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国史·第一卷:1894-1912(上)
- 李新总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
- 3597字
- 2020-12-10 18:18:45
出版前言
《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完成了中华民国史研究室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中华民国史》编撰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其时正值“向科学进军”的热潮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在那年制订的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列入了民国史研究的计划。曾经亲历辛亥革命的董必武先生和吴玉章先生,始终关注民国史研究的计划,并曾在1961年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之际重提纂修民国史事。当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以及研究条件的不够周全,这时的民国史研究还停留在科研计划的层面,未及进入实际写作。
1971年,在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期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将撰写中华民国史列入了全国重点出版规划,并将民国史的撰写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进行。为此,近代史研究所在1972年组建中华民国史研究组(1978年改称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由李新先生负责,拟订了编写多卷本《中华民国史》和《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华民国人物志》、《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专题资料)》的编撰计划。
众所周知,在当时的条件下,学术研究事业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尤其是对民国史研究这个过去并无研究基础、而又存在着相当政治敏感性的新兴学科而言,其研究起步之难,非亲历其事者恐未必能够体认。但是,民国史研究组的全体同仁,在李新先生的主持下,迎难而上,集思广益,拟出了民国史研究的基本方案,确定了民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对象、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唯物史观出发,以民国时期的统治政权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占有材料,如实记叙历史,评价公允平实,文字力求简练,等等。以此为开端,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民国史组的同仁开始了最初的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一些研究的成果。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民国史研究也因此而焕发活力,真正成为科学的研究。经过将近十年的积累和努力,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发行,这是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民国史,并以其史料丰富、立论平实而引起了海内外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的出版,是民国史研究作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及奠基之作,其所确立的民国史研究的基本对象、原则与方法,至今仍为学界所大体沿用,从而引领了民国史研究的潮流,确定了民国史研究的前沿地位,于此亦反映出民国史研究前辈当年所秉持的科学精神和求实立场,反映出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并已为民国史研究的实践所证明。
以《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的出版为契机,民国史研究事业由蹒跚起步而迅速发展而繁荣兴盛,并已在今日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中最具活力的断代史研究领域,成为中国历史学中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学科之一。抚今追昔,我们对前辈学者当年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及其远见卓识,实当铭感于心,永志不忘!并对在《中华民国史》编撰过程中卓有贡献但已故去的前辈学者李新、孙思白、李宗一、彭明、周天度、朱宗震诸位先生,致以我们由衷的敬意!
自1981年起,《中华民国史》各卷接续出版,1987年出版第二编第一、第二卷,1996年出版第二编第五卷,2000年出版第三编第五、第六卷,2002年出版第三编第二卷。但是,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华民国史》的撰写工作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原先拟订的十二卷本编撰计划迟迟未能完成,以至我们不断接到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催询。在此,我们向那些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民国史研究计划的各方学者和读者表示诚恳的歉意,让你们久等了!
自2003年起,民国史学科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我们也对民国史研究计划作了调整,努力督促民国史未出各卷的写作,终在2010年底全部完成,交付中华书局。在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全部出齐,这是民国史研究室老中青几代学者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民国史学科多年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我们亦以此而可告慰于所有为民国史研究计划作出贡献的前辈学者、后辈学人和各界读者!
在《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出版之际,需要说明的是:一、考虑到全书命名的简洁统一,此次统一以“卷”命名,而不再使用以前“编”的定名,各卷大体以其研究时段为分隔,不再使用已出各卷的主题性标题。二、全书十二卷所涉方面和问题甚多,作者不一,写作时间也不一,故有些问题的叙述可能在书中出现时有所重叠、强调或有所缺失、精简,时限衔接也未必严格按前后顺序。三、以前出过的七卷,此次付印前订正了书中的史实讹误之处,修改了个别的文字,但因为原书作者有些已故,有些离退,再加时间有限,我们对原书并未有大的改动,仍然保留了当年出版时的基本面貌。四、以前未出的五卷为新撰,但因各卷作者的学术经历与学术风格有别,其中某些卷的某些章或与其他卷章的写作风格有异,本着百花齐放的精神,我们尊重作者的处理,基本保持了作者写作的原貌。五、各卷的人名、地名及注释的版本和体例,因其史料来源不一,外文译法不一,旧今地名不一,等等原因,可能间有参差,我们已经尽量将其统一,但因全书篇幅较大,或仍可能有漏网之鱼,有待今后再版时订正。六、原先已出各卷的图片,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再用,此次十二卷的图片全部重新选取、制作;也是因为技术的原因,各卷卷首均未附地图,读者可参考各类已出地图集。七、各卷所附参考文献和人名索引全部以汉语拼音为序统一重新编制。
《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的提纲由各卷作者拟定,经研究室内外同仁讨论,再由李新先生审定;第一至三卷文稿由李新、李宗一先生审定;第六、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卷文稿由李新先生审定,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第十卷的部分文稿由李新先生审定;各卷作者及写作的具体情况,详见各卷前言。此次十二卷本出版的组织、联络工作由汪朝光负责,已出各卷订正责任人:第一、第三、第十一卷汪朝光,第二卷曾业英,第六卷杨天石,第八卷黄道炫,第十二卷陶文钊。全书清样由汪朝光通读订正,金以林、李在全参加部分工作。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图片统一编排制作,其中参考文献及人名索引编纂者:第一、第三卷李在全,第二、第六卷吕迅,第四、第十一卷汪朝光,第五卷杨天宏,第七、第八卷黄道炫,第九卷吴景平、徐昂,第十卷曹玮、印超,第十二卷马晓娟;图片选取人:第一至第四、第六、第十一、第十二卷李在全、邬逸飞,第五卷杨天宏、李在全、邬逸飞,第七、八卷黄道炫、邬逸飞,第九卷吴景平、宋青红,第十卷马建标。
我们深知,《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虽然全部出齐,但囿于我们的水平及种种主客观因素,全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诸如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当年统治政权的政治、军事、外交层面,而于经济层面有所欠缺,思想、文化、社会层面则基本未涉及;有些评价或仍有苛求之处,还可以发见时代局限所留下的痕迹;历史资料的运用尤其是海外藏民国史料的运用还有不及;全书在技术方面还有不协调之处;等等。所有这些不足,正反映出民国史研究发展的历程,也是其从一株幼苗发育、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中所难以完全避免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足,才激励着我们和代代学人继续努力,在未来撰写涵盖面更广、评价更公允、史料运用更丰富、总体更成熟的民国史,将民国史研究的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中华民国史》的作者队伍,并不限于民国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还包括了不少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正是他们对于本书撰写的热心支持,才使本书最终得以完成,并保证了本书撰写的学术质量。对于所外各单位的学者为《中华民国史》撰写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任领导、近代史所科研处和图书馆、海内外不少学术机构和档案图书典藏部门、民国史研究的诸多学者,以及其他一些单位(如中国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与个人,都对《中华民国史》的编写工作予以各种形式的支持。在《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完成出版之际,对于所有曾经为本书撰写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我们谨在此致以由衷的谢意!
负责出版《中华民国史》的中华书局,从已故的前总编辑李侃先生、副总编辑何双生先生,到书局历任领导以及近代史室、历史室的刘德麟先生、陈铮先生及编辑诸君,对于《中华民国史》的编辑出版始终如一,无论出版市场和内外环境如何变化,总是为《中华民国史》的出版提供方便,倾尽其力,充分体现了出版人的坚守与责任。在此次《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总编辑徐俊,历史编辑室李静、欧阳红等,对于全书的编辑成稿贡献良多。在此,我们谨对中华书局及与《中华民国史》编辑出版相关的人士表示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
《中华民国史》十二卷本的编纂工作虽已告成,但我们的民国史研究工作却远未结束。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学科,我们有志在未来的民国史研究中推出更多的成果,培养更多的新人,与海内外民国史研究学界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民国史研究事业的不断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
201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