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概况

2.1.1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行业概况

目前,北京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有八大类2000多种,其生产和应用涉及石油与化工、医药、纺织、轻工、冶金、铁路、民航、公路、物资、农业、环保、地质、航空航天、军工、建筑、教育等各个领域。

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12444家,其中全市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单位62家;全市经营许可证发证单位2340家(其中加油站1030个,剧毒经营单位71家);运输单位192家(运输车辆约4000辆);使用单位9847家;废弃处置单位3家;从业人员总数约22万人。

(1)生产企业概况 2005年,全市首次获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行政许可的企业共有253家,经过五六年的治理整顿,一批不再满足规划要求或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相继退出了生产企业行列。

目前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山、通州和大兴三个区:即地处房山以燕山石化公司为龙头及其他相关生产企业共18家;地处通州以东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和其下游相关生产企业共17家;以大兴精细化工基地为主的北化集团公司及其他生产企业共8家。三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合计43家,占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总数的69%。其他不隶属于上述三大块的中小化工企业分布在朝阳、丰台、昌平、海淀、开发区等区县。

随着全市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和产业集约度的提高,虽然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总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但全市石油和化工行业总生产规模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北京全市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为856亿元,到2009年已达963亿元,增长12.5%,到2011年已经达到了1470.5亿元。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重点企业如燕山石化等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使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2)经营企业概况 本市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包括成品油加油站(含专业油库)、化学品经营贸易公司、气体充装站、试剂分装企业等多种经营类型。

“十一五”时期,通过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并逐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使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逐步走上了正轨。形成的成品油经营企业群,对于规范全市加油站安全管理、提升全市加油站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

相对而言,除加油站之外的其他经营企业情况较为复杂,其中既有进行现场实物交易的企业,也有单纯的票据交易企业。此外,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规定,气体充装站和试剂分装企业也归入经营企业范畴进行管理。目前上述经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3)使用单位概况 目前,全市有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9847家,使用总量约426万吨,使用单位分布于北京市所有区县。涉及七类危险化学品(不涉及放射性物质),使用量排在前三位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分别为: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腐蚀品;涉及19个行业,单位数量排在前三位的行业类别为: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

(4)运输单位概况 目前,北京市现有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192家,运输车辆近4000辆,承担着全市危险化学品的物流配送。

(5)废弃处置单位概况 北京市有资质的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单位共3家。

2.1.2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布局不合理带来安全隐患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密度越来越大,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被新建的居民区、商业区、学校或道路所包围,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企业布局不合理、上下游距离过远,原料和产成品需要运进运出,加大了城市道路运输风险。此外,一些采用管道运输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距离过长,易受到各种施工的破坏,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影响极大。

(2)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一些老工业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超能力生产,设备带病运转、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章作业等现象比较突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

(3)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数量多、分布广、涉及行业多,且危险化学品品种差异较大,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监管要求高。北京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依然薄弱,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现实情况与危险化学品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现行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无监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规定,造成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缺乏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难以满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专业监管工作的需要。另外监管手段相对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4)各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力量协调能力不足 目前,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以消防力量为主。同时依托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和北京东方石化公司,建立了两支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这两支救援队伍在做好本企业应急救援的同时,也为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一些区县安全监管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但各级应急救援力量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清晰,相互补充和协调能力不足,救援队伍布局不够合理,致使各区县在应对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时难以快速、有效展开应急救援,不能满足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

(5)危险化学品物流交易引起的安全生产问题 目前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经营网点过于分散,运输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管理无序,运输过程和危险化学品量及流向得不到有效掌控,不能实现监管过程的闭环管理,存在危险化学品物流交易监管漏洞,对北京市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6)缺乏专业的危化品储存场所 目前北京市仅有一处危化品专业储存仓库,不能满足全市危险化学品储存需求;部分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为满足需要,不顾本企业的实际储存条件,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造成事实上的危险化学品危险源“点多面广”,增大了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概率。

(7)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监管薄弱 危险化学品使用是目前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用单位混存混放危险化学品的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直接管理、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相关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未接受专业培训;大部分使用单位未建立针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法规标准不健全。目前为止,尚未对危化品使用单位实施相关行政许可管理,以至于无法对使用单位提出规范性要求并纳入监督管理视线。二是使用单位厂房设施先天不足。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未考虑使用危险化学品因素,致使项目建成后无符合规范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存在违规存放的现象。

(8)危化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危险化学品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随着企业改制和企业用工形式的变化,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从业人员中既有文化程度高、安全意识强、具有丰富现场操作经验的优秀从业人员,同时也有大量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安全素质亟待提高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中小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未经正规专业教育和严格培训上岗作业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具备岗位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意识差,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已成为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突出的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主体责任有待落实;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缺位,应急能力亟待加强。

2.1.3 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部署,和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一方面对城市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由于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和数量在不断增加,这给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柱产业发展带动危险化学品使用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在逐步增加。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危险化学品使用量就从2年前的每年10万余吨增加到目前的24万吨。

随着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兴起,特别是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危化品。此外,北京全力发展的几个支柱产业:汽车、电子、光机电、都市产业等,需要配套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大幅增加。其中的重点项目如正在建设的“京东方八代线”,酝酿筹建的“北京现代第三工厂”,正在立项的北京“大电视工程”、准备入驻房山窦店的“50万辆长安汽车工程”等,一旦上马,危险化学品需要量将会大量增加。

(2)石化新材料产业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根据北京市政府与中石化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重点发展以燕山石化为龙头的石化新材料产业,计划建成“国际化、高科技、一体化”的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在大兴安定建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精细化工产业园。随着两大基地的发展,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量、使用量、运输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3)部分企业面临搬迁调整 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南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一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由于现有厂址周边环境、产业结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已不适宜在原址,甚至在北京发展。据统计,四环路至五环路之间目前尚有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五环路至六环路之间有1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此外,其他区县还有一批与当地规划和产业功能定位不符的危化生产企业在“十二五”时期面临调整或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