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独特的饰面技术

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

西亚最常用的建筑材料是土。土易取易得,加上水软化后可以用来砌筑土墙。约公元前5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产生了将软化土置入木模,干燥后成形为长方体日晒砖比日晒砖更坚固是窑烧砖,但两河流域缺乏木材,所以烧窑需要的燃料缺乏,因此无法大量使用,只在一些重要建筑的重要部位使用窑烧砖。的做法。这种日晒砖可以一块块堆砌,成为西亚各地最普遍的建材(见图2-10)。日晒砖牢固耐久,但怕水怕潮,因此必须采用防水且牢固的屋顶和铺设防水层的墙体。一旦屋顶破坏、雨水入墙,建筑物就会急速崩塌。因此,史前时代古西亚的建筑遗留,即使是雄伟的宫殿,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多半只是巨大的土堆而已。

图2-10 日晒砖

为了保护土墙免受侵蚀,公元前四千纪开始,古西亚发展出了独特的饰面技术。

(1)陶钉。其实是一种圆锥钉形的马赛克,以红、黑、白等有色石材做成,一些重要建筑物的重要部位,趁日晒砖还潮软的时候,锥尖向内钉入、覆盖,形成硬质的墙面,并且以不同颜色的底面镶嵌组成图案(见图2-11)。起初,图案是编织纹样,模仿日常使用的苇席。后来,陶钉底面做成多种式样,有花朵形的,有动物形的,摆脱了模仿,有了适合于自己工艺特点的独特形式。(参见教材(上)P24)

图2-11 乌鲁克的陶钉装饰墙面

(2)沥青+石片、贝壳装饰。两河流域盛产石油。公元前三千纪之后,多用沥青保护墙面,相比陶钉更便于施工,更能防潮,陶钉因而慢慢被淘汰。为了保护沥青免受太阳暴晒而融化,后来又在沥青表面贴各色的石片和贝壳,它们构成斑斓的装饰图案,把陶钉的彩色饰面传统保持了下来。由于土墙的下部最易遇水损坏,所以多在这一部位用砖或石头垒,重要的建筑更以石板贴面,做成墙裙,在墙裙或墙的基脚部分做横幅的浮雕。浮雕或者刻在石板上,或者用特制的型砖砌成。为了适合型砖宜于模压生产的特点,砖砌的浮雕重复有限的几个母题。(参见教材(上)P24)

(3)琉璃砖。约公元前三千纪,两河流域在生产砖的过程中发明了琉璃。它的防水性能好,色泽艳丽,又无须像石片和贝壳那样全靠在自然界采集,因此,逐渐成了这地区最重要的饰面材料,并且传到上游地区和伊朗高原。琉璃饰面上有浮雕,它们预先分成片段做在小块的琉璃砖上,在贴面时再拼合起来,题材大多是程式化的动物、植物或者其他花饰。大面积饰面其底子大多为深蓝色,浮雕是白色或金黄色的,轮廓分明,装饰性很强(见图2-12)。

图2-12 独特的饰面技术

浮雕的构图有两种。一种以整面墙为一幅画面,上下分几段处理,题材横向重复而上下各段不同,如尼布甲尼撒王宫(Nebuchadnezzar Palace)正殿里御座后的墙,墙裙上是一列狮子,墙面正中是四根柱子,各自托着两层重叠的花卷,再上面是一列草花(见图2-13);另一种构图是在大墙面上均匀地排列一两种动物像,简单地不断重复,例如巴比伦的主要城门之一伊什达门(Ishtar Gate)的装饰(见图2-14)。(参见教材(上)P25)

图2-13 尼布甲尼撒王宫正殿墙裙上的狮子

图2-14 伊什达城门

【观点】 少数题材反复使用,构图图案化,不作写实的背景,不表现空间深度,等等,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琉璃砖大量模制的生产特点和小块镶拼的施工工艺。它们构图的平面感很强,符合土墙的结构逻辑。从陶钉到琉璃砖,古西亚饰面的技术和艺术手法都产生于土墙的实际需要,适应于饰面材料本身的制作和施工特点,反映建筑的结构逻辑。同时,两河下游居民在植被稀少、一片灰黄的自然环境中对色彩有着强烈爱好(同理,中国江南地区和日本,由于自然环境丰富而绚烂,反映在建筑和服饰上的色彩取向倒偏于素雅),这种饰面传统又适应这一地区所需要的艺术表现力。

任何一种装饰手法能长久流行、成为传统,必定适用于建筑物并与其本身的物质技术条件相适应,这样才会有生命力,否则必然会在实践过程中被淘汰。历史上凡是纯正的建筑风格,它的装饰因素往往能同结构因素和构造因素相结合,甚至为它们所必需,正如两河下游的饰面技术所启示我们的那样。(参见教材(上)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