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要注意的几点原则和方法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孩子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如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其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这需要我们掌握以下几点原则:

1.信号要明确

给孩子立规矩时要求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不定。例如出门前孩子总是拖沓,家长不要说“你快点,再不出发就赶不上车了”。这样说孩子并不清楚到底时间有多紧张,也不清楚应该快到几分钟搞定。家长可以这样说:“妈妈再给你5分钟,5分钟不能出发咱们就来不及了,就不用去了。”这样说孩子对规矩的要求更明确,效率也会更高。

2.让孩子清楚你的态度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清楚你的态度,告诉他这种行为你不会允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清楚自己做错了事,避免这种行为成了习惯,那时再纠正就没那么简单了。

3.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告诉你不许光脚下床,你怎么不听话!”当孩子没有听从家长的“规矩”时,大多数家长想到的就是批评孩子,对孩子进行否定。“你不听话”“你不懂事”等语句常常会出现。

还有一些家长会这样说:“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孩子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还有什么要改的?”

家长需要否定的是行为,而不是给孩子贴上否定的标签,如可以说:“光脚下床会着凉,你应该穿上鞋再下来。”这样一来既让孩子清楚了自己行为不对,也清楚地说明了这样做的后果及应该如何做。

4.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强,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给他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以势压人——“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对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5.以身作则,不要随意打破规矩

规矩不只是针对孩子定立的,同时也适用于家长,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例如想要孩子懂礼貌,首先家长就应管好自己的嘴。同时立好的规矩不要随意打破,如果今天要求孩子这样,明天又要求孩子那样,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孩子也会糊涂,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对规矩的遵守力也会降低。

6.惩罚一定要及时且切实可行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他很可能早就忘了,家长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此外,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那么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所以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例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家长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他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7.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

我们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例如,在他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许是件非常好玩儿的事情,理解了孩子,你就不会恼火,然后你可以和缓地告诉他,“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抓住以上这几点原则,相信家长在为孩子制定规矩时,就能找到一定的标准了,也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