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丝绸之路?

公元1世纪,膨胀中的罗马帝国尚且意识不到未来的危机,作为帝国中心的罗马城集浮华奢侈、铺张浪费于一身。衣食无忧的贵妇人对新奇事物趋之若鹜,在见到一种远道而来的精美织物时,她们纷纷为之疯狂。这种织物柔软顺滑,质感轻盈,穿在身上仿若无物,无怪乎穿惯了粗糙的亚麻、羊毛织物的罗马人对它钟情有加。为了满足有钱有势的上流社会的渴望,罗马帝国不惜花费巨资进口丝绸。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哲学家塞涅卡,都在著作中谴责丝绸狂热,认为这样的奢侈风气正将罗马帝国推向深渊。

罗马名流虽然深陷狂热,却并不清楚这种奇妙的织物来自何处。在他们的想象中,帝国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丝国”,丝国人精于丝绸之道,但从不外传制作丝绸的秘密,只愿意出口成品丝绸。他们并不知道,在比想象中的“丝国”更遥远的东方,一个以“汉”为名的帝国,才是丝绸的真正来源。成群结队的商旅从汉帝国的都城长安出发,走过荒凉沙漠、连绵高山、广袤草原,经过若干商品交换的据点,汉朝商人将货物转手交给中亚的沙漠商队,中亚商人则将货物运载到罗马帝国,丝绸这才得以出现在罗马名流争相攀比的宴会上。工艺神秘、路途漫长、商旅抬价,官方又要提取税收,丝绸之贵重可想而知。

这一条贸易通路,以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为起点,向西经过河西走廊(大致位于今甘肃省境内)、西域(大致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进入中亚、西亚,再经由阿拉伯半岛抵达地中海地区。没有人能确定这一条通路起源于何时,因为来自民间的力量是无限的,早在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之前,沿路的民间自发贸易就开始了。但这并不妨碍如今的人们重走这条“丝绸之路”,以充满思古情怀的旅途洗去现代生活的烟尘。

这一条路包罗万象,在路上可以饱览变幻无穷的自然景观。沙漠、绿洲、雪山、草原、湖泊、山林纷纷出现在眼前,更不用说绚烂多彩的丹霞地貌、嶙峋荒凉的风蚀地貌等奇特的地貌景观给人带来的震撼。而沿路的文明遗迹亦毫不逊色,无论是矗立于戈壁的古代关卡遗迹,还是被枯死的胡杨树围绕的古代绿洲国遗迹,或是萦绕于梦中的石窟壁画遗迹,都让人叹为观止,无法抑制怀古之情。

重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在重复古代商旅的足迹。诚然,他们是这条路上最常见的旅人,为了生计不畏艰难,与无情的自然搏斗,骆驼与马匹是他们最忠实的朋友,繁星与篝火是他们最亲切的伴侣。他们中的大多数寂寂无闻,只能在出土的残篇断简上看到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但若没有他们前仆后继的努力,这条路很可能就此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这条路并不为他们所独有——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亦是不同政治势力狭路相逢之路,还是东西方宗教文化碰撞之路。汉武帝勇敢的使者张骞曾带着汉朝的符节走过这条路,为的是联络西方的大月氏,一起抵抗越来越嚣张的匈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也曾走过这条路,为的是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带回纯粹精深的佛学,以使佛法在中原发扬光大。无数的使节与将士、僧侣与修士,都曾走过这条路,以各自的行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因此,当我们重走丝绸之路时,我们也是在重温意味深长的历史与意蕴动人的传奇,品味那些闪光时刻:张骞毅然决然地离开繁华的长安城,奔赴未知的西域;来自西域龟兹国(在今新疆库车)的高僧鸠摩罗什忍受了17年的清冷寂寞,终于见到了长安,人生得以转折;云游僧人乐僔在敦煌三危山为“金光”景象动容,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龛;北凉王沮渠蒙逊一心灭佛,却在流泪的佛像前放下屠刀;玄奘在茫茫沙漠中诵经,凭坚定的意志跨过生死边缘……我们的现实生活经历是有限的,但当我们置身于古人经历的情境之中,回味他们走在这条路上时的喜怒哀乐,并对他们做出评价之时,我们也在拓宽自己的生活的维度,丰富自己的见识与情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了这条贸易之路、政治博弈之路、宗教文化交流融合之路的价值。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遗产”的新成员。这一项目共有33处遗产点,其中在中国的有22处,分布在陕西省、河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的官方文件中,这22处遗产点可分为4类:

一为“中心城镇遗址”,是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政治博弈、宗教文化融合的中心场所,这里催生了繁荣的商业与瑰丽的文化,如西安的未央宫、大明宫遗址,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遗址等;

二为“交通与防御设施遗址”,是丝绸之路上的关卡,如甘肃敦煌的玉门关遗址,或是政治势力博弈的前哨,如甘肃酒泉的锁阳城遗址、新疆阿克苏的克孜尔尕哈烽燧;

三为“宗教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佛教、摩尼教等宗教传播、融合的见证,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新疆阿克苏的克孜尔石窟遗址等;四为不属于上述三种分类的“相关遗址”,即陕西汉中的张骞墓。作为打通中原王朝与西域,从而使丝绸之路进入中原王朝视野的第一人,张骞功不可没,其墓葬进入世界遗产名单也是理所应当的。

在选择进行介绍的景点时,本书参考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这一世界遗产项目的分类,兼顾能够体现丝绸之路各方面特征的中心城镇遗址、交通与防御设施遗址、宗教遗址。在进行介绍时,兼顾历史文化知识与旅游信息,希望在帮助读者建立知识背景的同时,提供实际旅途中可参考的信息。附录“知识进阶”中提供了一些学术界讨论“丝绸之路”的线索,对“中外交流史”这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可就此做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