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昨日的常识变成今天的僻典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古诗词诵读蔚然成风,有人知道我喜欢写诗文,请我听诵读“多提宝贵意见”,我往往笑而不答,逼问急了只好吐一句“你们读的唐诗,唐朝作者怕都听不出哪首是他自己写的”。

这并非一句笑谈:尽管中国自秦灭六国以来,讲究“书同文、车同轨”,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但社会毕竟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语言文字说到底,终究是用于社会成员间相互沟通、表达的,总会随着时代、社会、风俗的变化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一年、十年,当事人对这种改变可能浑然未觉,但百载、千载后回头再看,我们会惊觉沧海桑田、造化之妙:昨天人人耳熟能详的常识,今天或已成为连专家、教授都会混淆的僻典;同样的一个词、一句话,字面未变,含义却已大相径庭,甚至连褒贬都颠倒了过来。

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已与昔日大不相同,“常识变僻典”的速度也在加快,“咬文嚼字”之类的节目一面在努力纠正某些用错的典、读错的音,一面自己也常会一不小心犯下同样的错误。在快节奏的社会里,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号称全世界最重视语言规范化的法国,其文字纠察部门也成年累月为这些问题疲于奔命。

但对于那些稍稍“沉淀”,却仍然“活”在我们口中、笔下的语言文字,适当的讲究不仅可能,而且必要。毕竟,语言和文字承载着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的许多掌故和秘密,只有顺利理解、准确解读隐藏在“今天僻典”中的“昨日常识”,而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杂音所干扰,造成歧义、误读,才能更好地继承由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宝藏。

这本《那些常识的真相》正是出于上述目的,在近一年时间里陆续写成的一组短文,每篇短文都是对那些因古今歧义、异义和反义,而被许多当代人误解、混淆的名言、成语和典故等的解读。其中有一些,许多读者未必陌生,只是未曾系统、全面了解个中缘由,另一些则大多数读者并不太清楚,甚至在日常中时时用错,却浑不自知。

如今,蒙中华书局将这些短文结集出版,希望对读者辨析、掌握“昨日常识、今天僻典”有所助益,对朋友们借助语言文字媒介,准确深入地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宝藏有所启发。书中必有许多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