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医学教育机构

一、清涧县卫生进修学校

1974年8月29日,清涧县半农半读卫生学校成立。1981年,改名为清涧县卫生进修学校。属清涧县卫生局管理的科级建制卫生教育教学类事业单位。原址清涧县城北岔口清涧县工业园区友谊楼东北侧。1990年底,学校总占地面积4006平方米,有宿办合一窑洞11孔,标准教室2间,总建筑面积460平方米。1996年,为解决校内教职工家属住房问题,采取资产置换的方法,将11孔窑洞转让教职工,在校园北修建二层小楼一座,共16间平房,截至2010年底,学校总占地面积1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744平方米。2014年,学校原址由县政府收回,学校搬迁至原清涧县政府招待所北3楼。年底,学校再次搬迁到县城南坪计划生育综合大楼3层。

表2.12 1980—2014年清涧县卫生进修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

学校主要承担乡村医生培训任务,并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临时性短期卫生人员专项内容培训任务。1988年,为方便学校周围群众就医,作为学校科室单位开办门诊部。2013年6月,门诊部撤销。

1990年,教职员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2010年,校内教职员工4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名,高中级职称16人。2014年,校内教职员工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名,高中级职称13人。设校办、教务、总务等处室。

从1990至2014年,学校总计开办三年学制乡医教学班一个,学员45名。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8期,总共培训学员260人次。巡回乡镇开门办学,举办乡村医师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248人次。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1年起,主要担负县卫生局组织开办的各种卫技人员短期培训班,完成卫生系统组织的中心工作任务。截至2014年底,先后担负短期医技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班4期1000余人。

2013年初,承担《清涧县卫生志》资料搜集和编纂任务,2013年底形成初稿,并完成向榆林市卫生局提供《榆林市卫生志》所需资料任务。2014年开始对《清涧县卫生志》初稿进行整理修订,2016年正式出版。

二、清涧卫生进修学校门诊部

清涧卫生进修学校的原址位于岔口蚕种场坪。由于学校教师大多是医生,所以周围的群众便就近上门求医问诊。最先大家义务诊疗,服务群众。改革开放后,有教师开始有偿接诊服务。后卫校多名教师、职工在街区、路边分别设立诊所接诊卖药,场所也不固定。

1988年,白开银任校长期间,将所有门诊收回,由单位承办。在岔口桥头设铁皮房诊所,由卫校职工共同参与,有资质的技术人员轮流坐诊。后来由于管理上的原因,效益不好。为了便于管理,门诊采取了承包责任制。具体运行是:学校配给卫生执业许可证,然后以五年为期,由有资质的职工负责经营,交单位一定的费用,诊所的房子、器械以及所需的设备,全由承包者自行配置,具体诊疗特色、经营方式由承包者自行决定,但选址只限于岔口。

1990年,卫校门诊由白粉梅负责。诊所内、外、妇、儿都诊治,但以妇产科见长,刮宫、上环、引产、接生等,有声有色。

1995年,由刘汉建负责。尤擅长于外科手术,开展各种瘤、疮及痔疮手术治疗、骨折固定以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2000年,惠香林负责。除常规内、外、妇、儿治疗外,以内、儿科擅长,对许多急危病的诊断有独到的经验。每天输液的病人很多,很多在县医院治疗不了的婴儿,也慕名而来。

2005年,惠筱筠负责,地址迁至清涧县岔口友谊楼门面。惠筱筠是一名中医,诊所除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外,以中医治疗为特色。尤其擅长用中医治疗疾病,在诊治重视阳气,善用经方治疗疾病,如临床中擅长用大剂量附子治疗疑难杂症。小儿高烧采用三棱针十宣放血,咽喉肿痛少商、商阳点刺,口疮用中药外敷等。在群众中形成一定的影响,有很好的口碑。

2013年,清涧县卫生进修学校门诊部撤销。

表2.13 2014年清涧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统计表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