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项目实施

任务1-1 安装配置VM虚拟机

① 成功安装VMware Workstation后的界面如图1-8所示。

图1-8 虚拟机软件的管理界面

② 在图1-8中,单击“创建新的虚拟机”选项,在弹出的“新建虚拟机向导”界面中选择“典型”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9所示。

图1-9 新建虚拟机向导

③ 选中“稍后安装操作系统”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10所示。

注意:请一定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单选按钮,如果选择“安装程序光盘镜像文件”单选按钮,并选中下载好的RHEL 7系统的镜像,虚拟机会通过默认的安装策略为您部署最精简的Linux系统,而不会再向您询问安装设置的选项。

图1-10 选择虚拟机的安装来源

④ 在图1-11中,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的类型为“Linux”,版本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64位”,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图1-11 选择操作系统的版本

⑤ 输入“虚拟机名称”,并在选择安装位置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12所示。

图1-12 命名虚拟机及设置安装路径

⑥ 将虚拟机系统的“最大磁盘大小”设置为40.0GB(默认即可),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13所示。

图1-13 设置虚拟机最大磁盘大小

⑦ 单击“自定义硬件”按钮,如图1-14所示。

图1-14 虚拟机的配置界面

⑧ 在出现的图1-15所示的界面中,建议将虚拟机系统内存的可用量设置为2GB,最低不应低于1GB。根据宿主机的性能设置CPU处理器的数量及每个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并开启虚拟化功能,如图1-16所示。

图1-15 设置虚拟机的内存量

图1-16 设置虚拟机的处理器参数

⑨ 光驱设备此时应在“使用ISO镜像文件”中选中了下载好的RHEL系统镜像文件,如图1-17所示。

图1-17 设置虚拟机的光驱设备

⑩ VM虚拟机软件为用户提供了3种可选的网络连接模式,分别为桥接模式、NAT模式与仅主机模式。这里选择“仅主机模式”,如图1-18所示。

桥接模式:相当于在物理主机与虚拟机网卡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从而可以通过物理主机的网卡访问外网。

图1-18 设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

NAT模式:让VM虚拟机的网络服务发挥路由器的作用,使得通过虚拟机软件模拟的主机可以通过物理主机访问外网,在真机中,NAT虚拟机网卡对应的物理网卡是VMnet8。

仅主机模式:仅让虚拟机内的主机与物理主机通信,不能访问外网,在真机中,仅主机模式模拟网卡对应的物理网卡是VMnet1。

⑪ 把USB控制器、声卡、打印机设备等不需要的设备统统移除掉。移除声卡后可以避免在输入错误后发出提示声音,确保自己在今后的实验中思绪不被打扰。然后单击“关闭”按钮,如图1-19所示。

图1-19 最终的虚拟机配置情况

⑫ 返回虚拟机配置向导界面后,单击“完成”按钮。虚拟机的安装和配置顺利完成。当看到图1-20所示的界面时,就说明虚拟机已经配置成功了。

图1-20 虚拟机配置成功的界面

任务1-2 安装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4

安装RHEL 7.4或CentOS 7.4系统时,计算机的CPU需要支持VT(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虚拟化技术)。所谓VT,是指让单台计算机能够分割出多个独立资源区,并让每个资源区按照需要模拟出系统的一项技术,其本质就是通过中间层实现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让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其实只要计算机不是五六年前买的,价格不低于3000元,它的CPU就肯定会支持VT。如果开启虚拟机后依然提示“CPU不支持VT技术”等报错信息,请重启计算机并进入BIOS中开启VT虚拟化功能即可。

① 在虚拟机管理界面中单击“开启此虚拟机”按钮后数秒就看到RHEL 7.4系统安装界面,如图1-21所示。在界面中,“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4”和“Troubleshooting”的作用分别是校验光盘完整性后再安装及启动救援模式。此时通过键盘的方向键选择“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4”选项来直接安装Linux系统。

图1-21 RHEL 7.4系统安装界面

② 按回车键后开始加载安装镜像,所需时间在 30s~60s,请耐心等待,选择系统的安装语言(简体中文)后单击“继续”按钮。

③ 在安装界面中单击“软件选择”选项,如图1-22所示。

图1-22 安装系统界面

④ RHEL 7.4系统的软件定制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整系统的基本环境,如把Linux系统用作基础服务器、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或工作站等。此时只需在界面中单击选中“带GUI的服务器”单选按钮(注意:如果不选此项,则无法进入图形界面),如图1-23所示,然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即可。

图1-23 选择系统软件类型

⑤ 返回RHEL 7.4系统安装主界面,单击“网络和主机名”选项后,将“主机名”设置为RHEL7-1,然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如图1-24所示。

图1-24 配置网络和主机名

⑥ 返回RHEL 7.4系统安装主界面,单击“安装位置”选项后,单击“我要配置分区”单选按钮,然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如图1-25所示。

图1-25 选择“我要配置分区”

⑦ 开始配置分区。磁盘分区允许用户将一个磁盘划分成几个单独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盘符。在分区之前,首先规划分区,以40GB硬盘为例,做如下规划。

● /boot分区大小为300MB。

● swap分区大小为4GB。

● /分区大小为10GB。

● /usr分区大小为8GB。

● /home分区大小为8GB。

● /var分区大小为8GB。

● /tmp分区大小为1GB。

下面进行具体分区操作。

step1:创建boot分区(启动分区)。在“新挂载点将使用以下分区方案”下选中“标准分区”。单击“+”按钮,打开“添加新挂载点”对话框,如图1-26所示。选择挂载点为“/boot”(也可以直接输入挂载点),期望容量设置为300MB,然后单击“添加挂载点”按钮。在图1-27所示的界面中设置文件系统类型为“ext4”,默认文件系统xfs也可以。

图1-26 添加/boot挂载点

图1-27 设置/boot挂载点的文件系统类型

注意:一定要选中标准分区,以保证/home为单独分区,为后面做配额实训做必要准备!

step2:创建交换分区。单击“+”按钮,创建交换分区。“文件系统”类型选择“swap”,大小一般设置为物理内存的两倍即可。例如,计算机物理内存大小为2GB,设置的swap分区大小就是4096MB(4GB)。

说明:什么是swap分区?简单地说,swap就是虚拟内存分区,它类似于Windows的PageFile.sys页面交换文件。就是当计算机的物理内存不够时,作为后备军利用硬盘上的指定空间来动态扩充内存的大小。

step3:用同样方法创建其他分区创建“/”分区大小为10GB,“/usr”分区大小为8GB,“/home”分区大小为8GB,“/var”分区大小为8GB,“/tmp”分区大小为1GB。文件系统类型全部设置为“ext4”,设置分区类型全部为“标准分区”。设置完成如图1-28所示。

图1-28 手动分区

特别注意:

① 不可与root分区分开的目录是/dev、/etc、/sbin、/bin和/lib。系统启动时,核心只载入一个分区,那就是“/”,因为核心启动要加载/dev、/etc、/sbin、/bin和/lib5个目录的程序,所以以上几个目录必须和/根目录在一起。

② 最好单独分区的目录是/home、/usr、/var和/tmp,出于安全和管理的目的,以上4个目录最好独立出来,比如在Samba服务中,/home目录可以配置磁盘配额quota,在sendmail服务中,/var目录可以配置磁盘配额quota。

step4: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单击“接受更改”按钮完成分区,如图1-29所示。

图1-29 完成分区后的结果

⑧ 返回安装主界面,如图1-30所示,单击“开始安装”按钮后即可看到安装进度,此处选择“ROOT密码”,如图1-31所示。

图1-30 RHEL 7.4安装主界面

图1-31 RHEL 7.4系统的安装界面

⑨ 设置root管理员的密码。若坚持用弱口令的密码,则需要单击2次左上角的“完成”按钮才可以确认,如图1-32所示。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在虚拟机中做实验时,密码无所谓强弱,但在生产环境中一定要让root管理员的密码足够复杂,否则系统将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

图1-32 设置root管理员的密码

⑩ Linux系统的安装一般需要30~60分钟,在安装过程中耐心等待即可。安装完成后单击“重启”按钮。

⑪ 重启系统后将看到系统的初始化界面,单击“LICENSE INFORMATION”选项,如图1-33所示。

图1-33 系统初始化界面

⑫ 选中“我同意许可协议”复选框,然后单击左上角的“完成”按钮。

⑬ 返回初始化界面后单击“完成配置”选项。

⑭ 虚拟机软件中的RHEL 7.4系统经过又一次的重启后,终于可以看到系统的欢迎界面,如图1-34所示。在界面中选择默认的语言—汉语(中文),然后单击“前进”按钮。

图1-34 系统的语言设置

⑮ 将系统的键盘布局或输入方式选择为“English(Australian)”,然后单击“前进”按钮,如图1-35所示。

图1-35 设置系统的输入来源类型

⑯ 按照图1-36所示设置系统的时区(上海,中国),然后单击“前进”按钮。

图1-36 设置系统的时区

⑰ 为RHEL 7.4系统创建一个本地的普通用户,该账户的用户名为yangyun,密码为redhat,然后单击“前进”按钮,如图1-37所示。

图1-37 设置本地普通用户

⑱ 在图1-38所示的界面中单击“开始使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按钮,出现图1-39所示的界面。至此,RHEL 7.4系统完成了全部的安装和部署工作,我们终于可以感受到Linux的风采了。

图1-38 系统初始化结束界面

图1-39 系统的欢迎界面

任务1-3 重置root管理员密码

平日里让运维人员头疼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因此偶尔把Linux系统的密码忘记了不用慌,只需简单几步就可以完成密码的重置工作。如果读者刚刚接手了一台Linux系统,要先确定是否为RHEL 7.4系统。如果是,就执行下面的操作。

① 如图1-40所示,先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单击“打开终端”命令,然后在打开的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

图1-40 打开终端

[root@localhost ~]#  cat /etc/redhat-releas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7.4 (Maipo)
[root@localhost ~]#

② 在终端中输入“reboot”,或者单击右上角的关机按钮49960-00-29-2,选择“重启”按钮,重启Linux系统主机并出现引导界面时,按下键盘上的e键进入内核编辑界面,如图1-41所示。

图1-41 内核编辑界面

③ 在Linux16参数这行的最后追加“rd.break”参数,然后按下“Ctrl + X”组合键来运行修改过的内核程序,如图1-42所示。

图1-42 内核信息的编辑界面

④ 大约30s过后,进入系统的紧急救援模式。依次输入以下命令,等待系统重启操作完毕,就可以使用新密码newredhat来登录Linux系统了。命令行执行效果如图1-43所示。

注意:输入passwd后,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是不显示的!

图1-43 重置Linux系统的root管理员密码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chroot /sysroot
passwd
touch  /.autorelabel
exit
reboot

任务1-4 RPM(红帽软件包管理器)

在RPM(红帽软件包管理器)公布之前,要想在Linux系统中安装软件只能采取源码包的方式安装。早期在Linux系统中安装程序是一件非常困难、耗费耐心的事情,而且大多数的服务程序仅仅提供源代码,需要运维人员自行编译代码并解决许多的软件依赖关系,因此要安装好一个服务程序,运维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甚至良好的耐心,而且在安装、升级、卸载服务程序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程序、库的依赖关系,所以校验、安装、卸载、查询、升级等管理软件操作的难度都非常大。

RPM机制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RPM有点像Windows系统中的控制面板,会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文件,详细记录软件信息并能够自动分析依赖关系。目前RPM的优势已经被公众所认可,使用范围也已不局限在红帽系统中了。表1-2是一些常用的RPM软件包命令。

表1-2 常用的RPM软件包命令

任务1-5 yum软件仓库

尽管RPM能够帮助用户查询软件相关的依赖关系,但问题还是要运维人员自己来解决,而有些大型软件可能与数十个程序都有依赖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软件会是非常痛苦的。yum软件仓库便是为了进一步降低软件安装难度和复杂度而设计的技术。

RHEL先将发布的软件存放到yum服务器内,然后分析这些软件的依赖属性问题,将软件内的记录信息写下来(header)。再将这些信息分析后记录成软件相关性的清单列表。这些列表数据与软件所在的位置可以叫容器(repository)。当用户端有软件安装的需求时,用户端主机会主动向网络上面的yum服务器的容器网址下载清单列表,然后通过清单列表的数据与本机RPM数据库已存在的软件数据相比较,从而一次性安装所有需要的具有依赖属性的软件。yum使用的整个流程如图1-44所示。

图1-44 yum使用的流程示意图

当用户端有升级、安装的需求时,yum会向容器要求更新清单,使清单更新到本机的/var/cache/yum中。当用户端实施更新、安装时,会用本机清单与本机的RPM数据库进行比较,这样就知道该下载什么软件了。接下来yum会到容器服务器(yum server)下载所需的软件,然后通过RPM的机制开始安装软件。这就是整个流程,但仍然离不开RPM。常见的yum命令如表1-3所示。

表1-3 常见的yum命令

任务1-6 systemd初始化进程

Linux操作系统的开机过程为:从BIOS开始,进入Boot Loader,加载系统内核,然后内核进行初始化,最后启动初始化进程。初始化进程作为Linux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它需要完成Linux系统中相关的初始化工作,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RHEL 7系统已经替换掉了熟悉的初始化进程服务System V init,正式采用全新的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如果读者之前学习的是RHEL 5或RHEL 6系统,可能会不习惯。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采用了并发启动机制,开机速度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RHEL 7系统选择systemd初始化进程服务已经是一个既定事实,因此也没有了“运行级别”这个概念,Linux系统在启动时要进行大量的初始化工作,比如挂载文件系统和交换分区、启动各类进程服务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单元(Unit),systemd用目标(target)代替了System V init中运行级别的概念,这两者的区别及作用如表1-4所示。

表1-4 systemd与System V init的区别及作用

如果想要将系统默认的运行目标修改为“多用户,无图形”模式,可直接用ln命令把多用户模式目标文件连接到/etc/systemd/system/目录。

[root@linuxprobe  ~]#  ln –sf /lib/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 /etc/systemd/
system/default. target

在RHEL 6系统中使用service、chkconfig等命令来管理系统服务,而在RHEL 7系统中使用systemctl命令来管理服务。表1-5和表1-6是RHEL 6系统中System V init命令与RHEL 7系统中systemctl命令的对比,后续章节中会经常用到它们。

表1-5 systemctl管理服务的启动、重启、停止、重载、查看状态等常用命令

表1-6 systemctl设置服务开机启动或不启动、查看各级别下服务启动状态等常用命令

任务1-7 启动shell

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以尽量合理、有效的方法组织多个用户共享多种资源,而shell则是介于使用者和操作系统核心程序(Kernel)间的一个接口。在各种Linux发行套件中,目前虽然已经提供了丰富的图形化接口,但是shell仍是一种非常方便、灵活的途径。

Linux中的shell又被称为命令行,在这个命令行窗口中,用户输入指令,操作系统执行并将结果回显在屏幕上。

1. 使用Linux系统的终端窗口

现在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操作系统都默认采用图形界面的GNOME或者KDE操作方式,要想使用shell功能,就必须像在Windows中那样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普通用户可以执行“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终端”命令来打开终端窗口(或者直接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选择“在终端中打开(Open Terminal)”命令),如图1-45所示。如果是英文系统,对应的是“Applications”→“System Tools”→“Terminal”。由于中英文之间都是比较常用的单词,在本书的后面不再单独说明。

图1-45 从这里打开终端

执行以上命令后,打开一个白底黑字的命令行窗口,在这里可以使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4支持的所有命令行指令。

2. 使用shell提示符

登录之后,普通用户的命今行提示符以“$”号结尾,超级用户的命令行提示符以“#”号结尾。

[yangyun@localhost ~]$                   ;一般用户以“$”号结尾
[yangyun@localhost ~]$ su  root          ;切换到 root 账号
Passw ord :
[root@localhost ~]#                      ;命令行提示符变成以“#”号结尾了

3. 退出系统

在终端中输入“shutdown –P now”,或者单击右上角的关机按钮49960-00-34-2,选择“关机”按钮,可以退出系统。

4. 再次登录

如果再次登录,为了后面的实训顺利进行,请选择root用户。在图1-46中,单击“Not listed?(未列出)”按钮,后面输入root用户及密码,以root身份登录计算机。

图1-46 选择用户登录

5. 制作系统快照

特别提示:安装成功后,一定要使用VM的快照功能备份快照,一旦需要可立即恢复到系统的初始状态。提醒读者,对于重要实训节点,也可以备份快照,以便后续可以恢复到适当断点。这很重要!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