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决策:直面真实世界
- 马浩
- 3597字
- 2020-07-09 20:35:21
管理决策者推荐语
作为金融投资行业的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投资决策了。最熟悉的场景便是项目团队将一个个拟投资的项目通过层层筛选、论证、尽职调查等多个环节,最后形成一堆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报告书提交到最高决策委员会。这时,无论决策委员们经过多么激烈的辩论,或是做出各种自认为高明的分析判断,最终依然似是而非地做出了决策,结果依然是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决策的迷茫始终困扰着我们这群职业投资客。最近有幸拜读了马浩老师的著作《管理决策》,书中对复杂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或者经营及投资决策的系统论述和朴实亲切的案例剖析,仿佛穿透迷雾的一缕强劲的阳光,让人豁然开朗!管理决策,本质是人的主观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判断和把控,甚至可以说,人类进化的过程,也是主观对客观不断决策的过程。马老师透视管理决策的维度,和另外一部畅销书——以色列年轻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祖先大约在七万年前,出现了进化的“奇点”——认知革命,这一革命使得智人从数种人属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开始第一次有意识地改造世界,而认知革命的标志是人类学会了“想象”,于是,想象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认知博弈,成了人类社会特定的标识。我们的管理决策过程,不正是想象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认知博弈过程吗?
陈汝君,中金创新(北京)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读书有如与笔者谈,读好书有如与智者谈,读马浩老师的书有如与达者谈。一直认为,管理者个性通达是企业精进的必要条件。有幸第一时间研读了马浩老师的新作《管理决策》,感觉自己的思考境界得到了提升,学会了更加通达地去看待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程志远,金佰利(天津)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读马浩教授新书《管理决策》,瞬间把我带回2007年在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BiMBA)上他的管理决策课的光景。有了这本新书,读者会“幸福”很多,马老师把众多著名学者的观点做了翻译、梳理、归纳和对比。免除了理解的障碍和可能的偏差,读者更容易接近管理决策若干理论的精华之处。
通读《管理决策》一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该书的第一章和第七章。在第一章里,马老师大量引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是常态。决策最终都是由人做出的。既然决策的主体常不理性,做出的决策便不可能都正确。决策错误也是常态。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也许只隔着马老师那个经典的比喻——“拍脑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如何才算有“道”?在第七章里,马老师探讨了决策的伦理底线。和商学院课程中关于商业伦理的内容多半侧重遵规守法、尊重文化差异不同,这一章涉及众多哲学话题,玄之又玄。千言万语,企业存在的目的是盈利。盈利与否在一定期间内一目了然,而决策是否真正符合商业伦理,就很难说了。决策者有时为此费尽思量,有时又会完全忽略之。这一章在对过程公正的“参与”“解释”“明确预期”三要素的讨论中收尾。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提示。
房莹,斯坦福大学BING海外学习项目中国联络员
审时、深思、综合、分析、比较、沟通,当断则断,哪一个决策过程不是这样“拍脑袋”呢?马浩老师寓宏大于简约之中,用俚语把难题的本质点明、点破、点透。曾身临其境,真妙不可言,亦回味无穷!
冯天韬,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
作为沉醉于马老师课堂、痴迷于马老师著作的一名管理决策者,总结其书可有三种读法:
一气呵成,审视过往得失。闭户开卷,精读全书,运用马老师跨学科、跨领域的独到见解,评价过去决策成败,发现枯燥理论与真实世界竟可以如此接近,决策的偶然实蕴含于必然之中!
秉要持本,解决当下危机。遭遇急情,摘读重点。运用马老师决策理论综合应用之法,融合多种维度洞察情境制定决策,发现临危不乱不仅靠的是决策者的个人智慧与心态,更需要理论指导拨云见日!
浮光掠影,丰富未来储备。闲暇之余,随意泛读。将马老师幽默与通俗的理论表达,内化为自身对管理决策的领悟,发现本书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提高和改善决策者的效率和有效性,还包括激发与呵护决策者的学术素养与伦理情怀,使其由“决策者”过渡到“决策家”。
李怀胜,天津市亚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人生就是一场曼妙的旅途。心智的成长、修为的提升,都是在对人性本质和真实世界的认知和把握中得以实现的,因学习而精进。商业环境变幻莫测,生死须弥尽在瞬间。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决策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马浩老师以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给予了大家颇具现实性和实用性的诸多指导。本书汇聚了人生智慧之良多感悟与管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萃精取华,融会贯通。字里行间,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马浩老师的博学睿智和通透洒脱。开卷有益,人生幸事。
李静,沃牛商业联合创始人
我和马浩教授相识十几年,从朗润园格致求学,到一起组织实施中粮集团行业领军人物培养的“晨光计划”。而我从信奉跨国公司的科学专业管理,到目睹和参与了一个个企业重大决策的实施过程,幸而比较早地明白了“问题经常不靠谱,数据更是会骗人”,没有一直陷在管理理性的湿地。读了马浩教授这本融会中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管理决策》,你会发现直面真实世界是如此困难,众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言状的现实,都在影响着管理者的判断,而每一个决策都是在不完整信息下做出的。行动起来,拍对脑袋做决策,和马浩教授一起体味管理决策之微妙幽深。
李士祎,中粮进口酒事业部总经理,中粮名庄荟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决策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领导力最重要的体现。决策包含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判断,即对问题与挑战的梳理和判定;二是对策,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所采取的措施与投入的资源。“房谋杜断”既是世人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两位贞观名相的推崇,也一语道尽了决策工作的关键。杜如晦的判断能力加上房玄龄的对策谋划,正是决策工作的最优组合。这两件事情,可谓是任何一个领导者最本质的工作,既是权力,也是责任。所谓权力,指的是拍板权,包括对问题判断和方案选择两方面的决定权(当然在“房谋杜断”的情境下,最后的决定权在唐太宗那里);所谓责任,指的是领导者在做出上述决定后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因此,权力大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大。
由此也就产生了两方面的有趣问题:一是能力建设问题,即如何做到判断尽可能准确、对策尽可能经济有效?二是权力行使问题,即如何引导和保证一个组织在对问题的判断和对策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有效地形成共识、采取行动,减少争权夺利和扯皮推诿,同时坚守必要的底线?相信这些问题是所有企业管理者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挑战,同时也是他们终身修为的功夫。马浩教授在《管理决策》一书中,对这些管理难题做出了别开生面的解读和回答,令人耳目一新。从个体到群体,从目标到过程,从情境到方法,从底线到体系,针对这些决策科学的重要课题,本书都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阐发,有趣有料,富于启迪。这不仅仅是一本管理学教科书,而且是马浩教授在与国际管理学大家和国内外企业学员长达二十多年的切磋互动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决策科学实践体系,值得所有的企业管理者研习交流,相信读者定会开卷有益。
梅德文,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
有幸在北大的“管理决策”课堂上得到马浩教授的亲自教诲,让我领略到真正将中西方管理理论融会贯通的管理学大家的风采。而《管理决策》一书正是马老师毕生学术精髓的体现。这本书将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所未有地用清晰直观的语言加以系统的表述,从而拨开困扰管理实践者的重重迷雾,澄清了大量似是而非的混淆误区。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非常有必要深入阅读这本书。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绝对不同于众多的机场读物,而是真正能够解释企业家所面临的管理问题,给出清晰的思维框架,指出明确的思考方向。
孙雷,睿符品牌集团董事长
马浩老师的管理思想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智慧。马老师有一句名言,叫做“决策就是拍脑袋”。一开始我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决策就是“拍脑袋”呢?“拍脑袋”不是我们一直批评和嘲讽的官僚主义和做事马虎的行为吗?实际上他是用这句话来引出管理决策的一系列话题,提醒管理者不要过于迷信所谓决策的科学与理性,而要关注其中的陷阱与误区,重视决策的诸多约束性因素,并进行正确有效的应对。在我看来,马老师的管理决策思想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的中庸之道的智慧。一是把握“度”的艺术:科学性与艺术性、理性和非理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等管理决策中的矛盾如何整体把握、综合平衡?二要讲究“权”的谋略:客观的因素、主观的因素、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经济的和市场的因素、政治的和社会的因素、个人的和团队的因素、现实的和未来的因素,等等,关键在于权衡利弊得失、轻重缓急。三是追求“和”的境界:面对和而不同,追求和合而生,达成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的和谐统一,同生共长。
熊向清,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教育培训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