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范达明

中国画渊源于华夏古老的农业文明,它以独特的笔墨形式、诗书画印“四全”的承载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世界艺术之林展现出东方绘画的魅力与风采。这或许就是它绵延千年而不衰,在当下仍以其勃发的生命力获得极大发展并影响世界的根本原因。

中国画与传统西洋绘画同样具备“外师造化”的艺术本原,然而它在其具象造型的外在形态里,强调“以形写神”的观照态度,注重“以象取意”的表达方式,中国画家将画面视觉图像背后的寓意或隐喻意义,即“意象”之象征意义(所谓“能指”背后的“所指”意义),视为艺术旨趣和“中得心源”之所在,甚至以此作为中国画的审美规范与内在诉求,从而凸显出它与西洋绘画殊为有别的品格特色。从古代的画工画、院体画到近古的文人画,包括工笔的画面形态与写意(或笔意)的画面形态,以及两者兼容的画面形态,中国画在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别或画法上尽管千变万化,而上述的审美规范与内在诉求却基本不变,其独具的品格特色亦依旧存在。

时至今日,中国画不仅被视为一种民族绘画的技艺,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重要学问。与此同时,历代中国画名家的作品,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为艺术机构所研究、收藏与展览,更在艺术市场流通中为越来越多的民间藏家及画廊所青睐。各类媒体已然把与它们相关的种种情况与信息列为文化宣传的热点。而有关历代名家佳作的知识,同样也不独为美术专家与专门机构所关注,更成为普通人文化常识范围的求知需求。推介中国画名家作品的各类图书,不仅有固定的读者群,更有日益增多的喜好者与收藏者,它们成为出版界图书发行的热门品种,艺术书店常销热销的上佳读物。这其中,又有“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丛书应运而生——这是经由诸方面的通力协作,由浙江摄影出版社策划与出版的。

相比同类书籍,“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丛书的特色,在于它突出了“品鉴”的要义。品鉴,即品评、鉴赏,它以画迹即绘画作品本身为观照品评对象。你若想认识、了解中国画,学习其技艺,探求其学问,就应从具体作品的品鉴开端。

黄宾虹有言:“有形影常人可见,取之较易;造化天地,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1948年,与王伯敏书)在这里,宾翁把中国画佳作有神有韵有内美却为“常人不可见”的矛盾情况提了出来。而“品鉴”作为由行内专家以审美理性面对画作所做的描述、品评与解读,显然是化解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

“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丛书所确立的目标,正是把佳作品鉴视为其要务与题中之义。丛书在遴选刊印历代绘画名家佳作的同时,特邀艺术理论专家撰写相关文字,包括名家生平、名家艺术成就与风格特色综论,以及佳作品鉴。后者是对特定名家所有被遴选佳作所做的一画一评文字解读,力求如实、贴切而有审美专业水准。

我们相信,打开书页,一并呈现于你眼前的解读文字与佳作画图,能够满足你对于某位名家之所以取得如此艺术成就的真切认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丛书因此也一定不失为美术学子和普通读者步入中国画艺术殿堂的良师益友。

2015年12月23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