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仪

法仪就是指法度。墨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度。他先从百工的实践谈起,娓娓道来,以百工尚且有法来反衬治国无法之谬。此后,墨子又进一步讨论了应该以什么为法的问题。在墨子看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是有缺点的,都谈不上仁爱,所以不可以当作效法的对象。那么到底以什么为法呢?墨子提出了“法天”的命题。而且,墨子进一步认为,天是兼爱的,所以以天为法也要兼爱,并用了极为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天的确是兼爱的,这便与其兼爱之说潜脉暗通,交相为证了。最后,作者还举出了历代帝王的不同结果来佐证,使得论证无懈可击。结尾两句看似平淡,但以慨叹的语调出之,却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作恶而得祸者的遗憾与对今天不知借鉴而仍在作恶者的痛惜。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1),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2)。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3)。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4),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5)。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6)

【注释】

(1)百工:从事各种行业的工匠。

(2)县(xuán):挂,即用悬垂的方法来测是否垂直于地面。

(3)五者:文中只提了四种,据《考工记》,应该还有“平以水”一种。

(4)放依:仿效。放,仿效,模仿。

(5)所:意为“可”。

(6)辩:聪明。

【译文】

墨子说:全天下做事情的人,都不能没有法度。没有法度而能把事情做成功的人,是没有的。即使很高明的士人做了将相,也都有法度;即使最灵巧的百工干活,也都有法度。百工用矩来画方形,用规来画圆形,用墨绳来画直线,用悬垂的方法来测偏正。无论灵巧的工匠还是不灵巧的工匠,都以这五种方法作为法度。灵巧的工匠能做得非常合适,不灵巧的人虽然不能做得这么合适,但仿效着这个法度来做,还是会超过自以为是去做的。所以说百工干事,都有法规可以衡量。现在大到治理天下,其次治理大国,却没有法度来衡量,这就是还不如百工聪明了。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1)?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2)?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注释】

(1)当:相当于“傥”,倘若。下同。奚若:怎么样。

(2)学:指老师。

【译文】

那么,以什么为做事的法度才行呢?倘若都效法父母会怎么样呢?天下做父母的很多,但是仁爱的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父母,就是效法不仁爱的人。效法不仁爱的人,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如果都效法自己的老师会怎么样呢?天下做老师的很多,但是仁爱的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老师,就是效法不仁爱的人。效法不仁爱的人,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如果都效法自己的国君会怎么样呢?天下做国君的人很多,但是仁爱的很少,如果都效法自己的国君,就是效法不仁爱的人。效法不仁爱的人,是不可以作为法度的。所以,父母、老师、国君三者,都不能当作做事的法度。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1),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犓牛羊、豢犬猪(2),絜为酒醴粢盛(3),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4)?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注释】

(1)行:道的意思。

(2)犓(chú)牛羊:饲养牛羊。原文脱“牛”字,据《墨子·天志上》补。豢(huàn):养。

(3)絜:通“洁”。酒醴粢(zī)盛(chéng):代指祭品。粢,祭祀用的谷物。盛,放在祭器中的祭品。

(4)天与祸:当作“天不与祸”。

【译文】

那么,以什么为做事的法度才行呢?可以说,不如效法天。天道博大而无私,它施恩深厚却不自以为有德,它永久光明永不衰竭,所以圣明的君王都效法它。既然把天作为法度,一举一动,都必须用天理来衡量。天希望做的就做,天不希望做的就停止。但是天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呢?天肯定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互相残害。怎么知道天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互相残害呢?因为天对天下所有的人都关爱,对所有的人都帮助。怎么知道天对所有的人都关爱,对所有的人都帮助呢?因为天容纳了所有的人,供养了所有的人。现在天下不论大国还是小国,都是天的领地;人不论老少贵贱,都是天的臣民。所以没有人不饲牛羊、喂猪狗,把美酒和供品收拾干净,恭敬地献给上天,这难道不是天容纳所有的人、供养所有的人吗?天既然容纳和供养了所有的人,怎么能说不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呢?所以说:关爱别人、帮助别人的人,天必定会赐福给他;憎恶别人、残害别人的人,天必定会降祸给他。因此说:杀害无辜的人,会得到不祥的后果。谁说有人互相残杀天不降灾祸给他呢?因此可以知道,天是希望人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憎恶互相残害的。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1),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2)。暴王桀、纣、幽、厉(3),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僇于天下,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注释】

(1)禹、汤、文、武: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贤君。

(2)宾:尊敬。

(3)桀、纣、幽、厉: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是夏商周三代的暴君。

【译文】

古代的圣王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关爱天下所有的百姓,带头尊敬上天、敬事鬼神,他们给人的利益多,所以天赐福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天子,天下的诸侯也都恭敬地服事他们。残暴的君主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憎恶天下所有的百姓,并带头咒骂上天、侮辱鬼神,他们残害的人多,所以上天降灾祸给他们,让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国家,遭到杀身之祸还被天下人所辱骂,后世的子孙也诅咒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所以,做不好的事情因而得到灾祸的,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就是例子;而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因而得福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就是例子。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因而得福的人有,而憎恶别人残害别人因而得祸的人也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