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笔者在一边从事知识产权法教学工作,一边进行个人学术研究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直以来,自己都希望做一本既属于自己,也属于读者的商标法读物。因此,当北京大学出版社邀请我写《商标法》时,我欣然应允。为了能让这个作品更属于读者,笔者力求从几个方面作出突破。

一、改变以往人们对商标法的定位——商标法理论性弱

一提到商标,人们首先会想到自己衣食住行中消耗着的林林总总的商品,但很少有人把它与权利存在的意义等问题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为使商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商标法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像工匠一样在兢兢业业地雕琢着商标法的各种规定、各项制度;另一方面,他们似乎又或无奈或自得其乐地徘徊在阳春白雪的理论大厦门外,做着“下里巴人”的工作。企业、商标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商标审判工作的法官以及商标业务的律师,他们对实际操作问题更是情有独钟。笔者尝试着从理论视角分析商标和商标权的保护问题,希望对改变商标法现有研究状况有所贡献。

二、既关注实体性规定,又作程序性分析

在笔者从事商标法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时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在听课时觉得已经全部了解、消化了商标法的内容,结课考试也是实实在在的优秀,但到了商标事务所一动手,才发现什么事项怎么处理,其实并不是很明白。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去找法院、什么时候去找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都不甚明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阐释商标法律法规具体规定的同时,也相应地分析了一些程序性规定。希望接触具体案件的人,阅读本书后,不再有上述困惑。

三、以商标法条文安排顺序为依据,又兼顾叙述便宜

本书的结构基本上是按照我国《商标法》的条文顺序安排的,这方便读者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去参考和解读商标法的规定。但是,出于叙述的需要,个别条文的顺序和商标法的安排不同。如,本书将《商标法》第31条不得损害他人在先权利的规定放在了商标构成要件中分析,而没有全部安排在商标争议部分。又如,本书先分析的是《商标法》第11条,而后解释《商标法》第10条的规定,因为分析《商标法》第10条关于合法性规定的内容需要先理解第11条的显著性规定。

四、以解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体内容,同时注重提高读者延伸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本书每节的最后,笔者都列出一些思考题,这些思考题不是对每一节内容的重复,而是针对书中所述基本内容,提出需要更深层次思考的问题。有些思考题以实践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内容,这些案例都围绕有争议的问题展开,引导读者根据书中所讲内容作全面分析和思考。在引述具体案例中,出于对题目表现形式完整性的考虑,笔者没有指出案例的具体裁判法院以及裁判案号,但这些案件大都能够从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中获得,因此,没有一一标注其出处。

五、以传统交易环境下的商标保护问题为基本分析对象,同时触及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保护问题

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大变革,对著作权保护问题的挑战尤甚,但近年来不断显见于各国的商标权人诉谷歌、百度、易趣拍等案件,使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权保护问题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升温。本书尝试着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作出初步解答。

六、以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为根据,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商标立法规定、司法实践做法

笔者关注我国商标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解释的内容。在论述分析过程中,笔者使用图示、例示方法,尤其在商标注册与判断商标近似部分充分引证《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的规定,一则增强内容的直观性,使读者易于理解和运用相关判断标准;二则考虑到这些标准和判断方法是我国商标注册和审查机构多年经验的总结,很具有典型性,能够从中窥见商标注册与审查实践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本书同时也参考其他国家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式,尤其是美国商标法律制度的规定和司法判例的结论,这些规定和结论影响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特别指出国别的以外,如“美国《商标法》”,本书凡涉及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的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同时,除非特别指出是某一个国家的某一机构,如“美国商标与专利局”,所有未冠国籍的机构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属机构。但出现“法院”的地方则指的是根据上下文叙述所指的那个法院。

从2001年开始,笔者便从事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近十年的工作中,笔者阅读和指定学生使用了各种教材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著述,其中因自己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商标领域,对商标法方面论著的关注尤甚。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既有成果的滋养,本书才得以完成,对这些既有成果的参考,笔者力求不遗漏地一一引证出来,并列在本书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但因笔者对相关内容历经修改,有些引证信息在修改中可能不慎被删除,如果确有此种情况发生,笔者深表歉意,并会在自己发现或被指出后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前言的最后,不得不感谢在本书的写作中给我灵感和鼓励的那些人。首先,感谢那一群群可爱的学生,他们有的已经走向工作岗位,有的依然在校读书,是他们年轻的思维、蓬勃的精神、期待的目光、挑战的问题让我每每受到鼓舞,叫我丝毫不敢怠慢,书中的一些思想和素材来源于他们。

感谢我的丈夫和女儿,感谢他们在我“闭关”写作过程中所做的牺牲、给予我的宽容和情感支持。女儿的笑声总能涤荡我一切的疲惫与不快。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邹记东编辑、王晶编辑、邓丽华编辑,没有他们的敦促和辛苦工作,本书不会如此顺利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也让我感佩深深。

最后,谢谢各位尊敬的读者。阅读是快乐的,希望本书的阅读不但给您带来了快乐,还对您有所帮助。当然,作者更期待您的批评和指正!

杜颖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