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富县历史(第一卷)(1921-1949)
- 中共富县党委党史研究室
- 3170字
- 2020-06-25 14:37:40
第六节 鄜县苏区军民支援前线
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伟大的军事思想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是红一方面军全体指战员兄弟般的团结和顽强战斗的结果,也与鄜县苏区军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在直罗镇战役期间,中共鄜县县委、鄜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宜县委、中宜县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做好战勤支前工作。
一 筹集军粮
1935年11月,参加直罗镇战役的红一方面军,总兵力逾万人。千军万马迅速向鄜县西北的北道德东村、渭家河、秋林子地区和张村驿、桃花砭一带集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成了最急迫的问题。11月8日,毛泽东、彭德怀致电各军团首长:“要求各纵队在驻地自行筹足7天的粮食,以保障战役的胜利。”7天至少需要粮食八九万斤,而到战役发动实际相隔了10多天,包括民夫和担架队在内,至少需要粮食30多万斤。鄜县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粮食部,专门负责红军和游击队的粮草供应。中共鄜县县委、鄜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宜县委、中宜县苏维埃政府分别派出干部,在全苏区各地分片包点,筹集粮草,用各村的石磨和碾子昼夜加工粮食,迅速集中。有的人家没有牲畜拉磨,就用人推。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革命战争,纷纷拿出自家的粮食,支援红军,军粮很快就筹齐了。鄜县苏维埃政府一次为红一方面军筹集军粮600多石(一石合350斤)。中宜县苏维埃政府在很短时间内给红军运送粮食20多万斤。鄜县在大申号、北道德、羊泉、张村驿、直罗等区乡设立了粮食加工点,负责点上加工粮食的群众有300多人,保障了红军的粮食供应,满足了战时的需要。在筹粮的同时,鄜县还动员苏区妇女群众给红军筹集和赶制冬衣,赶做军鞋。鄜县妇女先后给红一方面军赶做棉衣数千套、布鞋袜子数千双。原鄜县套洞(道德)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袁占鳌回忆说:“省委军事部长萧劲光的脚大,妇女们照我村脚最大的张文中的脚,给他做了一双鞋,但还是太小穿不上去,后来群众重给他做了两双大号鞋。”
二 组织担架队
为了直罗镇战役的需要,鄜县苏维埃政府所辖五个区迅速精选了1050名赤卫队员组成担架队,担架队长都是由各区赤卫队长担任。中宜县苏维埃政府也组织了500多副担架。并且将担架队分组划编,进行了战前的严格训练。鄜县苏维埃政府在短短几天之内很快建起了张村驿、上柳池、照八寺、槐树塬4个红军接待站和俘虏转运站。参加红军接待站和俘虏转运站的工作人员达181人。接待站烧好开水,煮好米汤,以便给伤员吃喝,做到了及时转运伤员和俘虏。战役开始后,鄜县担架队紧随红1军团、红15军团全部开赴战场。21日拂晓,战斗打响后,担架队开始运送伤员。鄜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韩明奎亲自带领担架队,从前沿阵地把一个个伤员抬回来,转移到姜家川等各个包扎点进行包扎后,又送往甘泉县下寺湾后方医院。第二区(钳二)担架队员跟随红1军团追击敌人,一直追到王家角同敌人展开激战。担架队抬着伤员经过大东沟、魏家河,送到槐树塬接待站,经包扎后再送往后方医院。鄜县游击大队第一支队掩护担架队从前线运送伤员直到战斗结束。全县长期担架队从组织、训练到完成任务,历时29天。战役结束后,在北道德照八寺召开的支前总结大会上,一区担架队队长张德贵和队员宋居义、王江等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区担架队队长王福杰被选为代表参加了中央红军在北道德任家洼召开的祝捷大会。
三 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鄜县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地方游击队、赤卫队、保卫队,支持和配合红军主力,协同作战,争取战役的胜利。派遣游击队员、赤卫队员、保卫队员给红军部队担任向导,行军带路,放哨送信,勘察地形,侦察敌情,修筑工事,慰劳红军等。战役前夕,鄜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队长薛生荣带领一个排战士,协助红一方面军参谋人员详细勘察了直罗镇一带的地形,测绘了葫芦河两岸数十里地区五万分之一地形图。红一方面军首长彭德怀率领红军团以上干部由鄜县游击队员带路,亲赴直罗镇,实地勘察地形,部署战斗。家住直罗镇文家庙村的鄜县游击队交通员李瑞才在战斗进行中给前线红军送信,不幸被敌人抓住,残酷杀害在直罗镇油坊院内。
参加直罗镇战役的红十五军团手枪连
鄜县游击队、鄜县游击大队、中宜独立营积极配合红军部队作战。鄜县游击队在队长边德荣、指导员师振怀的带领下担任引诱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在靠近陕甘交界的五里铺和东北军109师先头部队接上火,边打边退,如期将牛元峰109师引进了直罗镇。直接参与战斗的鄜县游击队员共有550多人。中宜独立营在营长杨德魁、政委牛书申的带领下,在羊泉塬阻击东线国民党军117师西进增援109师的任务,迫使东北军117师未能西援。直罗镇战役打响的第一天,有9个被打散的敌人跑到草子沟掌芦草滩,被当地19岁的青年农民王虎保发现。他在孤立无援、赤手空拳的情况下,急中生智诈降了敌人,并把他们押送到党家湾村交给红军。这天晚上,还有一股敌人从旗杆山跑上来,到文家庙后山,被鄜县游击队发现。鄜县游击队74名队员,通过喊话,俘虏100多个敌人,缴获机枪两挺、迫击炮一门、步枪84支、冲锋枪5支、手枪2把、子弹两箱。战斗即将结束时,一股逃敌百余人窜到直罗镇附近的新窑子干沟。胡家坡村赤卫队员彭登坤、彭登林、李生秀等人,分头带领群众将这股逃敌抓获,并押送到党家湾村交给红军部队。鄜县苏维埃政府在战役结束后,就发布命令,要求苏区群众大力协助部队和政府打扫战场,收缴敌人丢下的枪械、子弹等。鄜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韩明奎带领何彦江、屈尚文、赵文品等部门负责人配合区乡干部发动群众,协助红军打扫战场,搜集、收拾零散枪械子弹,仅直罗乡就收回长短枪82支,零散子弹能装几牛车。
在直罗镇战役的激烈战斗中,党家湾群众王功书给红1军团在麦地塬一带带路两天,又和三名红军战士轮换着把两名伤员背下战场,在自己家里救治。这两名红军伤员伤情渐好后就归队了。
在直罗镇战役期间和战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有60多名鄜县籍游击队员、担架队员和红军战士,在和敌人战斗中牺牲。
四 动员青年参加红军
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后,中共鄜县县委、鄜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中宜县委、中宜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扩红运动和创建地方武装工作。广大贫苦农民子弟,看到了翻身求解放的希望,纷纷报名参加工农红军和游击队。鄜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780多人参加了红军。中共陕甘省委分配中宜县扩充红军兵员500名的任务。中共中宜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各级干部深入基层宣传动员,经过20多天耐心细致的工作,超额30多名,分批欢送到部队。中共陕甘省委在总结扩红工作经验时,省委副书记李富春代表省委表彰了中共中宜县委,并指定会后写出经验材料报送省委。鄜县各个区都建立了游击队。南章村的乔凤鸣、北章村的雷乱娲、卜巷村的任忠义、上良村的孔祥有等有志青年,迅速组织起一支支游击队,并从驻地在北道德的省委军事部领回枪支,开展对敌斗争。陕甘省委军事部及时把这几支游击队整编成一个游击大队,乔凤鸣任大队长、荣立森任政治委员。游击大队一成立,立即展开了围攻“土寨子”、打击土豪劣绅的战斗。1935年12月,鄜县游击队、鄜县游击大队和鄜甘游击队被改编为鄜县独立营,乔凤鸣任营长。1936年3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在鄜县直罗镇正式成立,萧劲光任军长,朱理治任政治委员,谢嵩任副军长兼参谋长,甘渭汉任政治部主任。鄜县独立营和中宜独立营经整顿编入红29军。
直罗镇战役前后,鄜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在备战、支前、建政、扩红中,都发挥了组织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支前中又发展了宋居义等一批优秀分子入党,壮大了党的队伍。战后,除县城和个别孤寨及洛河以东地区外,全县苏区连成一片。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东村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上做的题为《直罗镇战役同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胜利的原因”之一就是“群众与我们一致”。并说“没有第四个条件,则隐蔽主力,搬运伤员、供给粮食,都不能做得这样好”。对鄜县人民支援直罗镇战役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