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北革命根据地史
- 中国共产党三原县委员会
- 5464字
- 2020-06-25 14:34:5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三原的传播与中共党团组织的建立
第一节 五四运动在三原的反响
一、新文化运动在三原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宣传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引导青年解放思想,破除陈旧学说,冲破束缚人们思想的罗网,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造就有利于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
陈独秀与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从这里看到了曙光。于是,他们纷纷开始宣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赞扬了俄国十月革命。一时间,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新文化运动在京、津、沪等地蓬勃兴起。
三原县地处渭河北岸关中腹地,在明清时期就有学古、宏道、嵯峨和正谊四大书院,是关中学派中三原学派的发源地。
辛亥革命以后,于右任领导的陕西靖国军在三原创办学校,推进了三原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到了五四时期,在渭北各县还没有中学时,三原县城内就有三原县渭北中学、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陕西省立三原女子中学、三原县立初级中学五所中等学校和七所小学,学校聘请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在京、津、沪、汉求学的大学毕业生或留日的学生。这些具有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教师在三原各中学教学期间,倡导科学救国,主张民主办学,提倡学术自由,反对学校讲经(书)等。这些新文化、新思想,吸引渭北各县和外省大批学生纷纷来到三原求学。
三原这些具有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教师,积极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之中,他们向学生传播新文化与新思想。在他们的倡导下,各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及各种学科的学习组织,教师在校外也建立了教学研究会、教育讲演会等学术研究组织。教育讲演会研讨范围不限于教育问题,还涉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及新思潮传播问题,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思想解放、自由讨论的社会风气。三原各校纷纷进行教育改革,提倡和运用新教材,废除宣传封建文化的旧教材,新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这些教师向学生讲授新文化、新文学,要求学生运用白话文进行写作,应用新式标点等,使学生掌握这些传播新思想的锐利武器。
一些留学日本的教师回到三原后,在渭北中学讲述有关俄国十月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新概念、新文化、新思想,且很快在三原及渭北地区传播开来,新文化运动逐渐成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五四运动传入三原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界人士强烈愤慨。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反对巴黎和会决定,要求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废除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并开展了大规模集会和示威游行,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五四运动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大中学校求学的陕籍学生,大都积极参加了当地的反帝爱国运动。北京大学学生会干事、陕籍学生刘天章、李子洲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杨明轩等,不但积极参加了5月4日北京学生集会和游行示威,还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参加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还有北大陕籍学生杨钟健、呼延震东、刘含初、郝梦九(三原籍)、张耀斗等。当天被捕的32名学生中有陕籍学生杨明轩、郝梦九。在“六三”大逮捕中,刘天章、刘含初被捕。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的陕籍学生有雷晋笙、严信民。在武汉参加五四运动的陕籍学生有王尚德等。在日本留学的陕籍学生汪世衡也撰写文章,鼓动反日。
(二)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传入三原
1919年5月14日,西安《长安日报》首次对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做了简要报道。与此同时,三原旅外学生中一些进步分子通过外埠寄来的函件和报纸,向三原同学和好友报告五四运动的最新消息,三原人民对北京等地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情况了解日益增多。青岛丢失,山东难保,祖国危难牵动着中华民族的命运,陕西三原人民不再沉默,一场声援风潮正在酝酿。
三、三原对五四运动的积极响应
(一)三原响应五四运动的主要表现
1.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举行大规模集会和示威游行活动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三原后,三原学生积极响应,除集会讲演、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外,还举行了罢课罢教。他们书写标语,张贴传单,或私下传阅,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5月中旬,三原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举行了反帝爱国示威大游行,在县城城隍庙戏台前召开大会,城隍庙内示威群众达数千人,爱国师生争先恐后登上城隍庙戏台进行演讲。
会后,全体学生一起绕南北二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途中仍有大批市民、商人、军人等参与进来,学生们手执各种旗帜,上书“取消二十一条”、“争回青岛主权”、“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等字样,并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抵制日货”等口号。游行队伍沿大街游行一周后,学生们又分成小组进到街巷宣传,号召市民抵制日货,并进入商店进行搜查。陕西靖国军中部分进步军官和士兵也纷纷参与了这场游行示威活动。
2.通电全国,声明立场
示威游行活动结束后,省立渭北中学又向全国发出了通电,“青岛交涉,存亡攸关,一有蹉跌,国将不国,请电致巴黎议和代表,务期达到直接收回目的,万勿让步,致误全局。至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尤请依法惩办,以儆效尤”。受三原这次罢课游行影响,渭北各县学生风起云涌,相继响应。
3.三原成立“救亡团”,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6月初,由于西安陈树藩阻挠,西安不允许开展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陕西学联代表急赴三原,与三原各校学生组织宣传队,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居民家庭院落,宣传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倡导抵制日货,并与出售日货的商人进行斗争。6月6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简称三中)、陕西省立第三职业学校(简称工职)、三原县高等小学校和西关学校等三原全城学校学生实行罢课,联合组成“救亡团”,连续三日在三原县南城北城大街举行游行示威。当天的游行队伍长达数里,向居民、商户、士兵进行宣传。学生手执三角旗,上写各种口号,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承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政府”、“铲除卖国贼曹、陆、章”等,并在县城内街巷到处设讲台,师生争先登台演讲。愤怒的学生们故意把段祺瑞三字谐音写作“断气睡”。
4.广大学生把抵制日货作为一项具体的爱国活动
6月8日,游行到第三天,学生和市民群众再次集合于三原城隍庙内,各校师生在戏台上设讲坛,说明当时国家危急形势和北洋政府卖国勾当,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卖国贼,把列强侵略势力驱逐出中国去。有的学生痛哭流涕劝告商户勿购销日货,有的店员受到感动,当场立誓回去劝阻自己的店铺不再经营日本货物;有的老先生激动地登台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台下市民和学生群众听到触动他们心弦的话语时,每每跳跃挥手,高呼口号,台上台下汇成洪涛巨浪。三原学生联合会向渭北各县学校发出通知,号召举行罢课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各县学生积极响应,纷纷举行罢课示威游行,在渭北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这次大罢课大游行以后,五四运动和新文化的传播在渭北各学校得到更为深入的开展。此后,一些从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毕业并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学生也来到渭北,他们把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各方消息进一步传播到了陕西靖国军管辖区域的渭北各学校。
5.编排戏剧,宣传新思想
9月后,五四运动在陕西更加深入人心,渭北各校全面转入学习、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11月,三原县城各学校师生还开展了“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两周年”活动。
1920年下半年,三原县立高等小学校教员蔡祥符(留日学生)、李寿亭(留日学生)、雷绍元编排《新理想国》《列宁传》两个大型话剧,在渭北各县学生运动会闭幕时公演,宣传建立理想国家和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的革命斗争,在三原及渭北各校引起轰动。
继三原、西安和渭北各县之后,陕北、陕南一些地区也积极响应,开展各种形式活动,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二)三原响应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
五四运动在三原响应早、规模大,宣传广、影响远。三原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行动,高举反帝爱国旗帜,与军阀进行坚决斗争的革命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渭北广大民众。
1.响应时间早
五四运动爆发后,“三原是全省最早响应五四运动的地区之一”。“靖国军中心区域三原县的学生运动还早于陈树藩统治的西安”。
五四运动爆发时,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设在三原,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了靖国军的大力支持。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主政渭北期间,言论自由,政治开明,民主思想活跃,不干涉学生运动,而且支持学生的民主自由呼声。所以,五四运动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三原,三原各校学生便立刻积极响应,举行声势浩大的声援五四大游行,靖国军中的一些进步官兵也参加了游行,支持学生运动。
2.活动规模大
5月中旬,三原各校师生学生就积极响应,学生和群众六七千人走向街头,开展大规模的五四爱国游行、演讲,走街入巷宣传爱国思想,反对军阀卖国。6月6日至8日,三原师生一连三天举行大游行和大集会,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靖国军官兵大力支持,甚至一些军官和士兵也参与到示威游行队伍中去,三原声援五四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空前高涨。
靖国军管辖区域的各中小学,师生富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加上时代潮流的激荡,渭北地区的民主之风盛行,不干涉学生运动,而且靖国军大力支持学生的民主自由呼声。三原之所以能够成为渭北革命的中心,这与靖国军的政治主张与其领导人的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五四运动爆发后,各校学生爱国热情瞬间迸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爱国行动。三原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举行各种形式活动,使渭北广大群众的五四反帝爱国精神更加高涨。
3.宣传广,影响远
“陕西首先响应和支持北京学生斗争的是西安和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三原及其渭北辖区,其后波及陕北和陕南地区”。三原通过多种形式声援五四运动,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把五四运动消息传播到了学校以外的广大群众中。
三原各校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示威、呼喊口号、张贴标语、发放传单,组织宣传队,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居民家庭院落进行宣传;把抵制日货作为一项具体的爱国行为,并与出售日货的商人进行斗争;通电全国,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卖国行径;成立“救亡团”,统一组织和号召学生举行爱国行动,当地报刊积极报道宣传;公开演出了《列宁传》《新理想国》等剧目,宣传新思想等。轰轰烈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很快带动了渭北各地青年学生团结一致声援五四爱国运动,靖国军辖区的高陵、泾阳、蒲城等县纷纷加入到集会和游行行列。
(三)五四运动对三原革命形势的促进作用
毛泽东在论述五四运动巨大的历史意义时,曾经指出:“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陕西的历史实际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证明毛泽东的论述是完全正确的。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三原的传播
五四运动之前,渭北地区民众思想比较封闭,对西方的物竞天择、进化论、天赋人权等唯物史观知之甚少。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传入三原后,给人民群众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冲击,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理想追求做出新的反思。
2.五四运动促进了渭北人民思想的觉醒
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各地青年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兴起。三原各校立即响应,连续多次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宣讲等活动。联合组成“救亡团”,宣传反帝反封建,树立新思想,倡导新文化,推崇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张波在富平宣传演讲时,感情激奋,当场咬破手指,愤写血书,以明心励志。赴淳化山区宣传的学生经长途跋涉,演讲至声嘶力竭而精神不懈。进步知识青年更加清楚地看到国家命运岌岌可危,更加感到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行将灭亡,他们以拯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积极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
3.五四运动促进了三原革命形势的发展
五四运动传入三原后,广大进步青年积极响应,他们以学校为阵地,通过学生运动,建立社团,出报纸,办刊物,引导大家学习宣传新思想。在各种学说百家争鸣的形势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渭北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三原革命形势得以迅速发展。
4.五四运动促进了渭北文化教育界思想的进步
五四运动的影响及新文化运动在渭北三原的传播,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由青年知识分子推广到了渭北广大群众中,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新风尚,同时也促进了渭北地区文化教育界思想的进步,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五四运动的影响,使三原乃至渭北地区的青年学生在爱国运动和新文化、新思潮的激荡中得到成长,唤醒了人们爱国反帝反封建的意识,使人们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教育,步入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阶段,促进了三原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并对以后众多渭北儿女踊跃投身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从思想上和干部培养上为中共党团组织在三原及渭北的建立和发展做好了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