对守信”作为信条。许多年后,他成为墨西哥总统,当他谈到这件事时,他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我父亲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说话算数并不容易,有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是人们在形势不利时选择自食其言的原因。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意味着鼓励他勇于面对损失,所以,在教育孩子说话算数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慎重对待别人的请求,不要轻易许诺。一般来说,父母们需要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慎重对待孩子的请求,不要轻易许诺

妈妈晚上去探视一个病人,儿子吵着要去。妈妈认为医院不是适合孩子去的地方,就哄他说:“你乖乖在家里玩,妈妈回来买玩具汽车给你。”

妈妈一开始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且医院附近没有玩具店,所以她没买玩具汽车。回家后才发现,儿子正在等她答应的玩具汽车呢!儿子一看妈妈两手空空,马上就大哭起来。

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六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体会父母的艰难,经常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哭闹、不吃饭等手段相要挟。父母为了哄孩子高兴,为了摆脱一时的麻烦,往往随口敷衍孩子,转眼就忘了许下的诺言,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问题的做法。

父母并不需要答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对孩子的哭闹也不必大惊小怪。对孩子的要求,需要冷静加以甄别,该答应时答应,不该答应时就果断拒绝,但要讲清楚道理,态度温和而坚决。一旦答应了,不论情况如何不利,都要如实兑现。

不要让孩子承诺无力承担或不愿做的事

妈妈为了让三岁的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鼓励说:“宝宝自己穿衣服,好不好?”

孩子跃跃欲试:“好!”

但孩子还没有学会穿衣服的技巧,力量也不够,妈妈想去帮他,他却推开妈妈的手说“不要”。最后弄了半天,眼看孩子冻得打喷嚏了,妈妈无奈,不管孩子乐不乐意,赶紧替他将衣服穿好了。

让孩子作出难以兑现的承诺,等于让孩子平白无故地经受了一次挫折。类似的挫折多了,不仅损害孩子说话守信的积极性,还会挫伤其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不能确定孩子能否办到时,可以换一种语气,例如:“你试试看,自己穿衣服,很好玩哦!”当孩子做不了时,再出手帮忙,孩子就不会有挫败感。

对孩子能做好的事,鼓励他作出承诺,并监督执行,有利于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习惯。

第4招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婴儿时期的孩子,没有明晰的“你”、“我”界线,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拿就拿,想碰就碰,玩腻了就毫不留恋地扔掉。三岁左右时,孩子开始分得清“你”、“我”了,知道“这是我的小皮球”,这是“你的布娃娃”。这时候,父母有必要严格约束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贪小便宜”是人的天性之一,大人有时也难以克制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欲望,何况孩子呢!当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办?作为爱孩子的父母,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坚决纠正孩子的行为。

有一个孩子,在参加本城的狂欢节集会时,偷了一个玩具球并拿回了家。这只是一个很便宜的小玩意儿,妈妈看见后却大惊失色,连忙追问球的来历。

孩子照实说了。

妈妈要求:“你应该将球送到神甫那儿去,并忏悔自己的过错。”

孩子很害怕,他担心自己一张嘴,大家都知道他是“小偷”。他请求说:“我宁愿多走一些路,将球扔到河里去。”

经过一番谈判,妈妈接受了孩子的请求,亲自驾车,将他送到城里的河边,看着他将球扔进水里。

从此,这个孩子再也没有动过拿别人的东西的念头。他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管理者、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

拿和不拿别人的东西,是两种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观念。如果一个人认为可以拿别人的东西,他就会萌生一些投机取巧的念头,自然会花心思设计如何占有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又可以逃避惩罚;遭遇不利时还会心生怨尤,认为自己之所以心想而事不成,只因坏得不够,不像别人那么无耻贪婪。很显然,这会导致事业和品德两方面的损失,更有甚者,还可能引发犯罪的行为。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的东西绝对不可以拿,他就容易打消杂念,将心思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凭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贪小便宜”的冲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以身示范

一位妈妈带孩子去市场买菜,摊主不小心多找了五元钱。妈妈对孩子说:“瞧!那个伯伯多找了我五元钱,别人的钱咱们可不能要。走,我们将钱送回去。”

孩子在幼儿园学唱过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高兴地问:“我们是不是在学雷锋做好事?”

妈妈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别人的钱,我们不能要。”

孩子比大人想象的聪明得多,能由此到彼,将一些观念融入到日常行为中。幼年时的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持肯定态度,缺乏批评能力,对父母行为中的观念往往是照单全收。所以,你想教孩子不拿别人的东西,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否则非但不能传输正确的观念,反倒教会了孩子怎样做到言行不一。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所有权

华华看见芳芳在玩皮球,就跑过去,捡过皮球玩起来。芳芳想将球夺过去,说:“这是我的球,你走开!”

华华不让,两个孩子相互争夺起来。

华华爸看见了,赶紧走过去,将球拿过来,递到芳芳的手中,对华华说:“这是芳芳的球,她不让你玩,你就不能玩,知道不?”

华华不争了,羡慕地看着芳芳一个人玩球。

芳芳妈对芳芳说:“宝贝!两个人玩更好玩,你跟华华一起玩吧!”

芳芳懂事地将球递到华华的手中,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

孩子初知人事,对所有权的认识不太清晰,只能靠父母教育。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别人有支配权,不能想要就拿,更不能抢夺和损坏;可以借用但一定要得到允许,用后一定要归还。

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不要太小气,自己的东西,应该慷慨地跟小朋友分享。

对孩子失当的行为及时处理

孩子的事,看上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是许多父母掉以轻心的原因。对孩子的行为,应该放大一百倍、一千倍去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能力必然一百倍、一千倍地增长。相同的观念必然带来类似的行为。“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助人为乐,大时是个活雷锋。父母应该透过孩子的行为去看其中隐含的观念,对危险的观念,应该及时纠正,切断其源头。杰克·韦尔奇的妈妈为了一个几角钱的玩具球,可以费半天工夫和几元钱的汽油,是因为她知道,这不是时间和钱的问题,而是纠正孩子的观念的问题,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但是,父母对孩子不要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别指望一次就彻底改变孩子的某种不当行为。对“屡教不改”的孩子,不要灰心丧气,应该有耐心和信心,父母看见一次就要纠正一次,慢慢地,孩子也就走上“正道”了!

第5招 不可对长辈失敬

许多年轻父母,从小没有受到尊敬长辈的教育,在对待长辈的态度上,经常会流露出不恭之意。

张女士跟婆婆拌了几句嘴,心里窝着火。晚上,她做好了饭,而婆婆还在邻居家聊天未归。张女士对孩子说:“去!喊老东西回来吃饭,免得背后又说我虐待她。”

丈夫一听就急眼了:“你怎么能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们家那两个老东西是拿你当野生动物养的吧?”

张女士不干了,拉开架式,跟丈夫大吵起来。

在当前这个新旧文化交替、价值观多元的时代,像这种没有尊敬长辈理念的夫妻不在少数,他们唯一尊敬的长辈可能只是自己的父母,而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的人甚至对父母也缺少敬意,脑子里是彻底的“自我中心主义”。可以想象,他们很难将尊敬长辈的理念教授给孩子。

“长辈”是一个有着强烈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是否尊敬长辈,将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价值观体系。有尊敬长辈理念的人,做人方面,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敬老尊贤、服从领导,通常不会做出格的事,也就不容易遇到意外的波折和灾难;做事方面,尊重前辈的意见,乐于吸取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进步会比较快,可以少走弯路。

反之,没有尊敬长辈理念的人,做人做事都会比较“难看”:对长者只有轻视,没有敬畏之心,交往时常常表现出疏慢不恭的态度,无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在工作单位,都会因“缺少教养”而受到排挤;过于相信自己的小聪明,对前人的经验缺乏足够的重视,成长会比较慢,往往成为落伍者。大凡人际关系不良、事业不顺利的这类人,通常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会怨天尤人,以为全世界都在捉弄自己。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有的人情绪急躁;有的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的人报复他人,报复社会。这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事情的源头竟是因不懂得尊敬长辈而起。

最近几十年,“孩子为大”的观念盛行于世,许多孩子被宠成了“小皇帝”。“小皇帝”除了养尊处优之外,最大的“特点”是自高自大,“唯一崇拜的人是自己”,将别人看得很低。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好皇帝都懂得不可对长辈失敬的道理。刘邦以敬老尊贤著称,每到一地,必“存问父老”。他临终时,不仅将天下传给了儿子刘盈,还传授了三条经验:一是多读书;二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亲手书写公文;三是尊敬长辈。他对刘盈说:“你见了萧何、曹参、张良、陈平等诸位公侯,凡是我的同辈人,年龄一倍于你,你都要行拜礼,还要将我的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刘邦以七尺剑扫平天下,阅历丰富,最后留给儿子的却不是什么宏图大略、奇谋异策,而是三个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经验”。刘邦显然明白,大事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大,小事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小。尊敬长辈和多读书、勤做事一样,都是关系到一生福祉的好习惯。

第6招 礼貌对待每一个人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讲礼貌的习惯,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防卫工具。世上大多数人际矛盾,不是源于利益冲突,仅仅是因为彼此间的失礼。许多父母将礼貌看成小节,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殊不知,小节的失误,也可能铸成大错。家庭和工作单位的争吵,也多起因于一些不经意的失礼行为。因“性格不合”离异的夫妻,远多于因财产纠纷和感情出轨而离异的夫妻。什么叫“性格不合”?其实就是彼此失礼。

当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讲礼貌的习惯,长大后,他的人际关系会“干净”许多,这可以为他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家庭是礼貌教育的“训练场”

王女士决定亲自担任孩子的“礼仪教师”。孩子刚牙牙学语时,她就教给他礼貌用语。早上起床,笑着对他说:“早上好!”晚上睡觉,亲亲他的脸,对他说:“晚安!”去上班,挥挥手,对他说:“再见!”孩子渐渐长大,很自然地学会了各种礼貌用语,到了外面,大家都夸他是个懂礼貌的乖孩子。不仅如此,丈夫也受到了影响,主动当起了孩子的“礼仪辅导员”。有一次,丈夫在单位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看见饭还没做好,火气顿时上来了,想发泄一番。王女士一笑,说:“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粗鲁,等会儿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好好吵个痛快。”丈夫大笑,火气顿时没了。

教子不仅是教育孩子,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把自己教育好了,才能演示给孩子看。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却要求小孩子做好,不是太难为孩子了吗?

对每个人都要讲礼貌

小胖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不让,两人发生了争执。妈妈走过来,一把将小胖拉开,说:“这是个小气鬼,咱们不跟他玩,以后别理他!”

这个妈妈教给了孩子什么呢?教给了他站在自身角度拣择他人,敌视他人。假设孩子接受了妈妈的理念,那么可以想象,他将来必定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一定会遇到人际关系障碍和许多莫名其妙的麻烦,因为没有人有义务迁就他的个人倾向。

礼貌是一种修养,体现的是自己的内在品质,许多人却将礼貌理解为送给别人的一份礼物——礼貌可以赠送给老师,长辈和自己喜欢、敬佩的人,对农民工,对自己轻视和讨厌的一切人,就大可不必了!这其实是缺少教养、不懂礼貌的表现。

真正有教养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得彬彬有礼,如同漂亮的人在任何人面前都漂亮。如果见了不喜欢的人,就故意涂黑自己的脸,这不是很可笑吗?失礼的行为,跟涂黑自己的脸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对孩子的礼貌行为及时给予鼓励

爸爸带孩子去买棒棒糖,他将孩子抱起来说:“将钱交给阿姨,告诉她你想买什么,记得说‘请’字。”

孩子将钱交给营业员,说:“阿姨!请帮我拿两个棒棒糖。”

营业员接过钱,将棒棒糖递给孩子。孩子懂事地说:“谢谢阿姨!”

营业员笑了,说:“小朋友真乖!”

走出店门后,爸爸对孩子说:“你瞧!刚才阿姨夸你了,大家都喜欢懂礼貌的孩子。”

孩子高兴地笑了。

每个人都重视行为的效果,“没有用”的事谁都不愿做,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不一定理解礼貌是自我素质的一部分,但如果讲礼貌的行为受到夸赞,孩子体验到了愉快的心情,就比较容易养成主动讲礼貌的习惯了!

第7招 对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

一位女士带孩子去小食摊吃早点,吃完后,帮孩子擦擦小嘴,准备离开。

摊主笑道:“女士,你好像忘记什么了。”

女士看看座位,没落下什么,不解地望着摊主。

摊主说:“你好像忘记说‘谢谢’了。”

女士一怔。

摊主说:“我不需要,但我想,可能孩子需要。”

女士看了看孩子,脸上露出难为情的神色。少顷,她很真诚地对摊主说:“谢谢你的早点,味道很好!也谢谢你的提醒,真的!”

女士牵着孩子,边走边思考刚才的事,越想越惭愧。她自问也算半个知识分子了,“谢谢”二字,竟然还需要别人提醒!

“谢谢”一词,简单好记,说出来也很美,却被许多人所忽略——接受别人的服务,那是花了钱的,无须说谢;接受父母的关怀,更无须说谢了!只有在接受亲朋好友或陌生人的帮助时,才觉得必须说谢;有时因为不习惯,也会难于启齿,私下告诉自己,只要将对方的好记在心里就行了。

有人说:爱和感恩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不是被金钱、组织、家庭等外在的东西联结在一起,而是用“爱”相维系。无论哪种交往方式,都包含了某种情意:服务员会注意保持店内的环境美观整洁和自己说话的方式亲切友善,以便让顾客感到舒适,因此顾客花钱买的是商品,服务员的善意却是免费赠送的;上司会关心下属的成长,下属也会考虑上司的需要和心情,双方并不是冷冰冰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陌生人之间,彼此也会关注和迁就,尽量不让对方产生不适感……总之,无论哪种关系,原本都有“爱”的成分,值得我们“感恩”;而一句“谢谢”,不仅是为了表示尊重和礼貌,也表明自己理解了对方的心意。因此,一句“谢谢”,常常让付出的人觉得一切都值得。

所以,懂得感激的人,让付出者更乐意为之付出,得到的情意总是越来越多,在他人贴心的帮助和友好的笑脸中,可以时时体验如沐春风般的惬意。

反之,不懂得感激的人,谁愿意为他付出呢?他将受到更多的冷漠、敌视,甚至伤害。许多人抱怨服务员的态度差,抱怨上司的德性差,抱怨下属的品行差,抱怨社会大众的素质差,却忘了问问自己:我值得别人对我好吗?我真心感激过别人的好吗?

父母教孩子说“谢谢”,不仅是教孩子懂礼貌,也是在教孩子正确理解人与人的关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善意。事实上,孩子比成年人更感性,可能比成年人更容易理解爱和感恩,只要稍加点拨,孩子就能心领神会。

一天,一位妈妈拉着满脸稚气的小女孩过马路。等红灯时,小女孩百无聊赖,蹲在地上玩妈妈刚给她买的小泥人。过了一会儿,绿灯亮了,妈妈说:“走!快些过去。”小女孩起身就走,将小泥人忘在地上了。一位姑娘捡起小泥人,追上去说:“小妹妹,你的玩具掉了。”

妈妈感激地看了姑娘一眼,对小女孩说:“快跟姐姐说‘谢谢’。”

小女孩乖巧地说:“谢谢姐姐!”

姑娘笑笑说:“不用谢!”

过了马路,小女孩回头看了正在走远的姑娘一眼,好奇地问妈妈:“那个姐姐说‘不用谢’,你为什么教我说‘谢谢’?”

妈妈愣了一下,说:“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意思是她很高兴帮忙。对于她的好意,我们更应该说‘谢谢’,你说对不对?”

小女孩点了点头。

走到另一个街口,小女孩停下脚步,看着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对妈妈说:“我们去对那个叔叔说‘谢谢’吧!”

妈妈一怔,问:“为什么呀?”

小女孩说:“天气这么热,叔叔不怕辛苦,保护我们安全过马路,我们应该说‘谢谢’。”

妈妈犹豫了一会儿,拉着孩子的手,走到交警面前,说:“谢谢你!”

小女孩也说:“谢谢叔叔!”

交警莫名其妙地看着母女俩,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妈妈笑着解释说:“我孩子说,天气这么热,你不怕辛苦,保护我们安全过马路,所以我们应该向你说声‘谢谢’。”

交警笑了,说:“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

小女孩说:“你说‘不用谢’,我们更要谢谢你的好意!”

交警笑了。这一天,他的心情一直很好。

当孩子真正理解了“谢谢”的含意,那么,“谢谢”就不是一个机械的词语,不是一种礼仪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感恩信号。在“谢谢”声中,彼此的心意相互感染,水乳交融,这不是一种很美的情景吗?

所以,让你的孩子学会说“谢谢”吧!

第8招 错了要说“对不起”

人难免会犯错,或者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或者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或者冒犯了别人的尊严,无论哪种错,无论是有意犯的错还是无心之过,都会给人际关系造成障碍。如何消除障碍,使人际关系畅通起来?承认错误是先决条件。对方不一定计较自己的损失,但一定计较犯错者的态度。一句“对不起”,可以使僵持的关系出现转机,甚至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犯了错误的时候,“对不起”是一句很有用的话。

父母教会孩子说“对不起”,等于交给了孩子一把打开人际关系障碍的钥匙,但这是一件难事——事实上,无论处于哪个年龄阶段,说句“对不起”都不容易。对孩子来说,说“对不起”有两个难点:五岁之前,孩子生活在一个以“我”为中心的语境里,通常只考虑喜欢或不喜欢,不会考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孩子不认为自己有错时,怎么会说“对不起”?即使说了也是言不由衷,等于没说。五岁之后,孩子开始能分得清对错,“爱面子”的心理却又随之增加,对责任风险也有所顾忌,“对不起”还是难以出口。

怎样让孩子勇敢地说“对不起”?父母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

孩子明白错了,才会真诚地道歉,从而赢得对方的谅解。

对五岁之前、不懂对错的孩子,最好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一位妈妈对孩子说:“别人用手打你的脸,你疼不疼?”

儿子的脸上露出一丝畏怯的表情,说:“疼!”

“别人将你推倒在地上,你高不高兴?”

儿子说:“不高兴。”

妈妈说:“你打珊珊的脸,她多疼啊!你还将她推倒在地上,她多不高兴啊!”

儿子看着妈妈,不知所措。

妈妈说:“我们去向珊珊道歉,说‘对不起’,好不好?这样她才会高兴起来,以后还会跟你玩。”

儿子同意了,真诚地对珊珊说:“对不起,我以后再不打你了。”

孩子也是讲道理的,只要真的认为自己错了,道歉就容易多了。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要轻易让步

一天,小胖家来了一个客人。吃饭时,客人坐在小胖平时喜欢坐的位置上,小胖当即提出抗议:“那是我的座位,我要坐!”

客人有点尴尬,正准备让座,小胖妈忙拦住他,又转身对小胖说:“你对叔叔太没礼貌了!快向叔叔道歉。”

小胖倔强地说:“我不!我要坐我的位置。”

小胖爸见小胖非但不认错,还哭着闹着争座位,觉得必须坚决制止了。于是他板起脸,警告说:“不听话,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

小胖哭着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客人说:“将位置让给他好了,没关系的!”

小胖妈说:“俗话说‘宠儿不孝,宠狗上灶’。一味惯着孩子,他更不知道轻重对错。”

小胖毕竟是个有教养的孩子,只是一时情绪发作,才这样胡闹。过了十几分钟,他冷静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打开房门走出来,对客人说:“对不起!叔叔,刚才我错了。”

爸爸、妈妈高兴地吻了小胖,夸道:“你真了不起,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客人也夸道:“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胖不好意思地笑了。于是,满天阴云,变成了阳光明媚。

孩子虽然弱小,也有“杀手锏”,哭闹和固执是他们跟父母谈判的一种方式。对于无关紧要的事,迁就一下,或许没有什么;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就不宜轻易让步了,否则孩子可能会将错误当成正确,并重复类似的行为。

敢于向孩子说“对不起”

如果父母对孩子犯了错,却不肯道歉,反而要求孩子让步,那么,孩子就会认为:道歉并非是必须的,仅仅是因为“权力”。即使孩子被迫认错,心里也会不甘不服,甚至萌生报复父母的念头——报复的方式则不一而足。如果父母敢于向孩子认错,孩子认错的心理障碍就小多了。

李女士带女儿去逛超市,女儿看中了一个玩具熊猫,抱着不撒手,非让妈妈买不可。妈妈买了一大堆东西,钱快花光了,就劝女儿将熊猫放回去。但是,软话、硬话都说尽了,女儿非但不听,反倒哭起来,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母女俩正僵持着,售货员走过来,对李女士说:“对不起!熊猫被您的孩子的眼泪、鼻涕弄脏了,您应该买回去。”

李女士一听,气急败坏,在女儿的耳朵上揪了一下。这下可好,女儿号啕大哭,引得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李女士觉得很丢脸,赶紧退掉部分商品,将熊猫买下来,然后带着女儿“逃”出了超市。

回到家里,李女士气恨难平,有心“赏”女儿几下,却忍住了,但开出一个条件:“你今天太过分了!我不要别的,只要你说声‘对不起’,我就原谅你。”

女儿不为所动,还摆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李女士气极了,想打女儿几下,丈夫赶紧将她拉过去,问了问情况,说:“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骂孩子,难道就做得对吗?”

李女士心里一惊,回想起自己在超市的表现,确有许多不当的地方。她犹豫了许久,终于走到女儿身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不该打你,尤其不该在那么多人面前打你。妈妈错了!”

女儿惊奇地看了妈妈一眼,没有作声。

第二天,女儿对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昨天是我不对,我知道妈妈钱不够,还要买熊猫,不讲道理。”

李女士笑了,心想:让这个犟姑娘认错,真不容易!

孩子对“面子”之类的担心毕竟少于成年人,认错或不认错,并不会太偏执。只要父母肯认错,孩子也不会吝于道歉;孩子固执地不肯认错,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表率。

别让孩子变成“坦白痞子”

小英打了邻居家的小朋友,妈妈让她道歉,她不肯,妈妈就将她关进房间里反省,并且声明:“愿意向小朋友说‘对不起’才可以出来。”小英大哭,满以为爸爸听见哭声会来救她,谁知嗓子哭哑了都没人来理她。无奈之下,她只好走出来,表示愿意说“对不起”。

让孩子屈服并不难,问题是,如果孩子并不是真心认错,那么说句“对不起”又有什么用呢?当孩子渐渐长大,还可能会狡猾地发现:说“对不起”是迅速摆脱麻烦、逃避责任的好办法。这样,孩子会很容易变成一个有错就认、见错照犯的“坦白痞子”。

让孩子说“对不起”,仅仅是认错的第一步;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是更重要的一步。但最重要的一步是,让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积极地补救犯错所带来的损失——这是前面“第2招”讲过的内容,在此就不赘述了。

第9招 不可伤害弱者和小动物

李先生为了培养儿子的勇敢精神,当儿子刚学会走路时,就鼓励他跟小朋友对抗:“打他,看谁打得赢。”儿子打赢了,李先生就乐得眉开眼笑,夸道:“好儿子,真棒!”小家伙受到鼓励,经常向小朋友挑衅。别的小朋友平日接受的教育是:跟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要打架。所以,他们都怕了这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小家伙。小家伙自以为天下无敌,有时竟敢向大孩子挑战,这就难免招打,经常被打得哭哭啼啼。小家伙吃了亏,长了“见识”,见了大孩子就躲,专门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父亲是在培养“准坏蛋”;说严重一点,是在培养“准强盗”。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于道德,都有一个基本的分界:帮助弱者的是好人,欺压弱者的是坏蛋。“帮助”的含义很广:物质的帮助,精神的扶助,身体和名誉的保护,都在帮助的范围内。“欺压”也包括物质、精神、身体诸方面。伤害弱者的身体,是一切恶行中最显见的恶行了!父母教子,如果容忍甚至鼓励孩子欺负弱者,岂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上邪道吗?

欺压弱者不是强者之道。一个专在弱者身上找快乐的人,往往会因为品质不良而受到社会群体的孤立,沦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那些犯罪分子——小偷、骗子、强盗,貌似强者,却连养活自己的本领都没有,只能结伙成群,从弱者身上找生活,岂不是弱者中的弱者?但他们最大的悲哀在于,一旦形成了弱者思维,则失去了自省和改变的能力,做事往往因循守旧,好比身陷于泥潭,难以自拔。犯罪分子被关在监牢中,就像笼中的动物,但即便如此,他们作风依旧,以欺负新来者为乐,因为新来者比他们更弱小。

帮助弱者才是强者之道。那些有能力资助弱者的人,有能力替弱者解危济困的人,无疑是生活的强者。

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成为强者,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见孩子成为弱者。既然如此,父母就应该多鼓励孩子同情、保护和帮助弱者,而不是加以欺负。

对孩子而言,伤害小动物跟伤害弱者具有相同的意味。伤害弱者可能遭来反击,还可能受到惩罚,因此,有的孩子为了规避风险,转而在小动物身上找快感。这看上去不算大事,其隐含的心态却同样可怕。有一个杀人犯承认,他杀死的第一个动物是一只猫,看着一个生命在自己的手中一点一点消失,他体验到了无比的快感。到了后来,对于他来说,杀死一个人跟杀死一只猫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怎样防止孩子养成伤害弱者和小动物的坏毛病呢?像前面那位父亲一样鼓励孩子主动挑衅小朋友的父母极少,但是很多父母教育不当,致使孩子心里积累了暴戾之气。以下三个原因,最容易引发孩子凌弱的心态:

家庭暴力

小刚的父亲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经常打骂小刚。小刚不明白,其他有同样行为的小朋友不会挨父母的打,自己却为何屡遭打骂?小刚心里时常憋着委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性格变得阴郁暴躁,别人招惹了他,他一旦发作起来,就敢下死手打人。在学校里,他成了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很头疼的人物。

小孩子受到“无故伤害”,难免会引发不良的情绪;情绪积累多了,自然会寻找发泄的渠道。经过一番碰壁,弱者就成了他们的头号发泄对象,因为伤害弱者是最容易办到的事。

责备过多

妈妈很想让小华学好,小华犯了一点点错,她就要责备一番。小华觉得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让妈妈满意,于是渐渐变得自暴自弃,在家里我行我素,在外面惹是生非,提前进入“逆反期”,对妈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了!

责备是一种“软暴力”,责备过多,跟打骂过多一样,终将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后果。

家庭冷漠

小平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小平白天被送进幼儿园,晚上由保姆看管。他感觉自己成了一个被忽略的人、一个累赘,渴望爸妈的关爱。为了吸引爸妈的注意,他有时故意打烂一个碗,或者损坏一个遥控器,但效果不大,爸妈没将这些小损失放在心上。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开关”:如果他在班上捣乱,或者跟小朋友打架了,老师就会约家长来学校谈话,这时候,爸妈就对他百倍关心起来。以后,小平想爸妈时,就按这个“开关”,屡试不爽。小平的爸妈很纳闷也很苦恼:他们一直用正确的理念教孩子“学好”,孩子怎么变得这么“坏”呢?

孩子渴望关爱,一旦感到自己缺少爱,就可能采取某些行动,以期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坏”,也很难因此产生负疚感。父母从纠正行为着手,往往做不到点子上;只有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才有可能找到问题的症结。

第10招 学会照顾自己但不要妨碍他人

一位年轻妈妈曾在英国留学,学到了一条英式教子理念:学会照顾自己但不要妨碍他人。有了孩子后,她决定实践这一理念。

她发现,让儿子学会照顾自己,相对比较容易。儿子的学习兴趣高,什么事都乐意尝试一番,总是摆出一副“我能行”的架势。到了三四岁时,吃饭、上厕所、收拾玩具、自己脱衣上床睡觉,大部分事情他都会做了,尽管做得不那么好。

让儿子学会不妨碍别人,就比较难了。孩子还小,他做任何事都不认为妨碍了他人,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别人的存在。想哭的时候,那分贝高得几里路外都听得见;想玩的时候,什么都想碰一下。有一次,她带儿子逛街,儿子想尿尿,却到处找不到厕所。儿子憋急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满大街的人尿起来。她窘得满脸通红,却不知如何是好。

有时候,她发现,“照顾自己”和“不妨碍他人”相互冲突。有一次,她带孩子乘地铁,一个年轻人看了孩子一眼,礼貌地让出座位,孩子老实不客气地坐上去。她发现年轻人的脸色疲惫,显然是忙碌了一天,刚下班。她想,也许这个年轻人比她的儿子更需要这个座位,那么,儿子享受了文明礼让带来的好处,算不算妨碍了人家呢?

尽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她还是耐心地、坚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输“不妨碍他人”的理念。渐渐地,儿子变得越来越懂事,在很多事情上,当他意识到有可能妨碍他人时,就能制止自己,不去做。到6岁时,他已经成了大家眼中一个很有教养的孩子。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助人为乐”始终是一大主题,但我们却忽略了“不妨碍他人”这一道德底线。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怪现象”:大部分孩子都心怀助人为乐的美好想法,却又天天在做妨碍他人的事,例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践踏公园的草地,嘲笑同学的失误和缺陷等。小孩子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帮助状态,助人为乐的志向常常流于表面;不妨碍他人,却是每天都能做到的。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效果会更好。

不久前,著名德育专家、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德育工作处原处长孙学策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助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雷锋等少数人才能做到,老师、父母不妨对孩子降低一个层次的要求,即乐于助人。高兴就去做,顺着本性中自发的道德情感,这是许多人都可以做到的。对不乐意助人的孩子,不必勉强,不妨再降低要求,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够了。只要一个孩子能坚守这条道德底线,道德教育就很有成效了!

笔者认为,不妨碍他人可能比乐于助人更难做到,价值也更高。假设世界上人人都能做到不妨碍他人,那么需要帮助的人也就没那么多了!再者,偶尔帮助一下别人,只是一时之力,无论多么困难的事,都可能办到;时刻约束自己不妨碍他人,则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高得多。不仅如此,是否妨碍他人,没有明确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认知水平,这无疑增加了做到不妨碍他人的难度。前面谈到的那位女士,当年轻人给她的孩子让座时,她能想到她和她的孩子可能妨碍了人家,这很了不起!另一位女士的想法却不一样,当男青年不肯给她的孩子让座时,她竟然愤然出手,打了男青年一耳光。很显然,她认为别人妨碍了她,却根本意识不到她可能妨碍了别人。还有一些老人家,抱怨自己没有享受到被让座的权利,这也是一种意识不到自己可能妨碍了别人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键是没有标准。

假设有标准,谁妨碍了谁,就比较清楚了。

记得乡下有一句俗话,被大家普遍视为行为准则:轻担让重担,空手让扁担。

“狭路相逢”时,挑轻担的人应该给挑重担的人让路,空手的人应该给拿着物件的人让路。此一准则适用于所有人,包括老人和孩子。

假设将这一准则套用到乘车礼仪中,有些争议就比较容易理清楚了。那些上班赶时间、傍晚带着一身疲惫回家的人,都是挑着轻重担子的人;去外面游玩的老人和带着孩子闲逛的父母,都是空手的人。如无必要,空手的人应该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以免妨碍“挑担者”赶路。只有当大家都空着手或挑着担子时,礼让老幼才成为必须。

不过,“空手人”和“挑担者”并不是那么直观,这就要求各人自律。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最好不要把别人的礼让视为自己理所应当的权利,应该随时注意不要妨碍那些比自己负重更多的人,并把这一理念教给自己的孩子。

第11招 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林女士堪称“人际关系专家”。作为业务部经理,她掌握着一个由众多大公司、大集团中的实力派人士组成的客户群,这使她的身价倍增;在社区,她跟左邻右舍的关系也相当好;在亲戚朋友中间,她是一个令人信赖的大好人。有人说她“天生招人喜欢”,但她说:“我只知道,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在教育孩子时,她将“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的理念灌输给孩子。她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但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清楚地知道想让孩子得到什么样的教育。

慷慨分享

一次,林女士带乐乐购物回来,在小区门口,遇到了乐乐的好朋友华华和他的妈妈。

林女士说:“乐乐,拿巧克力糖给华华吃。”

乐乐很大方地拿出几颗巧克力糖,递到华华的手中。

华华看见了林女士手里的电动飞机,用小手拨弄着,很想玩一玩。

林女士说:“回家还早,要不你们两个小朋友玩一会儿小飞机吧!”

乐乐有点儿不乐意:“小飞机我还没玩呢,怎么能给他玩?”

林女士笑道:“咱们乐乐可不小气,好玩的东西愿意跟好朋友一起玩,一起高兴。”

乐乐只好将小飞机拿出来,跟华华一起玩,两个孩子果然都玩得很高兴。

今天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习惯于独居独食,难免萌生自私的念头,彼此难以建立亲密的关系。林女士鼓励孩子跟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孩子热情大方的性格,孩子在小朋友中自然更有亲和力,将来长大了,也更有凝聚力。

好客

林女士鼓励乐乐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孩子们来了,她像对待大人一样,端茶让座,热情接待,用心准备饮食;而乐乐也会将自己的零食、玩具拿出来,招待小朋友们。在社区里,孩子们一般很少互相串门,乐乐家却是个例外,成了一个孩子们以及家长们喜欢光顾的地方。所以,乐乐在小朋友中间的人缘非常好。

对父母来说,给孩子一个大家喜欢光顾的家,比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有意义多了!一个好客的家,不仅有利于孩子跟小朋友友好相处,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智力成长也都有好处。孩子的信息来源广,可以较多地接触成人的处世规则和思维方式,自然会变得更聪明、懂事。所以,好客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子弟。

鼓励孩子参与并遵守游戏规则

林女士带乐乐出去玩时,乐乐跟小朋友做游戏,她总是兴致勃勃地在一旁观看,有时还会参与其中。

有一次,乐乐跟小朋友们玩跳远游戏,规定要双脚起跳。乐乐年龄稍小,每次都不是跳得最远的一个。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起跳时一只脚半蹬半垫,看上去是双脚起跳,实际上是单脚起跳,结果跳得最远。乐乐还没来得及得意,妈妈已经说话了:“你输了!你是怎么输的,我先不说,你自己去想。”

乐乐脸红了。

事后,林女士对乐乐说:“比不过人家,输了不丢脸;靠作弊的方式去赢,是最丢脸的输法。你想赢的话,就要去练习两个月,到时候再跟小朋友比比看,能不能赢?”

乐乐果真每天练习跳远,练了一个多月,明显有进步,再跟小朋友们比,谁都比不过他。于是,乐乐真正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孩子跟小朋友玩在一起,才能跟小朋友搞好关系。但是,任何游戏都得遵守规则,不遵守规则者必然会受到大家的排斥。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参与游戏,同时要培养规则意识,这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也大有好处。

鼓励孩子帮助别人但不越位

一次,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用白纸描一幅画并涂上颜色。

乐乐很快就完成了。

邻居家的娇娇不会做,跑来找乐乐帮忙。乐乐指点了一会儿,见娇娇还是不会,有点儿不耐烦了,说:“我帮你做!”

林女士制止说:“不可以!娇娇能做好。来,我们帮她一起想办法。”

林女士走过去,一面指点乐乐如何讲清自己的想法,一面指点娇娇如何去做。过了不多一会儿,娇娇掌握了诀窍,很快完成了作业。

帮助朋友自立,才是真正的帮助;让朋友对自己产生依赖,这样的帮助也有伤害。事实上,一个依赖自己的朋友,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负担。

在世界上,只有父母才有可能无条件对自己好。将要求父母的标准沿用于父母之外的人身上,冀望他人也能无条件对你好,得到的往往是失望,亦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的理念告诉孩子,并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示好,孩子就能走上人脉畅通之路了!

第12招 为他人的精彩表现鼓掌

小萱很好强,做什么都想争第一,而她确实很强,无论学习还是做游戏,她都很出色。在唱歌跳舞方面尤其有天赋,她三岁就开始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六岁就成了全区有名的“小童星”。妈妈的心愿是将她培养成未来的歌星。

有一次,小萱参加全区学生文艺汇演,妈妈特意赶去观看。最后评奖时,小萱得了个第二名,第一名被一个高年级女生夺得。小萱很生气,拒绝上台领奖。

妈妈问她为什么,她说:“评委老师偏心,她唱得没我好!”

妈妈说:“你太丢脸了!比赛输了没关系,可以下次再来,输了人可不好。那个姐姐确实唱得很好,难道你听不出来吗?你连好与不好都分不清吗?”

小萱不做声。

妈妈又说:“光荣属于表现优秀的人,而不是会耍小脾气的人。当然,你的表现也很优秀,你应该有信心表现得更优秀。所以,你该去向那位姐姐祝贺,这不仅是对优胜者的尊重,对评委老师和观众的尊重,也是对艺术的尊重,对你自己的尊重。”

小萱毕竟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很快就想通了。她跑上台去,高高兴兴地向那位女生道贺,并且表示:以后一定努力,争取唱得更好。她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为优秀者鼓掌,向优胜者道贺,这是自信的体现,也是自爱的体现。那至少可以证明:你也许不能像别人一样表现得那么优秀,但你懂得欣赏优秀。一个懂得欣赏优秀的人,自然懂得怎样去追求优秀;一个懂得欣赏优秀的人,已经不是一个庸俗的、低级趣味的人了!

每个人都有嫉妒心理,看见别人表现优秀,心里难免不是滋味。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嫉妒更有可能带来强烈的心理煎熬。在嫉妒心的催动下,很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言行,例如鄙视、嘲笑、贬低优秀者,给优秀者设障碍、使绊子,甚至可能做出更恶劣的行径——对优秀者的名誉和身体进行伤害。

怎样避免嫉妒带来的危害呢?最好的办法是化竞争为欣赏,为他人的精彩表现鼓掌。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观众一般不会嫉妒舞台上和影视剧中的演员,因为双方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无论对竞争对手还是无关人员,都可以改变自己的角色,以观众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表现,就不会受嫉妒的困扰了!

父母有义务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秀表现,方法其实很简单,一位妈妈是这样做的:

陪孩子看电视节目时,听见打动自己的歌,看见打动自己的情节,妈妈就鼓鼓掌,说:“真棒!太棒了!”

爸爸做了一件漂亮的事,妈妈就鼓鼓掌,说:“这件事做得真棒!”

孩子做了一件漂亮的事,妈妈就鼓鼓掌,说:“你做得真棒!”

别的小朋友做了一件漂亮的事,妈妈也会鼓掌称道。

妈妈的掌声总是献给某个优秀的行为,却不是对某个人全盘肯定。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接受了妈妈的欣赏方式,看见别人的优秀表现,也会习惯性地鼓掌赞叹。

对别人的精彩表现,或者欣赏,或者嫉妒。欣赏时,心态自然指向了美好、阳光、积极向上的方向;嫉妒时,心灵自然为黑暗所笼罩。

教会孩子为他人的精彩表现鼓掌,等于送给了孩子一片阳光明媚的心灵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