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竖横针刺法中传统针灸理论解析

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九针十二原》)

【“气至”与“得气”是两个概念】

在所有针灸教材之中只有“得气”这个概念,在临床治疗中只“得气”还不够,还必须“气至”。气至,至何处?古训为“气至病所”,只有气至病所,治疗才有效果。针刺得气,只是针刺治疗的第一步,治病有无效,刺之道完成否,还得“气至病所”来定,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与“气至”是临床行针者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易忽视或难以掌握针刺之道。

临床中只要用针灸针刺入肌肉,捻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酸或胀感。这是因为肌肉受刺激后,即能产生化学能的变化,就有酸或胀的感觉。古人觉得只有这种“得气”现象还不行,还不能得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必须使这个“气”达到病所——疾病的病灶部位和疾病产生的相应部位,所以古训要求“气至病所”刺之道方能毕矣;气不至病所,刺之道不能有效,或是不能圆满完成。这一古训对针灸临床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如在针刺“内关”穴治疗胃心胸之疾,当刺入“内关”穴后,酸胀得气之感应向臂向胸部方向传导,“气至”胃心胸之疾速效。往往刺入后一不小心触电样感或火烧样感就传到中指,这不是“得气”,更不是“气至”,这是刺中了正中神经,如果刺激量大,正中神经会受损,手麻痛数日才会恢复。再如治疗腰腿痛之疾,传统针刺法“环跳”穴必用,使针者都觉得刺入后有酸麻放射到腿为之“得气”,既然得气了,就针毕,其实这是一种“粗守形”。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金针赋》中讲:“欲气上行……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至疼痛之所。”古代有“运气”“调气”“提气”“纳气”“催气”等接气通经,通关过节之法,主要目的就是使气至病所。

【竖横针刺法中的“气至病所”】

竖横针刺法治疗疾病为什么有特效?就是遵循古训“气至病所”。

竖横针刺法对“气至病所”新的认识:

(1)得气针感要到病所全部部位。

(2)在其病所生者,必得气。

(一)得气针感要到病所全部部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主症是一侧或双侧的腰腿痛。在传统针刺法中取穴从腰部始,直到腿,到脚,一路扎下来十余枚针,常用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昆仑、太溪等,就是每针都有酸、胀、麻感,也不一定是“气至病所”。

原因是什么呢?

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被压迫的疼痛(酸麻)部位各有不同,常见的有3条线路:

(1)压迫坐骨神经主干(钱氏定为坐骨神经主干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后缘,顺小腿后缘达足底。按经络学术基本是循足太阳膀胱经。

(2)压迫腓浅神经为主(钱氏定为腓浅神经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偏外后缘,顺小腿外后缘,再从外踝后达三、四、五足趾面与底部。

(3)压迫腓深神经为主(钱氏定为腓深神经压迫型):由臀部沿股外(后)缘,顺小腿前缘达足面。当然神经被压迫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那么规规矩矩的,有时也会有两条以上路线被压迫(钱氏定为混合压迫型),尽管如此也会感觉到以哪条线路被压迫为主。

这些压迫从腰、骶丛神经根部开始,坐骨神经在臀部才开始成一束,似电缆一样,上面压迫到某条神经,下面就传导到这些神经所支配的部位,并产生酸麻或胀痛等症状。

竖横针刺法用“椎间针”这一固定针法治疗时就循古训“气至病所”,有效的行针行“气”,效之信,若风吹之云。

再举“颈肌综合征——颈肌型”的例子:

临床上“颈肌综合征——颈肌型”多见。在疼痛部位上,可见一侧或双侧单纯性颈部酸痛,一侧或双侧颈部与肩部酸痛。在运动受障碍中,可见颈部不能转动,低头受限或仰头受限等。在运用“颈肌针”法一针就可“气至病所”,减轻疼痛,使颈部活动度增加。

以上就是竖横针刺法 对“气至病所”内涵的解析与临床评价。

(二)在其病所生者,必得气

在其病所生者,此言出自《终始篇》:“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生者也。”虽古人对一些病因不了解,却难能可贵,是辨证的治疗法则。从“治病者先刺其病所生者也”可以看出与气至病所相辅相成。竖横针刺法理论认为:治病先刺其病所生的地方,必得气。

举病例说明:比如“肱骨外上髁炎”,通俗病名“网球肘症”,肱骨外上髁处压痛,网球肘试验阳性,钱氏网球肘“指背伸”试验阳性。“网球肘症”看起来是病在肱骨外上髁,实际上多为拇指伸肌、食指伸肌、中指伸肌劳损(挛急)造成,即“其病所生者”。因此,当我们用竖横针刺法进行治疗时,就必须在病所生之肌腹以松而治,施“网球肘针法”必得气,得气后肱骨外上髁上压痛即减,甚至消失,而不是在疼痛的肱骨外上髁进行治疗。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竖横针刺法 理论,诠释古训,再举竖横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为例。

腰3、4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除腰部疼痛,还以髋关节、腹股沟部、股面、膝关节上方疼痛为主,甚至疼痛会延伸至小腿内侧,达足底酸麻。临床上行针者往往忽视这些症状,总以腰腿痛治法治之,或以痛为腧治之,就算偶有治愈,大多治疗很长时间,通过自身调节,或加以其他治疗方法逐步康复。

竖横针刺法治疗腰3、4椎间盘突出症“在其病所生者”腰3、4部与腰4、5部用横刺式各刺1枚3寸针,必得气,针感直达股面,治毕痛逝一半。这就是针灸治疗的效应,而不是病人病治好了,却不知是针灸治好了,还是吃药打针治好了,还是外敷药物治好了。

二、凡病有沉浮,刺分深浅。(《灵枢·官针篇》)

【病有沉浮,在竖横针刺法中的解析】

在传统针灸理论中,对病的沉浮一般是指:脏腑与经络相对关系,病在脏腑为“沉”,在经络为“浮”,在经络、脏腑之中也有相对的沉与浮。正气与邪气也有相对沉与浮的关系,正气虚,邪气盛则病较“深”,但此“深”中也有“浅”,就看病的正、邪之气相搏胜负而定。所以《小针解》说:“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病有沉浮,刺必分深浅指导着千百年来针灸临床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是与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关节、骨等密切联系。祖国医学多指“痹证”“筋”之疾等,在刺法中有刺骨、刺肉、刺筋、刺关节等之分,这些均不在本书中论述。

在长期临床中,我们发现腰痛病人,前俯开始时痛,再往下弯疼痛减轻;有的前俯开始时不痛,弯到一定程度时会痛。腰痛之病临床各有不同,原因在于“病有沉浮”。在竖横针刺法理论中“病有沉浮”被赋予新的内涵。

竖横针刺法中“病有沉浮”解析:

(1)病有沉浮,损伤的软组织在深,为沉;在浅,为浮。

(2)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

【病有沉浮,损伤的软组织在深,为沉;在浅,为浮】

在传统针灸学中,一般针刺穴位深浅实质上是按穴位所在部位肌肉丰厚程度而定的。比如臀部肌肉丰厚,标明针刺深度就深,“环跳”穴可直刺2~3寸;常用“合谷”穴在手上,合谷肌不如臀部肌肉丰厚,只能直刺0.5~1寸;面部“颧髎”穴,只能直刺0.3~0.5寸,就连背部俞穴大多在0.5~1寸之间。因此对“病有沉浮,刺分深浅”古训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相对的。

竖横针刺法精髓就是调节与恢复软组织功能,使之达到平衡。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知道“病有沉浮”,再“刺之深浅”。例如“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挛急则病生。梨状肌在臀部深层,竖横针刺法横刺法的针尖必达梨状肌肌腹部位,才能使挛急的梨状肌恢复放松功能,解除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此症,刺之浅无效。再如腰痛,也要分腰肌浅层肌肉,还是深层肌肉劳损;是腰部上、中、下段以哪段腰肌劳损为主等,都要分清。如何分清,做到心中有数呢?就必须认真对其病做“被动运动检查试验”,从中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病之“沉”与“浮”。这理论符合《素问·刺齐论》所云:“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

在临床上,行针者“以痛为腧”进行治疗,认为“痛点”是病。“以痛为腧”进行治疗不是不可,有时也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最佳效果。“痛点”不一定是病灶。如果行针者都“以痛为腧”进行治疗,那么,针灸则无学术可言,所有人都可操其针。再者许多疾病可用“痛点”来作为诊断依据,反之不能成立。

竖横针刺法的理论是长期临床验证与疗效优劣取舍的结晶。

“颈肌综合征”此病名是钱氏根据临床治疗结合现代医学提出的,并用“颈肌针法”这一固定针法非常有效地解决临床“颈肌综合征”中“颈肌型”“臂丛神经压迫型”“颈动脉压迫型”“枕大、小神经压迫型”“交感神经压迫型”“综合型”等各型的病症;并能有效地治疗由“颈肌综合征”所导致的耳鸣、一过性耳聋、吞咽肌麻痹等症。

“颈肌综合征”中“枕小神经压迫型”是以偏头痛为主症。头痛是最大特点,那只是病之“浮”,也为此病之“标”;颈部肌肉压迫是病之“沉”,也为此病之“本”。只要用“颈肌针”固定针法治疗,则能从根本上解决偏头痛。

再如“颈肌综合征”中“臂丛神经锁骨上分支压迫型”,往往牵涉肩、胛、背部疼痛,或酸胀,或紧重。上述部位的疼痛都是牵涉痛,均为其病之“浮”,只是一种浮在上面的症状,病人主诉,往往也是表面的症状。浮在上面的最明显,沉在下面的被掩盖。

病有沉浮,病灶(病因)为沉,牵涉、放射、并发症为浮的理论对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悟其道,是治病之本。

竖横针刺法对“凡病有沉浮,刺分深浅”古训的诠释,为传统针刺法理论注入新鲜血液,越来越显示其临床价值。

三、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灵枢·九针十二原》)

细读、细品、深悟此段经文,对竖横针刺法有全新诠释,极大丰富竖横针刺法理论,并作为临床治疗机理。

在一千多年前古人不知什么地方的肌肉是什么名称,什么筋腱是什么名称,但能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古人虽不明现代医学那么多病名,但告诉后人治疗疾病“各有所宜”,治疗疾病应辨证,辨病论治,不可千篇一律,形而上学。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机制与病症,治病必各有所宜的治疗方法,治之方有效;古人虽不详解剖,但明明白白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不同形”,并有各自的岗位、各自系统、各自任务,这叫“各以任其所宜”。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

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对人体解剖没有那么明白,就知道“皮肉筋脉各有所处”,并且用十二经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人体网络,揭示人体生理与病理;古人又用阴阳学术将人体的正面为“阴”,背为“阳”,“阳主动”“阴主静”。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相互间非常有规律、协调,相互制约。

背肩胛部酸痛,或胀痛,或紧累等症,均表现在背肩胛部所处的肌肉。这些肌肉大部分表现在以现代解剖学中“背浅肌”为主。我们以“斜方肌”为例,在“背浅肌”中又以“斜方肌”覆盖部位最大,功能最多。“斜方肌”起于枕外隆凸、上项线及全胸椎棘突,抵止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当做低头、转头(颈)、仰头(颈)、提肩、降肩、扩胸动作及手拿重物等时均需斜方肌参与。当睡眠时无论仰卧,还是侧卧都需要斜方肌做功。所以,处在如此重要位置,多功能、多负担的斜方肌极易疲劳,疲劳后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部位酸、累;积劳成疾,这个部位则痛,其生理功能就降低或受限。

在竖横针刺法理论与治疗体系中,对所处任何部位的肌肉、神经、关节、韧带等病变,都是从其特定位置从生理到病理去认识、分析、判断,然后通过特定针法进行调节,恢复其所处位置的生理功能。这样治疗疾病只有竖横针刺法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病各有所宜】

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机理,都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治疗时则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对症治疗。治疗疾病应辨证,辨病论治,不可千篇一律。各种疾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机制与病症,治病必各有所宜的治疗方法,治之方有效;通过对疾病辨证,辨病论治,选择对症和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治之有效,且速效。

竖横针刺法循古训,按疾病的病理,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病各有所宜的目的。

当软组织放松功能失调时,采取恢复放松功能的刺式,以松治痛,松则不痛;当软组织收缩功能失调时,采取恢复收缩功能的刺式,以收治痛,收则不痛;当软组织产生不平衡时,采取平衡针法,促使软组织平衡,平衡则病安。

竖横针刺法循病各有所宜所悟,用针刺这古老的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就很好地解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一个的“通”字。通,以收治痛,收则不痛;通,以松治痛,松则不痛;通,平衡则病安。这也是竖横针刺法总治则。

在多变的临床病症中,对某一具体病例来说,表现出来的形式、症状、特征都有一定的相似点。如膝副韧带损伤,膝关节痛,上下台阶痛,尤以下台阶为甚,膝关节屈伸欠利或受限,下蹲痛或受限,有时表现膝关节肿胀,膝后缘痛。再如网球肘症,表现为用手拿物时因肘痛而受限,拇指、食指、中指背伸试验(钱氏试验)阳性,肱骨外上髁部压痛,甚者肿胀。又如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主症有4个分型(钱氏分型):坐骨神经主干压迫型、腓浅神经压迫型、腓深神经压迫型、混合型。当我们对病症,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治病就更有针对性。这就好像开锁一样,什么钥匙开什么锁。配钥匙时就会看见师傅磨了又磨,用锉子锉了又锉,差一点,锁都开不了,或者开得不灵活。锁都开不了,或者开得不灵活,说明钥匙不适宜这把锁。治病的方法也是如同此理。

竖横针刺法中的固定针法,为针灸临床治疗带来科学化的临床路径,给临床教学带来形象化、简易化,给科研和教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

在现代解剖学中,肌肉的形状分长肌、阔肌、轮匝肌。另外还有肌肉的辅助装置,如筋膜、滑膜囊、腱鞘等。除肌肉外,把血管、神经等组织分得一清二楚。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人就通过“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直视方法,告诉后人皮肉筋脉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皮肉筋脉有各自岗位、各自系统、各自的任务,并且互补,相互依存,又对立,又协调统一。

竖横针刺法完全消化并融入传统针刺理论。

竖横针刺法根据“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的理念,把临床各种复杂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分为痛症型与无痛症型两大类型。

痛症型:就是指痛症,也就是一切产生各种疼痛的运动障碍性疾病。

无痛症型:这类运动障碍性疾病是没有疼痛,大多是运动神经方面的病症,如卒中后遗症、截瘫、脑瘫、面瘫、桡(尺)神经麻痹症、腓总神经麻痹症、肌萎缩、肌无力等等。

竖横针刺法在治疗痛症时,把“ 各不同形,各以其所宜”的理念融入问诊到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如“颈肌综合征”中“臂丛神经锁骨下分支压迫型”,问诊必须问清手臂麻痛的走向,虽说统称“臂丛神经锁骨下分支压迫型”,但是压迫的是桡神经、尺神经,还是腋神经必须问清,各种神经有各自任务,治疗时运用“颈肌针”方法也不相同。除问诊清楚外还得做临床检查,必须检查清楚疼痛或麻痛部位。某一肌肉劳损或损伤,或受压迫时会影响或牵涉相关软组织。

竖横针刺法在治疗无痛症型病症时,强调一个“调(diào)”字。调动神经、肌肉在自己的岗位执行各自任务的能力,恢复其运动功能,从整体出发,各个击破。如治疗卒中后遗症,首先注重下肢的恢复,生活自理,行动自如是关键。下肢的康复对整体康复和增加病人自身调节、功能锻炼与增强体质、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大有帮助。在下肢治疗中,则首先要预防或解决踝关节内翻问题,有的要帮助解决患侧肢能支撑站立形体与能抬腿屈膝的问题,这是行走的前提。治疗上肢必从伸屈肌群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统一的理念出发,以治疗伸肌的瘫痪为主。只有伸肌功能恢复,才能肩上举、肘可伸、指不紧,屈伸自如。

四、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灵枢·官能》)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此古训是告诉用针者,当经脉病、脏腑病是虚证时,用针应用补法,正气虚时应用补法,或平补平泻之法;当经脉病、脏腑病是实证时,用针应用泻法;邪气盛时应用泄法,泄其邪。

在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竖横针刺法所诠释的“虚”与“实”、“满”与“泄”被赋予全新含义,注入新鲜内容。对临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虚则实之】

虚,指肌无力、肌萎缩、肌肉收缩功能失调;实,通过竖横针刺法特定的固定针法治疗,增加肌张力,调节、恢复肌肉的收缩功能。

肌无力、肌萎缩、肌肉收缩功能失调,按现代医学理论来说是指肌肉的肌张力减弱,或丧失。肌无力、肌萎缩、肌张力减弱或丧失,本质上就是“虚”。

竖横针刺法竖刺式,能增加肌张力,调节、恢复肌肉的收缩功能,达到“实”的目的。从另一角度来说,“实”之“收”也。收,则不虚;收,则不萎。

收,则不虚;收,则不萎。这是竖横针刺法对传统针灸理论注入新鲜内容,法捷最奇。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中医名为面瘫、口眼㖞斜。此症就是面部瘫痪的一侧或双侧表情肌收缩功能失调产生运动障碍。竖横针刺法治疗此症时以收而治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共分3型:失神经支配型、不失神经支配型、不完全失神经支配型。通过“收”就能分型,就能较准确地告诉病人治愈的疗程与预后。特别在不完全失神经支配型和失神经支配型两型的治疗中,运用以“收”治面瘫其疗效比任何治疗方法更快,更有把握,而且能够避免和减少后遗症产生。

腰痛,临床常见弯腰痛,但也有弯腰不痛,后仰痛。后仰痛,平卧腰部有空感,此症实为腰肌收缩功能失调。在治疗中用“虚则实之”,收,则不虚;收,则后仰不痛,“有缘遇针刺病除,其病皆随手而愈矣”(《针灸大成》)。

抬腿乏力,或直立乏力、无力,这些症状多见卒中后遗症、小儿脑瘫,不同原因导致的截瘫、格林巴综合征后遗症、股四头肌炎等疾病。这些疾病都表现为主动肌乏力或无力,中医属萎证范畴,现代医学则是收缩功能失调或丧失,临床治疗此类萎证要比痛症型病症还难。竖横针刺法则用竖刺法“以收治萎”,收,则肌有力而不虚;收,则不萎。“以收治萎”是竖横针刺法对传统针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在指导临床治疗如《针灸大成》所述“洞造玄微而尽其精妙”“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悦于心,用之者,如射之发中,而进于目”。

【满则泄之】

满,指肌挛急、转筋、筋急。肌肉放松、延展功能失调;泄,通过竖横针刺法特定治疗,达到调节恢复肌肉的放松、延展功能的目的。

满则泄之,古人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述疾病的病症和治疗方法。好像江河水满为患时,就要泄其洪。语言虽形象,治疗却难。“满”,对于病来说看不见;“泄”,如何泄?竖横针刺法则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个问题,以特定针法则可以松治满,松则满泄,达到调节恢复肌肉放松、延展功能的目的。

临床多见四肢、颈、腰等部位的运动损伤、急慢性劳损,或各种因素产生的肌肉、韧带挛急性酸痛、麻痛、胀痛、刺痛等,都可通过竖横针刺法 固定针法治疗,达到调节恢复肌肉的放松、延展功能的目的。颈、腰部之疾在前面章节已列举,本节讲述临床“小”病如何泄满。

足踝外伤性疼痛,多见于运动损伤或转筋、筋急。按一般临床治疗先摄片,视其有否伤骨,冷敷处理,而决不可做其他治疗。竖横针刺法打破这一“清规戒律”,做针灸治疗,并伴以恰到好处的“钱氏一指禅推拿”。临床治疗时对受伤的踝关节进行背屈、背伸、内旋、外旋试验,当明确转筋或挛急的肌肉或肌腱部位时则可以松治痛。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立即减轻疼痛,缩短恢复所需时间,而且可鉴别诊断有否伤骨。

临床中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疼痛,如手指或足趾用力不均或碰撞后产生运动受限,都可通过竖横针刺法进行以松治痛,调节、恢复其功能。这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不能达到的治疗目的和快速的疗效。竖横针刺法不仅能治“大”病,而且能治难以治疗的“小”病。

竖横针刺法在“满则泄之”指导下的临床运用融入了“阴阳”学术理论。祖国医学理论是以阴阳为主轴,无论人体结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这些生理的,还是病理的都离不开阴与阳。阳长阴消,阴阳对立、依存、转化贯穿于中医理论的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之中。中医阴阳理论体系是世界上伟大的哲学思想体系。

竖横针刺法中特定针法之一“反针法”就是阴阳理论的运用。当阴侧有挛急、转筋,放松功能失调时,则取阳侧进行治疗,阳长阴消,阳长,阴满则可泄之。

进行“反针法”治疗比直接进行放松治疗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腿后缘肌肉挛急、半膜肌半腱肌挛急、腓肠肌挛急、跟腱紧痛、手肘部屈肌挛急等病症都是“反针法”的适应证。

竖横针刺法中“反针法”的运用实际上也是祖国医学阴阳学术与现代医学肌肉力学的有机结合。

五、关于“补”与“泻”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气血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灵枢·小针解》)

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是谓至治。(《灵枢·百病始生》)

【补泻,是针灸的灵魂】

传统针灸理论归纳起来,其灵魂就在“补”与“泻”两个字上。理论总要用于临床,刺法是理论在临床中的体现。刺法,只是形。传统针灸理论历代医家对刺法的研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古人告诫行针者切不可守其“形”,“粗守形者,守刺法也”。只守刺法是不能达到或不能完全达到针刺应有的灵验疗效。必须上守神,就必须“守人之气血有余不足,可补泻也”。针灸理论中补泻的问题是历代医家呕心沥血探讨的问题,是重中之重的探讨问题,也是现代针灸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将对后世有影响的历代针灸医家理论中有关“补泻”的论述选择于后,让大家略知一斑。

《内经》:“盛则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补泻法归纳约有:迎随补泻法、开合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呼吸补泻法等。

《难经》:其论补泻主要解释《内经》中补泻论述。并提出:补泻注重营卫。《难经·七十二难》云:“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来往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此中也含有深浅之意,营卫之气卫浅而营深。在《难经·七十八难》中又对补泻手法做了注释“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是说着重于针刺要促使“气”来,得气后,用向下按纳的手法补;用向上提引的手法为泻。

《流注指微赋》:补法宜浅刺,采用1~5分的深度;泻法宜深刺,采用6~10分的深度。

《针经指南》:“手指补泻十四法”成为后世“子午补泻法”理论基础之一。

《神应经》:首先提出“平补平泻”一词,后人认为“平补平泻”是刺激量较轻的补泻。

《针灸大全·金针赋》:提出补泻八法——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留气、抽添,八法。从此,补泻手法有复式与单式手法之分。

《针灸大成》:对针刺补泻原理进行阐述,并提出:补泻分大小,有“平补平泻”,也有“大补大泻”。

传统针灸理论中的补泻,实质上也是一种手法,或根据疾病的辨证,除需一般的针刺法外,还要施行一种特殊的、复式的针刺手法。

针灸,毕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方法,而不是安慰剂。针刺手法,讲究的是治疗效果(疗效):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

突显疗效,就在于“补泻”;“补泻”,就是针灸的灵魂。任何一种针刺法如果脱离“补泻”,或不讲究“补泻”,也就谈不上针刺法。

【竖横针刺法论补泻】

竖横针刺法的本身也是一种针灸刺法。产生补泻效果的基础在于针刺的刺法,刺法决定补与泻。

粗守形,守刺法。运用竖横针刺法也不能守刺法,必须“上守神”,讲“补泻”。

《灵枢·百病始生》中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是谓至治。”是竖横针刺法补与泻理论的基础之一。

【泻法,就是以松治痛】

泻法,就是泻其邪,通其气血。疼痛,不通则痛,其邪在则气血不通。肌肉的挛急、转筋就会使气血堵塞,堵塞的地方就会疼痛。气血不通也会使周围的组织受累,压迫血管,就会产生血管性疼痛;压迫了神经,就会产生神经性疼痛;如果血管和神经都被压迫了,则会同时出现血管性与神经性的疼痛。

竖横针刺法认为:泻法就是以松治痛。能减轻和消除疼痛的竖横针刺法刺式都是泻法。

泻法,不以针刺数量的多少而论,也不以刺激量的大小而论;一针能达到恢复其放松功能的,也叫泻法。

“平泻”:在竖横针刺法中就是用以松治痛的刺式进行巩固治疗。任何疾病有一定的转归,而其转归因人不同、病因不同、病程不同等因素,转归的方法与程度都不同,放松功能恢复后必须进行巩固治疗,使其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大泻”:病有“沉浮”,有在深层,有在浅层,有轻,有重;体质有强弱。凡在深层、比较重的病症、体质较好的人,竖横针刺法中用以松治痛的刺式可用较强刺激的手法与方法。

较强刺激的以松治痛的手法与方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泻法的大小与平泻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有一点是绝对的,那就是用了泻法后,要有泻的效应,达到泻法的效果。

无效的泻法,不叫泻法。

【补法,就是以收治痛,以收治萎】

“虚则补之”。因肌无力而产生的运动障碍,因萎而产生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均在“虚则补之”之列。虚则补之在竖横针刺法中补法就是以收治萎;在痛症型疾病中,竖横针刺法对肌肉收缩功能障碍产生的疼痛则以收治痛,在某些痛症型疾病也可用补其主动肌、泻其协同肌达到以收治痛目的。

竖横针刺法认为某些运动障碍性疼痛是由于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产生,由于肌肉纤维延展太过而产生收缩功能障碍,肌肉本身无力,或无法自己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状态,当它要产生收缩时,收缩不了,呈松弛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运动产生障碍,就必须依靠或借外力使之回收。竖横针刺法把这种运动障碍的治疗归纳为“以收治痛”。

临床常见腰痛,如可以弯腰、后仰受限,提臀试验时腰部产生疼痛,平卧时腰部有空感,欲用手或用小枕头等物垫在腰部才舒服,或翻身受限、欠利等。这类腰痛均用竖横针刺法“以收治痛”则速见效。临床往往见握拳产生疼痛,手指不能握成拳。这类病症用竖横针刺法“以收治痛”当能收其效。对某些痛症型疾病也可用补其主动肌、泻其协同肌达到“以收治痛”目的,在下一小节中论述。

补法,不以针刺数量的多少而论,也不以刺激量的大小而论;一针能达到恢复其收缩功能的,也叫补法。

“平补”用以收治萎的刺式进行恢复期的治疗;用“以收治痛”的刺式进行巩固治疗。

“大补”用“以收治萎”的刺法治疗萎证,为了达到恢复其功能进行较强而有效的方法。

较强的以收治痛、以收治萎的手法与方法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补法的大小与平补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但有一点是绝对的,那就是用了补法后,要有补的效应。

无效的补法,不叫补法。

【“补阳泻阴”是竖横针刺法对补泻理论的补充】

纵观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有关补泻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基本脱离不了本经补泻,或表里经补泻,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进行补泻。另外是从刺激量上,从刺之深浅上,从手法上去研究补泻。

竖横针刺法在“反针法”的运用上独辟奇(蹊)径“补阳泻阴”。

什么叫“补阳泻阴”呢?

阳,主动,在肌肉力学中属主动肌;阴,主静,在肌肉力学属协同肌。主动肌与协同肌只不过是一种名称而已。比如我们的上肢外侧肌群属阳,一般是主动肌,即伸肌,内侧肌群叫屈肌,属阴;下肢股面肌群及小腿外侧肌群属阳,一般是主动肌,即伸肌,股后面肌与小腿后缘肌群叫屈肌,属阴。在某些动作中主动肌与协同肌会互换的。

“反针法”就是通过阴阳相互制约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肌肉力学原理进行“补阳泻阴”。

如握拳因屈肌挛急、筋急、筋紧而握拳时疼痛,攥拳不紧时,我们则用“反针法”,补阳,增加手臂部伸肌的肌张力,而达到泻其屈肌挛急、筋急、筋紧的目的;又如下肢后缘屈肌由于各种病变产生挛急、筋急、筋紧,我们则用“反针法”,补阳,增加股四头肌和胫外侧肌群的肌张力,从而达到泻其下肢后缘屈肌挛急、筋急、筋紧的目的。

大量临床证明:竖横针刺法运用“补阳泻阴”的固定刺式要比直接用泻法缓解,恢复挛急、筋急、筋紧的效果来得更快更好,立竿见影,针后病解,阴平阳秘,阴阳平衡。

【针灸治疗仪中的补与泻】

针灸治疗仪中的补与泻是一个新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涉及此内容,不知使用针灸治疗仪里还有补与泻的深奥道理,只知道使用了针灸治疗仪就是“电针”,使用“电针”增加一个治疗程序,使用了针灸治疗仪就不是传统针灸了,就不是中国针灸了。

针灸治疗仪和针灸针一样,也是针灸临床中的工具。治疗仪与针刺配合使用,可达到相得益彰的针刺补泻效果。

针灸治疗仪临床使用是针灸的一大进步。

竖横针刺法针灸治疗仪使用中的补与泻的理论,也是针灸理论的一大进展。

使用针灸治疗仪的基础是针灸针、针刺配方和针刺法,没有以上基础,用针灸治疗仪也不可能称之为“针灸”。没有针刺作用的疗效基础,针灸针再加电脉冲,只能是象征性的,有名而无实。

至今针灸运用治疗仪理论和临床应用只是作为一种针灸治疗方法的简单介绍。

在《针灸学》中对电针的作用和适应范围是这样叙述:“电针有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可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痛症、痹证,和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从这一节的论述,不难看出“电针”同样具备针灸理论,而且还有现代医学理论在其中。

针灸治疗仪中的补与泻主要是治疗仪的波形选择,然后是刺激量的选择。

竖横针刺法在四十多年临床结合针灸治疗仪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与临床应用理论,由于竖横针刺法是中国传统针灸与现代医学相融的针刺法,在治疗仪的运用上更是相得益彰,如虎添翼。

《灵枢·百病始生》中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是谓至治。”也是竖横针刺法治疗仪使用补与泻的理论基础之一。

关于治疗仪补泻问题,还需所有针者今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补法】

治疗仪波形:密波。

在《针灸学》中是这样叙述密波的:先对感觉神经起抑制作用,对运动神经也产生抑制作用。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等。按《针灸学》所讲,治疗仪密波波形是放松的,是泻其挛急解痉的。

在竖横针刺法治疗仪临床应用理论中,治疗仪密波波形的使用是补法。补肌肉的肌张力,增强或加大肌肉的收缩,补气血。一般用于萎证,现代医学中的中枢性或周围性的神经障碍、麻痹的各种病症,临床所见肌无力型和劳损症。以收治痛,以收治萎,为补之。“大补”,治疗仪刺激量较大;“小补”,治疗仪刺激量较小。刺激量大小,还得因人因病而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密波,按波形来讲是尖波,发出电脉冲频率快,密度大,对机体刺激大,产生一定能量与冲击力,达到肌肉的收缩作用较强。临床中可见,当用竖刺法加上密波双向收缩作用时,肌肉就会强直被动收缩。比如,治疗下肢肌无力病人,当用竖刺法针刺小腿,加之用密波时,就可看到足被动强直背屈,从而达到增加肌肉收缩功能的作用。

【泻法】

治疗仪波形:疏波。

在《针灸学》中是这样叙述疏波的:其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的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抑制发生较慢,常用于治疗萎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按《针灸学》所讲,治疗仪密波波形是增加收缩功能。

在竖横针刺法治疗仪临床应用理论中,治疗仪疏波波形的使用是泻法。能使挛急、筋急、转筋的肌肉、韧带、肌腱恢复其放松功能,泻其邪实,以松治挛、治急、治紧、治痛。以松治痛,为泻之。“大泻”,治疗仪刺激量较大;“小泻”,治疗仪刺激量较小。刺激量大小,还得因人因病而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疏波,按波形来讲是平波,是间歇性的运用,临床针刺是呈肌肉节律跳动样的。肌肉进行有节律地跳动,本身就有使肌肉神经等软组织产生适应性抑制作用,达到松解功能,以泻其挛急的组织。临床中常见于治疗各种痛症,用横刺法泻其筋之紧、急加之治疗仪疏波,就可见可摸到肌肉节律跳动,达到放松,泻其紧、挛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