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

四时风

【原文】

郎仁宝曰:春之风,自下升上,纸鸢因之以起;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树杪多风声;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冬之风,著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

【注释】

①郎仁宝:郎瑛(1487—1566),字仁宝,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藏书家。著有《七修类稿》,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译文】

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春天的风是从下往上刮的,所以风筝才能飞起来;而夏天的风是在空中横行,所以能从树梢听到风声;秋天的风是从上向下,树木的叶子因此而飘落;冬天的风贴着地面吹,所以地面上能发出巨大的响声,而且还生出冰冷的寒气。

少女风

【原文】

管辂过清河,倪太守以天旱为忧。辂曰:“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已有阳鸟和鸣:其雨至矣。”果如其言。

【注释】

①管辂:(209—256),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

【译文】

管辂路过清河时,看到倪太守忧心忡忡,为天旱担忧。管辂说:“仔细观察树梢,已经出现少女般的微风,树林间还有阳鸟在相互鸣叫,雨很快就会降临的。”果然像他说的那样,雨如期而至。

泰山云

【原文】

《公羊传》:泰山之云,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

【注释】

①《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

【译文】

《公羊传》记载:泰山的云一碰到石头就会升起来,而且很小的云气也会融合在一起,不一会儿就会雨遍天下。

沆瀣

【原文】

夜半清气从北方起者,谓之沆瀣

【注释】

①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译文】

半夜里有清气从北方升起来,就叫“沆瀣”。

白云孤飞

【原文】

狄仁杰尝赴并州法掾,登太行山,见白云孤飞,泣曰:“吾亲舍其下。”

【注释】

①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

【译文】

狄仁杰曾去并州入法掾一职,去登了太行山,看到一片白云独自飘过,不禁触景生情,流着泪说:“我的父母亲就住在那白云之下啊!”

云霞

【原文】

云,山川之气也。日旁彩云名霞,东西二方赤色,亦日霞。《易经》:“云从龙,风从虎。”孔子曰:“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易经》: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诗、书、礼、乐、易、春秋)。

【译文】

云由山川间的气形成。太阳旁边的彩色云叫霞,东西方向的红色云也叫霞。《易经》说:“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孔子说:“不义之财对我而言就如同浮云。”

行云

【原文】

楚襄王游于高唐,梦一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上,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比旦视之,如其言。

【注释】

①楚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

【译文】

楚襄王去高唐游山玩水,做梦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在巫山的南面,高丘之上,早上变成浮云,晚上变成细雨。”楚襄王到那儿一看,果真如梦中女子所说的那样。

飓风

【原文】

《岭表录》:飓风之作,多在初秋,作则海潮溢,俗谓之飓母风。明正德七年,流贼刘大等舟至通州狼山,遇飓风大作,舟覆,贼尽死。

【注释】

①《岭表录》:地理杂记,全书共三卷,唐刘恂撰。

【译文】

《岭表录》记载:初秋之时多发生飓风,风一起则海潮翻涌,俗称“飓母风”。明正德七年,流窜的反贼刘大等人坐船行至通州的狼山,就遇到了这样的飓风,结果吹翻了船,船上的流贼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