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设计唤醒乡土中国:莫干山乡村民宿实践范本
- 俞昌斌编著
- 7字
- 2020-06-25 23:51:19
第一章 乡土中国
第一节 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若干问题
大约70年前,费孝通教授《乡土中国》一书中总结的种种乡村问题,现在已陆续显现,并在一部分乡村愈演愈烈,为此本章浅析当前乡村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人口构成
乡村为什么留不住人?乡村的人为什么都纷纷到城市去打工、生活?乡村的空心化,人口的大量流失,说明乡村的运行机制出现了问题。乡村的生活与生产模式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进行的,在山区靠山吃山,在河边就以捕鱼为生。农民辛苦一年,靠天吃饭,不一定有稳定的收入,可能并没有外出到城市里打工赚回来的钱多。这样村里一旦有人出去打工赚回钱,其他人也就纷纷效仿,跟出去赚钱,渐渐地就把土地荒废了,把家里人都搬到城市之中,乡村只留下老人看家看田地,有的儿童也被留下由老人看护抚养。
总结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乡村的农业生产所创造的收入太低,使乡村的劳动力流动到城市之中,当赚回更多的钱后,乡村更多的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动到城市中去赚钱。由于城市对人口巨大的吸附效应,乡村越来越缺乏劳动力,收入更加下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当前许多乡村的劳动力几乎全部流失了。一旦失去了大部分劳动力,乡村的生产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最终的恶果就是人口大量外流,乡村变成空心村,不可避免地衰败下去。所以,乡村想要复兴,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乡村常住人口的稳定,甚至增加。
当前中国乡村的人口组成按照年龄层次,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及少年人。具体分析如下:
1)中年人:这一代人基本是乡村每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肩负着养家糊口的使命,其中部分人年富力强,而且也有一定的领导力。他们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外出打工赚钱。所以,这些人大多离开了乡村到城市打工,他们把房子、父母和孩子留在乡村,老人照顾小孩,小孩一旦长大成人也离开乡村,到城市去发展。总之,他们的精力与聪明才智大多已经奉献给了城市,像甘蔗一样被城市咀嚼过一遍后,汁水留在了城市,剩下的最终难以在城市停留,大部分都还得回到生养他们的乡村土地上。乡村的田地虽不少,但对他们这一批人来说已经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了,他们只把田地当作鸡肋。
2)青年人:这一代人并未经历他们父母辈的苦日子,他们阅历尚浅,也多未得到较好的教育,这些原因都决定了他们并不能轻松赚钱,很难有所积累。但是,他们对乡村的生活不习惯,铁了心不再回到乡下种地,事实上也完全没有种地的经验。他们一心希望奔向城市,以为到了城市就可以发家致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上述这些不愿意回归乡村的青年人,其中一部分也很难在城市立足。而留在乡村的一部分青年人,由于缺乏就业引导或相关技能培训,成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不安定因素。总之,这一代人的主流还是徘徊于城乡之间,他们是一个不稳定的群体,他们的成长经历是需要乡村来承担后果的,所以亟待相关部门扶持与帮助。综上所述,乡村青年人的教育需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帮助他们确定人生目标,重建正确的价值观;第二,让青年人有事可干,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技能,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来赚钱;第三,需要帮助他们在意志品质方面多多磨炼,并进行挫折教育。
3)老年人:这一代人是不舍得也不愿意离开乡村和土地的。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是实行责任制初期的一代人,当时基本都是三四十岁,到21世纪初都已经是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了。这一代人早期经历了大集体时代,辛苦操劳,并无太多的收入。他们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子女众多,艰难度日。后期经历了改革与分田到户的责任制,感觉自己的劳动回报很直接,很有保障,就起早贪黑,为自己的富裕梦想而竭尽全力。所以,这一代人是乡村最辛苦、最勤劳的一代人。当前,乡村里的老年人接二连三地开始凋零,大多都是劳动到最后而撒手西去的。他们在乡村劳碌了一辈子,最终发现后继无人。自己辛勤开垦出来的田地,由于没有下一代接手(中年人大多去城市打工,青年人大多看不上种地),而正被杂草和野树慢慢地吞噬。他们心中的理想田园,不再是后辈们眷顾的处所。总结起来,老年人的问题有如下几点:第一,只能在自家房子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劳作,不可能大规模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他们思想观念陈旧,眼界狭窄,基本上没有创新和开拓的能力。第二,他们普遍存在健康隐患,容易生病。如果离群寡居,很难及时得到救治。第三,他们隔代照顾孙辈子女,有代沟,而且大多不懂教育方法,只能解决孙辈基本的饮食起居,无法辅导他们的学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4)少年人:这一代人从小由老人照顾,但在六七岁或更大一些的时候由父母带到城市生活。在他们的少年时代,父母外出打工,老人照顾他们,溺爱纵容。这些少年人受到隔代的教育,虽然物质上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但学业大多有所荒废,在人生目标、价值观、思想品德及意志品质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部分进入城市,也无法融入,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通过对乡村人口组成的现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是乡村的核心力量。只有他们回流乡村,才可以恢复乡村的活力,避免乡村的空心化。如果中年人在乡村能够有可以施展拳脚的方向,他们一定会回流乡村,毕竟是故土,人地熟悉而且有感情。乡村的行政部门可以给他们这批人创造机遇和可发展的项目,让他们自主承包,并给予优惠政策,留住他们才是当前乡村最重要的事,他们是乡村最核心的人群。
2)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在城市和乡村都是很重要的大问题。乡村青少年的教育关键在于他们的父母,也还是前文所述的那一代中年人。这一代中年人要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向好的方向引导,将成为乡村,甚至是城市的巨大隐患和不安定因素。因此,他们不仅要在城市里打工赚钱,更要在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上花大力气。不仅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等软实力方面的培养。
3)寻找乡贤:就是寻找乡村的带头人及团队。乡贤不一定仅指乡村的管理者,还可能是一些掌握农业、畜牧业等产业先进核心技术的人,或者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远见卓识,愿意为了乡村发展尽心尽力的人。
4)寻找外来投资者:是要寻找那些对乡村有感情,愿意到乡村来投资兴业的人,他们会带来新技术及新的思想理念,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乡村要欢迎和接纳这些外来投资者。
二、乡村景观
乡村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意识需要引导。我们今天的乡村卫生条件比从前改善了许多,马路也比从前平整了很多,楼房更是比从前多了很多,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美感却正在减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的宅基地上,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的是各种模仿欧陆风情的“小洋房”,铺着地砖的小院紧邻着水泥马路,分配到各家的田地却已超出了便于耕种的距离,院前屋后寥寥落落只有一些老年人,这就是中国当前乡村的典型现状。过去中国乡村千姿百态熙熙攘攘的古村落,而今正在加剧消亡。
总而言之,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二元割裂的格局对中国乡村的冲击,不仅导致乡村人口减少、劳动力流失、土地集中化却日渐凋敝,乡村失去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商品经济的价值导向,更给乡村带来人情的疏离、文化的淡漠,以及价值观的错位。上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乡村民众缺少对“美”的主动感知与介入,或因价值认同的错位导致审美上的错位。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要建设“有审美的乡村”,意味着更多地强调民众对审美的主动参与,以及建设者、设计者对审美趣味的良性引导。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乡村始终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道:“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由此,建设“有审美的乡村”,强调关注人性,关注自下而上的参与,关注实际需求,关注文化传承,而非流于“美丽”的形式与口号。冯骥才先生说过,“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的利用”,对此他指出“一要发展生产,二要改善生活”。诗人席慕蓉说:“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提倡审美,引导审美,必将成为乡村建设美丽田园景观所努力的方向。中国的自然田园景观是非常优美的,乡村建设最需要做的是清理的工作:首先,分出建筑质量好、中、差三个等级,好的可以保留,不好或者坏的可以改建,差的拆掉重建;其次,清理杂乱的空间,拆掉违章搭建,梳理掉杂草和灌木,适当修剪乔木,并在房前屋后铺设一些草坪或地被植物,整体建筑景观的风格与效果保持干净、整洁、舒适。
另外,关于乡村新老住宅建筑的问题。乡村很多新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修建的,一般的造型为两层欧式小楼,贴瓷砖,做花瓶栏杆,既缺乏乡村风情,又不是纯正的欧式,不土不洋,不中不西,不伦不类。而且同一个乡村的建筑形式多数大同小异,应该是乡村的一些工匠师傅拿着几套相似的图纸修建而成。整体而言,乡村在建筑、景观方面缺乏审美而造成了当前的乡村给人的感觉比较杂乱。所以,针对这种现状,设计师需要做整理的工作,让乡村把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把乱的一面修改掉。农民自建房也需要有好的设计,不能再建造那种不美的欧式小洋楼了。对比那些乡村里的新建筑,乡村还有很多老建筑,它们年代越久远,反而越美越耐看。而且,乡村的老建筑中还隐藏着一些未被发现的历史保护建筑,如有些贫困的乡村有许多近百年的老宅或祠堂被荒废,杂草丛生,无人看管,建筑变成残垣断壁,十分可惜。如果乡村行政部门尽早进行发现、记录、保护与修缮工作,这些老房子都能重新焕发光彩,成为非常耀眼的新建筑。
三、生态环保
粮食生产、蔬菜家禽养殖等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贫瘠,对生态环境非常不利,而且这样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对人体健康也有害。另外,乡村的生活垃圾不注意使用环保的方式来处理,如使用大量洗洁剂、洗衣粉等产生的污水都直接排入自然环境,各种农药瓶、酒瓶、饮料瓶,连同其他一些无法自然降解的东西都扔到自然环境中去。随着养殖业的扩大,规模化生产产出大量的动物排泄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向自然河道,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源安全。
然而,却有人认为破坏环境之类的事是小事,甚至有人说:先破坏几年,等我们大家都赚到钱,再治理回来。殊不知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治理好的,像那些塑料袋等的白色污染埋入土壤之中几百上千年都很难彻底分解掉。而且,饮用水质被污染,农田也因大量施用化肥而被污染,空气也粉尘污染,子孙后代该如何健康地生活在中国的乡村与城市之中?所以,生态环保亟待乡村行政部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认真地执行下去。
四、基础设施
相对比较富裕的乡村修建了笔直的柏油马路,所以没有了乡村的特色,缺少了原有的自然乡土的味道。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考虑美感,大多数只是考虑功能。而比较穷的乡村,连普通的水泥道路都没有,还是走那些乡间小路,一到下雨天,十分泥泞,让人无处下脚,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善。乡村的马路大多是村民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建的简易马路,路面差,弯度急。加上在一些农村,跑的大多是三轮摩托车,车辆质量差,有些又经过随意的改装,也就开始既当货车,又当客车。由于驾驶者资格限定不严格,所以交通事故频发。
供水、供电和供暖,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乡村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实施,这是保障乡村村民生活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障民生的一部分。
五、价值观念
在传统乡村社会,人口流动性小。虽然物质不够丰富,但社会有序。毕竟在一个熟人的社会里,坏人名声不佳,乡亲都处处提防,所以坏人也占不得多少便宜。在此平衡中,良风美俗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使乡村的生活井然有序。但当前的一些乡村,正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商业化渗透到乡村中,过去的良风美俗,若不是还有一些古朴的老年人支撑着,可能早已荡然无存了。过去的换工互助,现在成为直接支付工资的雇佣,按天收费,一点不含糊。过去走亲访友,带点礼品,或自己亲手所做,或到商店精心挑选,现在一律直接给钞票,并且已经成为人情的一种方式。当一切活动都货币化之后,许多乡村也就失去了往昔的人际关系和乡亲的邻里认同了。
六、基层行政
按照当前的行政体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不算一级行政单位,但事实上又存在一个行政村的概念,往往几个自然村被合并到一个行政村里,有什么对上和对下的事务,还是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组织实施。当前,我们村庄到底有哪些自治?又有哪些自上而下的行政?两者如何衔接?国家的政策,最终如何落实到村民中去,乡村行政的管理是否畅通?
在当前中国乡村,解决村民的纠纷是乡村行政的一大任务。村委与不同村民之间的关系远近不一致,村委在裁决时,或多或少存在偏袒现象。即使公平裁决,当事各方往往也认为存在偏袒。对村委的信任,一般只存在于关系更近的一方,往往不大容易达成双方都认可的方案。所以事实上所起的调节作用还是有限,其结果也造成了村委一般不大情愿出面调解纠纷。而基层行政工作,多为低保名单的确定以及计生工作。而现在计生一孩放宽,乡村计生工作的矛盾有所减轻,村委对此项工作的压力也减少了许多。与多年前需要催缴农业税、上缴提留款的时候大不一样了。这样,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村民是完全自由的,不受干涉;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村民关于贫富、强弱、智愚、多寡等都全凭自觉,乡村行政部门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和支持。总之,乡村的行政部门要思考乡村的整体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合力,促进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