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进攻波兰的口实

海德里希派人捣毁反纳粹电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开始的,那么,德国是怎样找到入侵波兰的借口的呢?这里面牵扯到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头子海德里希。

海德里希生于1904年,他的父亲是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母亲是歌剧院的演员,因此,他从小在音乐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致后来当了盖世太保头子后,下班回到家里也经常用弹奏乐器来消除疲劳。

1920年,德国因连年战争和经济大萧条,到处是一片混乱,16岁的海德里希不得已出外谋生。他先是加入了一个自由团组织,后来又选择了当兵。他靠自己聪明过人的头脑成为海军训练学校士官生,毕业后成为一名海军少尉,两年后晋升为中尉。这一年他刚刚22岁。

海德里希从小就对政治怀有浓厚兴趣,能作为海军少尉对他来说,未来的路无疑充满了希望。然而,两年后由于一个偶然事件得罪了上司,经海军有关部门一番审理之后把海德里希开除出了海军。

海德里希在社会上浪迹了一段时间后,经人介绍投奔了希姆莱。希姆莱当时正决定重新组建党卫队保安处,与海德里希短暂的谈话,使希姆莱十分喜欢这个头发金黄的年轻人。于是便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海德里希,与此同时,还任命海德里希为冲击团上校队长。

从此,海德里希平步青云,官儿越做越大。党卫队的情报机构也是在海德里希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成为纳粹德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可以说,没有希姆莱就没有海德里希,而没有海德里希,党卫队就不会有后来异常庞大的情报机构。

海德里希对党卫队保安处的工作很卖力,希姆莱比较满意。1934年,希姆莱就把这个投奔到自己门下还不到5年的年轻人,放在了盖世太保的最高位置上。

1934年,希特勒的助手赫斯代表希特勒宣布,党卫队保安处是党内唯一的情报机构,不容许党内再有其他机构从事谍报活动,至此,海德里希在纳粹党内的情报机构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了。

1936年,海德里希经过努力,由他担任处长的党卫队保安处如愿以偿地扩充为保安局,海德里希任党卫队保安局局长。在此之前,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处和卡纳里斯领导的军事情报局签订过协议,保安处的情报机构不插手国外情报事务。

海德里希由保安处长升任局长之后便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不甘心仅在国内从事情报活动,他要插手国外情报。海德里希第一次直接插手国外情报的事件,是派人捣毁了捷克境内的一个反纳粹的电台。

设立于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这个电台名为“黑色电台”,在当时是众多反纳粹的电台中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对此,希特勒恨得要命,必欲除之而后快。海德里希得悉希特勒的意图后,早已把他与从前的上级卡纳里斯签订的协议置之脑后。

海德里希通过在捷克的情报人员提供的线索,了解到“黑色电台”的负责人名叫福米斯。他原是德国一家广播电台的技术领导人,后与一个反纳粹组织的领导人施特拉塞一起跑到捷克去的。

这天,海德里希把保安局局长助理、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约克斯叫到办公室,让他想办法把远在捷克的专与纳粹为敌的福米斯弄到柏林来。约克斯受领任务后化装成一个商人,与自己从事舞蹈事业的女友一同来到布拉格。约克斯的确是一名干练的特工人员,他没费多大劲便找到了“黑色电台”的准确地点——一家旅馆的某个房间。但是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带着自己的女友在布拉格玩了个痛快后,才向海德里希汇报已经找到目标。

在得到海德里希行动的命令后,约克斯才悄悄地搬进了“黑色电台”所在的那家旅馆,并神不知鬼不觉地偷配了一把“黑色电台”所在房间的钥匙。当天夜里,约克斯按照事先约好的暗号接来另一个名叫格奇的纳粹间谍。约克斯如此这般地向后来的间谍耳语了一番后,两人随即开始行动。

他俩蹑手蹑脚地来到福米斯的房门口,约克斯把配好的钥匙快速插入锁孔。他们原以为主人不在,谁知里边随即传出福米斯的问话声,约克斯情急之下伪装成服务员的口气说:“给您的房间摆肥皂。”

毫无准备的福米斯刚一打开房门,约克斯和格奇便猛地向他扑了过去。

福米斯感觉到大事不好,快速地把手伸进怀里,想掏出枪来。

然而,约克斯的枪已经响了,福米斯当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之后,两个间谍又掏出磷粉洒在电台和其他物品上,再点上一把火,随即逃之夭夭。

希特勒得悉捣毁了“黑色电台”后十分高兴,表扬了海德里希一番,这更加坚定了这个“金发野兽”插手国外情报的决心。

党卫队实施“希姆莱作战计划”

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自从捣毁“黑色电台”,得到希特勒的嘉奖后,更是有恃无恐。他们在纳粹德国分裂捷克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与德国接壤,这里居住着近300万日耳曼人,由于北部和西部的矿山和波希米亚森林都是极其富饶的土地,因而,德国纳粹党人早就对这块土地垂涎三尺。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1923年,就有一些充满泛德意志主义的纳粹团体开始在这里活动了。在苏台德地区亲纳粹的团体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组织名叫“德意志祖国阵线”,1935年这个组织又改名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因此,纳粹德国要在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煽起民众的情绪是很有一些基础的。

作为纳粹党和希特勒的马前卒,海德里希对希特勒的意图和苏台德的现状了如指掌,因此,早在1936年年初,海德里希就在希姆莱的授意下通过德国驻布拉格使馆给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这个组织提供经济等方面的资助,并指导他们组织情报网,进行间谍活动。

1938年夏天,在海德里希等人的操纵下,苏台德地区的德国纳粹党人不断地渗透到苏台德各地区的组织中去,不但把所有这些组织变成了亲纳粹的,还把那些组织中的许多人变成了纳粹德国的特务。新的德国特务们不遗余力地为党卫队保安局收集情报。为了把大量的情报及时地传送到德国去,保安局竟然派人在边境两端架设了电话线。

为了给希特勒在军事上入侵捷克找到借口,海德里希领导的党卫队保安局授意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到处寻衅滋事,叫嚷着要回到德国的怀抱。捷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击,拘捕了一批闹事者。

然而,捷克的命运早已不是掌握在捷克领导人的手中了。随着《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纳粹德国入侵捷克已经“合法化”。不久,德国军队就开到了捷克的土地上。

如果说海德里希领导的间谍们在德国入侵捷克的问题上最初还是站在幕后的话,那么,在希特勒准备对波兰发动“白色方案”的计划时,他们则是直接走上前台制造事端。这个事端的制造计划叫做“希姆莱作战计划”。

为了给入侵波兰找一个借口,希特勒命令希姆莱在德波边境制造一个事端,希姆莱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得意门生海德里希。海德里希接到任务后,很快就制订出一个绝妙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希姆莱作战计划”。该计划是这样设计的:

在德国进攻波兰的前一天夜里,情报保安局的部队穿上波兰游击队员的制服,沿德波两国边境制造波兰入侵德国事件。他们的任务是在几分钟以内攻占格莱维茨的德国电台,并用波兰话对德国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意识到,要把这台戏演好,演得更逼真,就得动真格的,要制造出真正的流血事件来。海德里希的脑海里马上想到了约克斯领导的党卫队突击队,约克斯领导着保安局的一个特殊的情报部门,在该部门工作的都是一些特殊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主要是为保安处的外国间谍们伪造不同国籍的证件、护照、通行证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这个部门还制造假币。总之是一个专门造假的部门。

于是,海德里希立刻找来党卫队突击队队长约克斯,向他布置了任务。这一次约克斯的主要任务是带上6个精明强干的党卫队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对格莱维茨电台进行攻击。

海德里希向约克斯交代完任务后又着重强调,这件事不得同格莱维茨的任何一个德国机关或单位进行联系;执行任务的每一个人不得随身携带党卫队成员、安全局人员或警察等可看出是德国人的证件。

最后他凑到约克斯的耳边说:“事后在现场能留下几具波兰人的尸体则再好不过了。”

海德里希给约克斯交待完最主要的任务后,又忙着给其他与之相关的一些负责人分配任务。

有的负责置办行动中所需的波兰军服;有的负责把电台附近一带驻扎的武装部队撤走;有的率领兵卒化装成波兰进攻部队向电台发起攻击;还有的充当边防警察与“敌”激战;最后一个负责人的任务是把从集中营里拉来充当波兰人尸体的犯人运往将要出现的几个“战场”上。

约克斯从海德里希处回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6个党卫队员,包括一名懂波兰语的翻译乘车悄悄地来到了格莱维茨。他让队员分住在两家旅馆,随后,又带着队员侦察了电台周围的地形。电台设在城外塔尔诺维茨公路旁,外面围着一道两米高的铁丝网,电台四周几乎没有警卫人员。

等各路人马报告说一切准备妥当后,海德里希又把几个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再一次商讨具体细节,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一切都天衣无缝后就静待元首下达命令。

1938年8月31日,希特勒向德国武装部队发布命令,9月1日4时45分进攻波兰。海德里希随即指示他的各路“导演”们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8月31日下午16时,海德里希向约克斯下达了作战命令。约克斯得令后,于下午19时45分带着那6名党卫队员乘车直扑电台。与此同时,早已停在奥佩恩别墅前的卡车也快速启动,把里边装着的刚刚弄死的囚犯们运往预定地点。

晚20时许,当电台的工作人员正和往常一样进行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几个陌生人杀气腾腾地走了进来,冲向播音室。他们用手枪指着吓得不知所措的播音员,高喊着“举起手来!”还有的朝天花板乱开枪。

约克斯命人把电台工作人员绑起来,塞进地下室,然后让翻译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波兰语讲话稿对着麦克风进行播音。就这样,无数正在收听广播的德国人听到了波兰人的声音和夹杂其间的枪声。

这次事件的全过程只有4分钟。4分钟之后,约克斯就带着人马溜得无影无踪了。

电台门外,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血淋淋的穿着波兰军制服的尸体。同一天晚上,另外几个地方的纳粹特工也按照海德里希的指令,从波兰境内向德国边境进行佯攻。

9月1日,德国的所有报纸、电台、广播都无一例外地发了同一条新闻《波兰暴徒进犯德国》。同一天,德国数十万军队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拉开了。

英国一反常态德军入侵波兰

德国策划的“希姆莱作战计划”导致了波兰的沦陷。

1939年的最初几个月,是英国政府感到心情相当愉快的一段时间,这是他们很长一段时间所没有的。他们认为,由于本国的加速再武装,美国的重整军备计划和德国的经济困难已经使危险日益减轻。

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准备召开一次新的裁军会议,认为世界即将进入一个“黄金时代”。而这时,德国纳粹党人正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培养独立运动,促使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分裂。

3月12日,斯洛伐克人在其领袖狄索神父到柏林谒见希特勒后,就正式宣布独立。之后,德国军队以保护国的身份进驻该国,并占领了这个国家。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继续东进的目标就是波兰。波兰是历史上占领德国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最初希特勒并不想对波兰采取行动,因为波兰也像匈牙利一样,曾经帮助希特勒威胁捷克的后方,促使捷克不得不向希特勒屈服,而波兰也乘机获得了一片捷克的领土。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步骤,才使得希特勒改变了他的意愿。

德国占领捷克后,英国曾经做出过反应,但是很快就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英国政府曾经保证捷克可以不受侵略的威胁,但德国占领捷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却告诉下院说,他认为斯洛伐克的独立已经使这个保证失效,所以他觉得英国不再受此种义务的约束。

英国没有理由“改变”自己的政策。但是,在几天内,张伯伦却做了一个完全的转变,这个转变让世界吃惊和愕然。英国政府突然决定阻止希特勒的任何进一步行动,并在3月29日主动向波兰表示愿意支援它来对抗“任何威胁波兰独立的行动,以及任何波兰政府认为有抵抗必要的行动”。

张伯伦内阁做出如此冲动的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人们无法考证,但这种不顾后果的草率决策不但没有制止住纳粹德国侵略的意识,反而促使它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根据战后人们得到的一些资料显示,当时由于英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步骤来取得苏联的支持,也没有事先征得波兰的同意,就突然地宣布要保护波兰的安全。

波兰的贝克上校曾经说过,他是在两次弹去香烟灰的时间内就决定接受英国的保护的,他解释说,在他一个月前会晤希特勒时,对希特勒说必须归还但泽失地时的语气和态度实在难以承受,所以当英国的建议传达到他这里时,他认为这是还击希特勒的好机会。

这时,希特勒已经感到英国人开始反对德国向东扩张,他害怕如果再耽误就有被阻止的危险,所以加快了其争取“生存空间”的行动。希特勒感觉到,英国人是头脑冷静、具有理智的,他们不会为了波兰而轻易投入战争。同时,苏联是应该争取的对象。所以,希特勒决定暂时忍受对于共产主义的一切仇恨和恐惧,倾其全力来讨好苏联,使其保持中立。

希特勒这一着果然奏效。张伯伦给予苏联的冷遇,特别是当希特勒进军捷克之后,苏联再次提出建立联防同盟建议又受到冷遇之后,斯大林对西方自然心存怨恨。英国政府和波兰政府单独达成安全保护,不能不加深苏联对两国的疑虑和猜忌。

有关人士当时分析说,一直倾向与西方合作以抵抗纳粹德国的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被解职,而接替他的人是宁愿和独裁者打交道的莫洛托夫,这已经向世人发出了警告。西方却没有做出相应的积极挽回的措施。

8月23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接着德苏两国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必然增强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野心,也就很必然地有了“希姆莱作战计划”的出台以及对波兰的占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对于英国的投入战争有很精辟的评述。他在叙述了英国如何容许德国再武装和如何容许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以及如何同时又拒绝苏联的联合行动建议之后,写道:

当所有的一切援助和利益都已经丧失殆尽之后,英国才开始牵着法国一同要保护波兰的完整。

如果说在1938年为捷克而战,那还是很合理的,当时德国陆军能用在西线上的精兵可能只有6个师,而法国兵力则有67个师,但是当时大家认为这种做法是鲁莽的,不合理的,缺乏近代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五六年来,我们所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现在却于一夜之间做了一个突然的和完全的转变,决心在远比过去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一次显然即将爆发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战争,这种做法显然是难以如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