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东营市的垦利县注入渤海。

兰州以上地区来水量占全河的55.6%,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但兰州至包头区间存在洪水和凌汛隐患,特别是黄河自南向北的河套河段,凌汛期间冰塞、冰坝壅水,可能造成堤防决溢,形成水灾。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口镇至禹门口是黄河干流最长的连续峡谷,有世界著名的壶口瀑布,深槽宽只有30—50米,枯水期水面落差约18米,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下黄河一壶收”的美景。另外,黄河中游地区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形成的洪水峰高时短,陡涨陡落。

而黄河干流的下游,由于长期排洪输沙淤积,河床普遍高于两岸地面。一般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6米,比两岸平原高出更多,严重威胁着平原地区的安全。特别是河南、山东至今仍有180万左右居民住在河床中,很难可持续发展。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值(表一)

黄河主要支流报告值(表二)

黄河流域内的人口有1100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8.7%。从现状看,除少数市、县外基本上属于发展滞后地区。西部大开发后,虽然发展步伐加快,但与全国的差距仍较明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艰。坦诚地说,国家若不加大对沿黄河市县的支持力度,它们有可能拖全国全面小康建设的后腿。这就是我们调查后形成的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

我在祖国大西北工作了近20年,深深感受到“沿黄”人民改变“沿黄”面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意愿。2002年我从陕西省省长位置上退下来,被选入全国政协常委,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这使我获得了一个能客观反映“沿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工作岗位。不主政就没有官本位,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相对会客观公正一些。经我申请,经济委员会认可,拟定专题调研《沿黄全面小康建设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

2003年9月由我任组长,王武龙、王秦平、李志民同志和几位工作人员组成的考察组赴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沿黄河西岸市县考察调研。之前考察组于2003年5月在京召开了有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扶贫办、文化部、广电总局、交通部、西部开发办、气象局和国家电力投资公司、石油天然气公司、神华集团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汇报,了解情况,沟通了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家大型企业对沿黄河地区开发建设的设想和行动,增强了考察调研的针对性。

2004年3月由我任组长,黄璜、张涛、王武龙、高安泽等同志参加,赴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沿黄河考察调研,并先后形成了七个专题报告上报。后经中央领导批示,有关部门研究采纳。有些部门还有专题回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协作用的重视,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

2007年是第十届政协任期的最后一年,全国政协十分关注沿黄河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于当年5月组建了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由副主席张思卿任团长,卢荣景和我任副团长,孙怀山任秘书长,成员有田期玉、孙永福、陈广文、陈明义、王光谦、任玉玲、汪纪戎(女)、张涛、于友发、刘于鹤、刘振英、鲁志强等常委和委员。视察团历时20余天从青藏高原沿黄河直到山东东营入海口,行程万里,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调研,形成了一个较全面的报告,表达了沿黄河1.3亿人民的心声。

为了提高对“沿黄”全面小康建设重要性的认同,本书特将上述考察调研报告全文收录,以谢参与考察调研的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以及工作人员。

程安东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