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建构与评估优化研究
- 周春波
- 10字
- 2021-03-28 04:50:40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历程
一、国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的演进历程
国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大致形成了三段前后相继的演进历程。
(一)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理论初创期
国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肇始于成本—收益分析理论(cost benefit analysis, CBA)。其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开始与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相结合,公共产品效益评估开始将潜在市场信息纳入主要参考因素(Eckstein,1958)。
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Harold Hotelling首次提出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 TCM)的设想,其基于需求理论构建了旅游者对国家公园的游览比例与旅行距离的数量模型,应用数理方法得到旅游者需求函数,推算出国家公园的旅游者收益为旅行费用与消费者剩余的加总。这篇论文推动了后续旅行费用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同年,经济学家Ciriacy-Wantrup首次提出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的设想,认为能够通过直接询问方法来获得公众对于公共资源与物品的需求和支付意愿。这两种方法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货币化评估提供了研究思路与基础。
(二)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体系渐成期
1967年,资源经济学家John Krutilla在深入分析公共项目环境绩效和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发表了《自然保护的再思考》,被视为资源经济学派的开山大作。同年,Ridker & Henning最先应用享乐定价法(hedonic pricing method, HPM)研究了环境资源定价问题,其基本研究思路是建立环境资源的属性向量,构建相应的经济统计学的回归模型测算出环境资源属性的价格。
伴随着福利计量理论的时序演进,游憩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阐述更深入,实证应用也越来越国际化与多样化。在20世纪70年代,旅行费用法(TCM)越来越成为国外学术界评估自然/文化遗产地、国家公园的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的主流方法。在国际旅游业悄然兴起并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背景下,又一部大作——《自然环境经济学:商品性和舒适性资源价值研究》问世。该书由John Krutilla和Anthony Fisher合著,首次较为完整地构建了“舒适性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概括了舒适性资源的独特性、原真性、舒适性等性质。从80年代开始,基于旅游者支付意愿的条件价值法(CVM)的理论阐述与个案实证也逐渐增多,成为评估非利用价值的主流方法。
之后,在美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公共财政支出锐减的背景下,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国家公园旅游服务定价问题的研究热潮。Bow ker et al.(1999)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居民认为旅游者应该为观赏国家公园旅游资源而支付一定费用给资源所有者。国家公园的旅游服务定价策略有赖于对旅游资源价值的准确评估。这些结合实践背景的学术成果使得国外越来越多国家的环境保护局与旅游发展部门主管意识到,论证旅游资源具有经济方面的价值是一个非常必要且非常迫切的经济要务,这关系到各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制定、规范执行与实施绩效(Lee,1997)。
(三)第三阶段(21世纪至今)——方法改进期
迈入21世纪后,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逐步呈现出两条演进路径:案例分析与计量实证。国外学者的案例研究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在国家公园(Lee et al.,2002; Asafu-Adjaye, Tapsuwan,2008)、森林游憩区(Amirnejad et al.,2006)、湖泊游憩区(Fleming, Cook,2008)、滨海度假地(Park et al.,2002)、自然保护区(Mmopelwa et al.,2007)等自然景区;另一类集中在文化遗产(Walter, Giovanni,2000; Kim et al.,2007)、人类遗址(Ruijgrok,2006)、城市遗产(Anna et al.,2003)、纪念馆(Mousumi et al.,2007)等人文景区。
而且,国外学者逐步专注于对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及其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改进和案例实证,Hailu et al.(2000)提出了CVM的改进型——多方案条件价值法(multi-program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MPCVM),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也被应用到享乐定价法(HPM)的游憩价值评估中(Kong et al.,2007)。逐步地,显示性偏好法中的旅行费用法和叙述性偏好法中的条件价值法成为国外公认的两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在实践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评估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类公共物品的经济价值。不过,鉴于两大评估方法尚存不足之处,国外学者推荐使用TCM、CVM、HPM等方法两两组合而成的综合评估方法来提高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准确性(Grossmann,2011)。
二、国内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的演进历程
国内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大致形成了两段前后相继的演进历程。
(一)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理论引入期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陆鼎煌等(1985)评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孟永庆和陈应发(1994)介绍了国外评估森林游憩价值的包括价值法、成本法、费用法等8种具代表性的方法,艾运盛和张鸿雁(1996)指出了旅行费用法应用于游憩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随后,艾运盛等(1996)、程弘等(1997)、戴广翠等(1998)、靳乐山(1999)分别应用旅行费用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兴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游憩价值、我国森林旅游价值、圆明园环境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研究尚显单薄,以旅行费用法的推介和案例应用为主,主要评估森林资源、生态资源的游憩效益。
(二)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今)——方法改进期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景区特许经营权出让模式的兴起,国内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刘坤等(2001)初步提出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涵义并分析了其重要性。随后,万绪才等(2003)界定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概念,李丰生(2005)初步建立了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体系。之后,刘敏等(2007)研究了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选择,黄先开和刘敏(2012)进行了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适宜性研究。
梁修存和丁登山(2002)、张红霞等(2006)、刘敏等(2008)、于洋等(2009)分别对国外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进行了文献述评,王艳等(2005)、林文凯(2013)、查爱苹和邱洁威(2015)分别对国内外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进行了文献述评。在旅行费用法研究领域,李巍和李文军(2003)、张茵和蔡运龙(2004)、谢贤政和马中(2005)、周慧滨和左旦平(2006)、谢双玉等(2008)、赵玲等(2009)、查爱苹等(2010)、董雪旺等(2011)分别在旅行费用法的模型局限性、模型改进、模型间对比分析、研究信度、研究效度等方面体现了研究贡献。在条件价值法研究领域,张志强等(2003)、张茵等(2005)、赵军和杨凯(2006)、张翼飞和赵敏(2007)、崔卫华和林菲菲(2010)、董雪旺等(2011)、蔡志坚等(2011)、许丽忠等(2012)、查爱苹等(2013)分别对条件价值法的应用原则、应用案例异同、偏差与局限性分析、可靠性检验、有效性检验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在收益还原法研究领域,吴楚材等(2003)、李家兵和张江山(2003)、程绍文和徐樵利(2004)、喻燕和卢新海(2009)、喻燕(2010)分别应用收益还原法进行了景区游憩价值的案例评估。
总体而言,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研究的不断拓展与深入,近几年已经逐渐形成三大评估方法:一是以旅行费用法为主的评估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显示性偏好法;二是以条件价值法为主的评估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陈述性偏好法;三是以收益还原法为主的评估景区资产经济价值的资产评估法。而且,国内学者逐步开始在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的研究思路、测度模型、信效度检验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