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特色小镇兴浙江——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为浙江省政府参事调研组的调研成果。调研组成员:方泉尧、桑士达(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执笔:桑士达。成文于2016年8月。

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是浙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有效举措。近两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纲抓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得力,思路明确,目标高远,推进迅速。

一、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发展、成效初显

浙江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省级特色小镇,迄今创建了79个特色小镇,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101多亿元,集聚各类企业3.7万家,引进“双创”人才1.6万人。特色小镇建设已成为展示浙江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一张金名片。

特色小镇成为加快新兴产业振兴发展的新推手。特色小镇建设,产业是核心。坐落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锁定互联网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两大产业,主要指标超常规超预期增长,计划通过3年培育,形成创业项目2000个和资产管理规模达1000亿元的世界级互联网高地。定位为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占地3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家金融投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800亿元。坐落于钱塘江畔的西湖“云栖小镇”,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为核心产业,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集涉云企业332家,并集聚了一批国内云计算等领域顶尖人才为领军的创新团队,催生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云计算峰会。又如,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富阳“硅谷小镇”,以“有核无边、辐射带动”理念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筹建,已引进企业200多家,聚合了一批重量级新兴产业项目。

特色小镇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了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比如,衢州是一个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特别明显的地区,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促进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是亟待破解之题,衢州“循环经济小镇”为其解了结、觅了径。这一立足于建成中国首个具有自主循环型特色环保产业的特色小镇,主攻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巨化集团引进国内外高新企业34家(包括23家外氟硅产业的优质企业),建成了国内产业链最长的锂电池产业基地,还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韩国晓星工业园项目。而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创新综合试验区的下城“跨贸小镇”,18个月就完成固定投资近30亿元,引进跨境电商相关企业160家,力争通过3~5年努力,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新型跨境电商企业1000家,实现进出口贸易200亿元。

特色小镇成为集聚两创人才的新高地。为争创人才生态最优小镇,各地纷纷建立畅通便捷的人才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以事业和平台集聚人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如被授予浙江省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的“云栖小镇”,始终将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作为头等要事,一批相关领域高技能人才从全国、全球接踵而来,已集聚中国云计算领域领军人物王坚、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国家千人计划联谊会副会长张辉、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等国内顶尖人才。而滨江“物联网小镇”,围绕打造国内物联网产业高地,两年集聚高端技能人才2.5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归人才3900人。“梦想小镇”已累计引进人才1900人,其中“国千”93名、“省千”118名,成为全省高层次人才最密集、数量增长最快的人才特区。还有安吉“两山”创客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江干丁兰智慧小镇、富阳硅谷小镇、建德航空小镇、上虞e游小镇等围绕引才引智亦各有妙方绝招。

二、特色小镇建设中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产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一些小镇入驻企业数量偏少,且规模不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既缺乏知名度高、带动性好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也缺乏科技研发类高端型企业。有些小镇工程项目未及时到位,导致基础保障薄弱、开发进程缓慢、创新发展乏力和招商难等问题。受当前国内外经济态势影响,一些经济实体尤其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有些初创型企业产业化程度低,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一定经济体量和规模,企业效益普遍低于预期,投资创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减弱。

同质化竞争压力比较大。同一项目、同一产品甚至同类同名小镇,不仅省内同时上,省外也是竞相上,存在多头同做、重复筹建、无序竞争的情况,如金融小镇、健康小镇、航空小镇、互联网小镇、信息经济小镇就是这般,由此有特色难成、效益难好、前景难测之忧。如近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北京、广州等10多个城市纷纷兴建地理信息产业基地,入驻德清县的地理信息小镇尽管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错位发展战略,多项产品独占鳌头、抢占高点,但还是面临竞争激烈和挑战屡屡的巨大压力。

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社区功能等释放不足。产业的做大、做强,产业功能的发挥、发展,须建立在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之上。多数特色小镇,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因各地财力物力、交通基础等支撑上不足,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上相对滞后,造成一定的创业易但生活难的状况;生活气息不够浓厚、不太理想,产业功能需衍生的文化功能、旅游功能、社区功能的释放受到一定影响,进而不利于主打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功能的充分发挥。小镇的规划布局尚需科学规范。一些小镇尤其是特殊类小镇建设在规划设计上尚缺乏指导和借鉴,致使顶层设计欠科学,发展远景欠周全,导致在“产、城、人、文”的有机融合上显得不足,在营造“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上有一定偏颇;个别地方对建设特色小镇理念认识片面,思想冲动,行动盲目,不从实际实情和资源禀赋出发,一味主张“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小镇建设有一哄而上之势头和千镇一面之苗头,要避免出现劳民伤财的“空壳小镇”“撒钱小镇”。

三、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须注重特色活力和人文涵养。特色小镇要贯彻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和“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建设理念,须进一步做好整体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工作,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切实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千镇一面。而特色小镇要成为产业上的大镇、城建上的名镇、聚才上的重镇、文化上的强镇,最终要靠人,靠文化。如闻名全球的法国巴比松小镇,自1850年来卢梭、科洛、米勒等大批画家先后入驻,才逐渐形成以巴比松七君子为代表的艺术群体和巴比松画派。时下我们一些特色小镇声名还不甚响,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和“最强的大脑”,建议吸引本地的知识文人和在外做事的成功人士,来充任小镇建设的经济顾问、文化参事等。

特色小镇建设须强化要素支撑和政策扶持。破解发展难题,扶植特色优势,确保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主要得靠小镇自己创新打造,但也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持。(1)加强智力支撑。尽管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政策,但往往是“撒胡椒面”式或是“普通粮票”法,难以吸引大师型、特殊型、领袖型人才,难以形成多层次、复合式、高效能的人才“众创空间”。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以大手笔人才新政来招才引智,建立健全小镇人才激励机制。(2)增强创新驱动。营造激发企业家活力的创新环境,大力孵育更多创新主体,吸引富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或研发中心落户小镇;倡导支持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多为小镇提供科研技艺和排忧解难服务;着眼厚植双创根基、助圆创业好梦,协调有关高校院所,增设培养特色小镇急需人才的专门学科。(3)强化要素保障。各地在推进小镇建设上遇到诸如资金、技术、土地等保障问题,尽管已有相关政策,但一些特殊情况尚需特别政策来协调或扶持,比如,利用留用地发展新兴产业的项目及其建设主体需有扶持政策,对老园区或老厂房转型升级的改造要鼓励支持,对小镇个性化设计和改造最好列入新型城镇化范畴。时下,各地特色小镇的人才住房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亟须上级部门统筹协调和帮助。

特色小镇建设须完善考核机制和服务结构。(1)建立健全特色小镇考核办法。因各小镇产业定位不同,按照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考核缺乏有效性和公平性,建议综合各方面意见完善考核机制,如加大增量经济指标考查的比重,增加当年新入驻企业数、新增融资企业数及融资规模、新增企业税收及增长率等的考查比重;视不同小镇的所处阶段、产业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标准,对非传统产业门类的小镇增加适用于新兴产业的考核指标。同时,建议适当延长小镇建设时间,防止一蹴而就、急于求成。(2)简化重点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行政干预,特别是加大为初创期企业和创业者服务的力度,开辟绿色通道。(3)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弥补政府监管和服务不足并增强其内生动力、激发潜力,需积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为入驻企业提供诸如要素保障、法律咨询、市场推广、技术孵化、供应链整合等专业性中介服务。(4)用好互联网强化市场对接。互联网是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要利用好互联网科技,使其成为小镇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建议主管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