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
- 孔剑平主编
- 5467字
- 2020-06-25 23:33:30
第一章 “失控”时代与群体智慧
■奇妙的生物社群
■人类社群的演变与互联网社群的形成
■移动互联网催生社群爆发
一、奇妙的生物社群
大自然的奇妙在于自然现象中蕴含着原生智慧。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演变轨迹之外,大自然的生物社群,早已经彰显出其严密而独特的规律。迁徙的鸟群遮天蔽日、整齐划一、蔚为壮观;弱小的蚁群看似盲目乱撞,却总能找到洞穴与食物源之间的最短路径:劳作的蜂群不断重复简单的动作,却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分工,从而做到最有效地采集蜂蜜。这种无组织的自组织、简单中的复杂、无意识的集体行动、白发的协作和精准的规律,堪称大自然的奇迹和对人类充满智慧的馈赠!科学家们通过对生物社群结构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来揭示生命现象、优化组织管理、挖掘人工智能。
让我们以鸟群、蚁群、蜂群为例,来感受生物社群的奇妙。
1.鸟群
欧椋鸟(European Starling,雀形目下一科,在全世界多有分布)是鸟群行为研究的典型对象。欧椋鸟在迁徙、繁殖、觅食过程巾都以集群行动,小的群体上百只,大的群体超过万只。欧椋鸟群体迁徙的时候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却又保持令人惊叹的整齐划一队形。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乔治·巴雷西(Giorgio Parisi)的团队长期追踪研究欧椋鸟群时发现:不管欧椋鸟的群体有多庞大,众鸟之间在定向和速率的相关性上几乎毫无差别,任何一只鸟变向或变速,其他鸟就会瞬时效仿,这样所有的鸟都形成相同的频率和强度,就像每个个体都链接在相同的网络里。
这种个体接受群体刺激,形成相同的频率和强度的现象,被研究者解释为“临界性”——临界系统处于边缘状态,随时都能进行瞬时的转化。欧椋鸟群正是基于个体接近瞬时的信号处理速度,随时应对外界变化,来保证群体的一致行动。美国研究学者肯尼迪(Kennedy)和埃伯哈特(Eberhart)博士根据对飞鸟集群行为特征的研究,于1995年提出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即利用群体中的个体对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使整个群体的运动从无序到有序,从而获得最高效率。
2.蚁群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之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者们观察蚂蚁的觅食习性时发现,蚂蚁能够在不使用视觉的情况下,通过随机和多变地开辟路径,与伙伴分享信息,它们总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巢穴与食物源之间的最短路径。
蚂蚁的这种群体协作功能是通过一种遗留在其来往路径上的叫作信息素(pheromone)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来进行通信和协调的。化学通信是蚂蚁采取的基本信息交流方式之一,在蚂蚁的生活习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蚂蚁并没有像其他蚂蚁一样总重复同样的路,它们会另辟蹊径,如果另开辟的道路比原来的道路更短,那么,渐渐地,更多的蚂蚁会被吸引到这条较短的路上来。最后,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一条最短的路径被大多数蚂蚁重复着。整个蚁群就是通过这种信息素进行相互协作,形成正反馈,从而使多个路径上的蚂蚁都逐渐聚集到最短的那条路径上的。1992年,意大利学者M.Dorigo和V.Maniezzo根据蚁群觅食的规律提出了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用于模拟和寻找优化路径。
蚁群之所以具有群体智能特征,是因为它的简单行为规则,而这些规则综合起来即表现为多样性和正反馈两个核心特征:多样性保证了蚂蚁在觅食的时候不至于走进死胡同而无限循环,正反馈机制则保证了相对优良的信息能够被保存下来。我们可以把多样性看成一种创造能力,而把正反馈看成一种学习强化能力。正反馈代表权威意见,而多样性代表打破权威体现的创造性,这两点的巧妙结合使得群体智慧涌现出来。大自然的进化、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创新实际上都离不开这两样东西,多样性保证了系统的创新能力,正反馈保证了优良特性能够得到强化,两者要恰到好处地结合。
3.蜂群
蜂群的智能行为更为复杂&虽然单个蜜蜂的行为极其简单,但是由简单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却表现出极其复杂的组织行为特征。蜜蜂通过群体合作,能够以极高的效率获取蜜源、采集花蜜,并能随时适应环境的改变。
蜂群中的每只蜜蜂都有明确的分工,并且不断调整变化。整个蜂群按照采蜜分工的不同可分为侦察蜂、采蜜蜂、引领蜂、待工蜂、跟随蜂五种。蜜蜂最初以“侦察蜂”的身份搜索蜜源,若找到蜜源,就存储和记录位置信息并开始采蜜,从而转变为“采蜜蜂”。采蜜蜂采集花蜜后,回到蜂巢,通过跳“摇摆舞”的方式分享蜜源信息,包括蜜源方向、离巢距离、包含花蜜的丰富程度等。随后,采蜜蜂的分工发生转变,并可做出如下选择:
(1)一部分成为引领蜂,招募更多的蜜蜂,回到蜜源继续采蜜&
(2)继续到同一个蜜源采蜜而不进行招募。
(3)放弃蜜源转变成待工蜂,待工蜂一部分转变为侦查蜂,负责搜索新蜜源;另一部分成为跟随蜂,跟随新的引领蜂采蜜。
整个蜂群有着严密连贯又动态变化的组织分T,每个个体自发地随机活动,众多个体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分工协作和组织变化,来完成复杂的群体行为。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快速反应性,是蜂群最突出的群体智能特征。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Duc Truong Pham由此提出了蜂群算法(Bees Algorithm,BA),后经土耳其学者Dervis Karaboga改进,提出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ABC),旨在建立组织优化模型。
蜂群思维是一种集体思维,是指南许多独立的单元高度连接而成的一个活系统,通过感知和记忆的分布式内存,通过动态协作完成复杂的优化模型,具有典型的白组织性和白适应性。蜂群思维常被用于互联网公司,通过扁平化的信息共享和组织运作,来实现项目协作和效率提升。
除鸟群、蚁群、蜂群之外,还有狼群、羊群、狒狒群、鱼群……这些生物社群,具有清晰的组织边界、明确的行为规则、严密的分工方式,通过有效的通信机制,在群体中进行着高效率的信息分享和协作行动。生物社群为人们揭示了生命现象和进化规律,突出了社群的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基因,启发着人类社群的进化和发展。充满原生智慧的生物社群,都是由一个个微小简单的个体,组成能完成复杂行动的群体,通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白发的信息传递和分工协作,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活动。这种自发秩序,充分释放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群体的创造力,是社群的独有特征,也是社群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人类社群的演变与互联网社群的形成
1.古代社群
人类从诞生时起就是群居状态,原始社会中晚期形成的部落,是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习俗。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宗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宗族”表现为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姓氏的若干家族,聚居在一起。在近代中国的部分农村,仍然沿袭着宗族式的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代在南方江浙地带,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以兴趣为特征的文学社群,并逐步形成了各文学流派,可以说这是最早出现的以志同道合和严密组织为特征的社群。
2.近现代社群
进入近现代社会,融合了民族的特性,形成了“族群”。“族群”狭义上是指特定民族的群体,指“地理上靠近、语言上相近、血统同源、文化同源的一些民族的集合体”,发展到后来,泛指“社会中共享同一语言、宗教或文化的一群人”[1]。比如海内外华人常称自己为“华夏儿女”,显示了族群的文化意义。“族群”,强调群体的“边界”不仅是“血缘”或者“地缘”,而是“文化”,强调群体的文化特征。“族群”发展到现代,其含义得到延伸,特指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的亚文化群体,比如“SOHO族”“月光族”“乐活族”“相亲族”等。进入现代,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社会学家把社会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
3.城市化社区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开始形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主要是以地理区隔,强调一定地域空间群体之间的社区活动和社区文化。[2]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社区伴随城市化进程发展而来,因为城市的经济、政治活动集中,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人口密度大,人们的居住和工作场所非常集中。较大的城市社区通常有着明显的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区,比如居住区、商业区、商务办公区、娱乐休闲区、科技园区等,一个成熟的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
社区是由人聚合而成,为人的社会生活服务的,人在社区中进行社会关系互动,体现一定的社区文化。但本质上,社区仍然倾向于地理区隔和功能文化需求,更强调空间的因素。
4.互联网社群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社群能够真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社群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聚合。互联网社群使社群交互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具有相同文化特征、兴趣爱好、共同价值观和相同需求的人能方便有效地聚合起来。社会学家瑞格尔德( Rheingole)在1993年最早提出了“虚拟社区”( Virtual Community)的概念,虚拟社区是由“一群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的突破地域限制的人们,通过网络彼此交流、沟通、分享信息与知识,形成具有相近兴趣和爱好的特殊关系网络,最终形成了共同的社区意识( community spirit)和社区情感(community feeling)”[3],这里论述的“社区”本质上就是“社群”,而非现实中的传统社区的概念。
早期的网络社群形式有电子布告栏( BBS)、留言板、讨论区、新闻组、即时通信、博客等。白21世纪初起,国内外的社区网站飞速发展,SNS(社会性网络服务)渐成主流。在国外,2003年信息分享和交友社区聚友网( MySpace)上线;2004年照片分享网站脸谱(Facebook)横空出世,到2012年10月用户突破1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2006年,微博客社区推特(Twitter)出现。在中国,各类社区网站也顺势兴起,1999年创立的天涯社区是最早的社区网站:突出话题讨论的百度贴吧2003年上线:以多种兴趣小组为特色的豆瓣网2005年上线;随后,以高校学生交友为特色的人人网(2005年)和以年轻白领游戏社交为定位的开心网(2008年)也相继出现:2009年年底新浪微博内测上线,成为国内SNS领军平台。
纵观人类社群的发展,沿着“部落一族群一社区一社群”的路径演进。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社群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释放了社群的能量和价值。网络社群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史上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后期,Webl.0时代以搜索引擎为标志,通过关键词定位和网页超链接,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1世纪初.UGC内容和SNS社交分享,成为Web2.0的标志,形成了以兴趣图谱和社会关系为核心的“人”的聚合——网络社群。互联网的革命意义,从关注人机交互,重视机器联网和信息共享,转为关注人人交互,重视人人联网和价值再造。
三、移动互联网催生社群爆发
网络使社群得到普及,而真正催生社群爆发的,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开启了社群经济时代。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智能手机终端出货量达4.18亿部,同比增长62%。移动端人均单日在线时长1.65小时。微信用户量突破5亿,QQ手机端月活跃账户超过4亿,移动社交快速发展。由金融银行、虚拟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携手推动的移动支付产业的飞速发展,使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8倍多,远超个人计算机支付增长率。移动互联网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征,迅速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通过终端的全智能化、应用的大数据化、服务的本地化和个性化,改变了原有的传播逻辑、社交方式、商业规律和营销生态,促进商业和社会创新的重大转变。
1.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的飞速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应用、移动支付的发展,网络社群迅速往移动端延伸,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手机小米、自媒体“罗辑思维”、硅谷新神特斯拉等,都是凭借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社群部落”。各种基于移动端开发的社群应用、社群T具,为这些活跃的“社群部落”提供了优良的土壤。社群工具的发展初期,大多是PC端社交网络应用在手机端的延伸性服务,如手机版微博、飞信、手机版QQ等,随着近两三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专门针对手机端研发的社交应用,其中微信、陌陌最为典型。
腾讯微信2011年年初上线,由最初的支持实时对讲的即时通信服务,转型为多元社交应用,突出“朋友圈”分享和支持多人聊天的“群功能”,加上“扫一扫”“摇一摇”和小游戏等趣味社交功能,迅速掀起全民微信的热潮,到2014年上半年微信用户已突破5亿。陌陌于2011年8月上线,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让用户能够搜索和认识周同的陌生人,参加周围的群组活动,将交际范围从熟人圈子拓展到陌生人,从而将线上的虚拟社交和线下的真实社交相融合,截止到2014年2月陌陌用户突破1亿。
2.社群的便捷性和社交的遍在性
以微信、陌陌为代表的社群工具,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交互的技术平台,多种功能应用增加了社交的便利性、新鲜感和趣味性。比如微信基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摇一摇”“漂流瓶”,比如陌陌基于精准位置服务搜寻陌生人,这些社交手段,让用户轻松获得更多、更新鲜的交流沟通方式。移动社群的便捷性与社交手段的遍在性,使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不同的社群之中,寻求满足感和归属感。而反过来,人们加入社群的主动性、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强化,又会促进移动社群的进一步发展与活跃。
现代社会的社交模式处于熟人社交模式与陌生人社交模式之间的交叉地带,社群工具的普及使人们能够突破现实的“熟人社交”,往陌生人群中拓展,出现“半熟社交”的新圈子。这个圈子中,每个人好像很熟悉,随时随地能获取对方的状态信息,又好像很陌生,可能很少见面甚至没有见过面。半熟社交,为现代人的社交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了充分自由度,同步与异步、社会关系与兴趣爱好的多元结合促进了各式社群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