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伴随痛苦的幸福

家里来长途告喜:小鹰生了!

生个女儿,剖腹产。生得很苦。

小鹰是坚强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做家务,写小说,还照顾出国妹妹的孩子。也许四十岁女人怀孕和二十岁女人怀孕是不一样,不再有如花似玉时的自傲和娇嫩。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小鹰电话要我去吃晚饭。我知道王毅捷只是个美食家(就是那个闯荡美利坚,回来写了《大洋彼岸的来信》的王毅捷),操起厨房家伙手脚就笨得不行。小鹰大腹便便,如何忍心这时候去劳累她。不行,毅捷在电话里高嗓门说,小鹰正在厨房掌勺哩,不来对得起人不?

于是去吃小鹰做的菜。她挺着大肚子继续忙里忙外。可中午,她竟还弯下腰给我女儿洗澡。女儿拒绝大舅的热情,说大舅是“男孩子”。我很过意不去,小鹰不在乎,哈哈大笑说:囡囡长大了。

我因此想,这兴许是上帝赐予的每个女人的德行:温情脉脉的母爱。小鹰就是当了女王首相,也得要个孩子。

饭桌上,小鹰对我说,她正在写第二部长篇,每天都坚持写一点。脚有点浮肿,有妊娠反应。她经常躺在床上,用一块木板当写字台面。“有时候,小囡在肚子里一动一动,木板也一动一动,真好玩。”看得出她眉宇间荡漾着将为人母的幸福。

年过四十的女人生育,意味着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小鹰心里是明白的。她正处创作盛年,也是她创作内质和风格发生大变的关键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她的小说多写下放安徽前后身边的生活,女儿家事,细腻缠绵不够力度。这两年,她一反自己过去的阴柔,把笔触果断地深进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和形形色色的灵魂。一部《一路风尘》以小说和电视剧两种风貌双双荣获全国大奖。去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你为谁辩护》(作家出版社出版),刚柔相济,直面人生,再一次反响文坛,旋即让影视艺术家抢了去。这是她花了三年时间亲自扮演兼职律师角色,沉入都市现代底层生活的结晶。现在,手头的又一部长篇还没有杀青,一旦小生命诞生,天天把屎把尿,何止一两部书的代价!

无怪知识妇女对于生育远不及农村妇女那样的热衷。知识妇女要承受的是肉体和事业牺牲的双重痛苦!

但是王小鹰,这一生只要有这个能力,就无论如何也不忍逃脱这场痛苦。丈夫太喜欢孩子了。而她又是那样爱自己的丈夫。不给他生个孩子,贤惠的小鹰似乎总有一种负债感。尽管命运对这一天的召唤姗姗来迟,为了上大学,为了丈夫出国,为了小说创作。一九八四年春,王毅捷从美国留学归来,举家前往丁香花园拍照,我们便对着长房媳妇小鹰起哄(王毅捷起哄得更疯狂),非要小鹰抱着我女儿的布娃娃权当长房长孙,小鹰无奈,长吁短叹。也许那时候小鹰就意识到,她这一辈子只演妻子、作家俩角色是绝对不够的了,非得过这一关不可。

也好。过了这一关,就是一个世俗视角的完整女人了。作为一个女作家,多充当一个人生的角色,也就多了一份人生的体验,对于小说生命的诞生肯定是多有裨益的。

这难道不又是一种幸福?

1989年12月3日《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