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孔子的美德智慧(2)

知错就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不自重就产生不了威严,即使善于学习也不能培养出庄重的气质。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孔子要求有志于学的人踏实稳重、积极向上,时时反省自己所做之事、所说之话,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知错不改,甚至变着花样去掩饰。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人要有勇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具有真学问、真道德。

晋时的周处是义兴人,他年轻的时候,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得多。由于父亲很早就死了,周处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暴躁,因此,义兴的百姓都害怕他。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闷闷不乐的,就问一个老者道:“大伙为什么那样愁眉苦脸呢?”老者没好气地回答:“‘三害’没有除掉,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说的‘三害’是什么呢?”老者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周处,不就是‘三害’吗?”周处听后吃了一惊,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做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那么我去把它们除掉。”

第二天,周处果然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蹿出一只白额猛虎。周处弯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了猛虎前额,结束了它的性命。

又过了几天,周处带了弓箭和刀跳进水里去寻蛟。那条蛟发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在蛟身上猛刺一刀。受了重伤的蛟往水的下游逃窜,周处紧随其后,一直追到几十里以外,最终将其杀死。

由于杀蛟,周处在水里待了三天三夜,人们不见周处上来,议论纷纷,认为周处和蛟一定是两败俱伤,都死在河里了。现在“三害”都已除掉,人们不禁喜出望外。

没想到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上岸了。

周处看到乡亲们敲锣打鼓、庆祝“三害”被除的热闹景象,终于知道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于是,周处痛下决心,离开家乡找吴郡的陆云学习。陆云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告诉了陆云,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你有这样的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从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便征召他做官。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之人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周处之所以能够从人们眼中的“祸害”变成晋朝的名臣,关键就在于他知错就改。在人生的道路上,跌倒了并不要紧,关键是要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并且牢牢记住跌倒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子士季向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会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知,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终被臣子刺杀。

历史上也有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

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一名臣子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从而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最终,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人都会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不失为一个有可贵品德的人。

修身参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业,到了三十岁终于有所成就。四十岁时,由于阅历丰富,对各种事情就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会处理得更加得当。五十岁时,懂得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又不会僭越社会规范。

这是孔子著名的修学言论之一,他用几个数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他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因为学习的进步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孔子的这些话,简单勾勒了自己学习的一生,从中也大体显示出了一个成功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需达到的目标:少年时要发奋学习;三十岁左右事业有了初步发展,人也要开始成家立业,有定力,有责任感;四十岁左右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五十岁上下就要明白世上的当然之故和必然趋势;六十岁时达到内外相通的境界,对各种意见都能正确地理解和对待;七十岁时对社会的法则能运用自如,精神进入更高境界。孔子的叙述平易而真切、简单而又具体,有深意,有高度,给予后人很大的启示。

孔子提出的“修身之说”为后人的我们树立理想提供了范本。

孔子在小时候就树立了学习的志向,这为他后来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学习。”他在少年时,便开始广泛地涉猎各种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

青年时期,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主管畜牧之类的小吏,并在实际工作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干。孔子不断磨炼自己,在三十岁左右,他开始聚徒讲学,并由此闻名遐迩。所以孔子说:“到了三十岁,我能在世上立足了。”

孔子到了四十岁时,对诸多社会问题及人生问题都已经不再感到疑惑不解了。这时的他,善于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并能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他正处于一生中的最佳时期,思想处于最敏锐、最活跃的状态。而这时也正是他的学说开始形成的时候。

孔子在五十岁时,已经认识到上天赋予人的使命,于是毫不懈怠地去完成这一使命。他熟谙古今变迁的道理,能预见出社会的某些发展规律,所以他说自己在五十岁时,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时的孔子处于人生道路上的成熟阶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不断提出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和看法,已经成为一位理论高深、学识渊博的知名专家。

孔子到了六十岁,不管什么事情,一听就明白。这表明孔子由于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对事物已经是了然于胸了。

孔子到了七十岁,思想更加成熟,他懂得在追求自己的欲望时不要超越社会规范。晚年孔子的生活概况,表面上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实际上却是有节制的、符合其理论的。

孔子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身影和风貌:少年时期的孔子,志向远大;青年时期的孔子,意气风发;壮年时期的孔子,学问渊博;老年时期的孔子,见多识广;晚年时期的孔子,成熟乐观。

纵观孔子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有着不同的经历、追求和发展,也有着不同的道德修养和规范。

虚心求教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个名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能做到不迁怒于人,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过有谁是喜欢做学问的人了。

孔子在这里论述的是颜回的好学及其虚心求教的态度,并认为举世无人可以和颜回相比。颜回被孔子认为是能够继承自己学问、道德的人,原因就在于颜回的好学以及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就是“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就是乱发脾气。乱发脾气对于个人来说虽然是件小事,但对于品德的修养却关系重大。因此,做到“不迁怒”,在古人看来,成为一个人道德完善的外在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乱发脾气,轻则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重则导致失败。

“贰过”,就是犯同样的错误。第一次错了,第二次又犯。不犯相同的错误,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不迁怒、不贰过,就是指人应该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历史上,唐太宗也是一位能够不计前嫌、以史为鉴、尽量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因此才成为一代明君,为成就功业奠定了基础。

积极听取谏言是唐太宗最大的特点,而大臣之中最敢于进谏的莫过于魏征了。魏征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很信任魏征,常常把他召进宫中,听取他的意见。魏征得到了唐太宗的特许之后,更加力谏,每当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魏征的话让唐太宗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一点情面也不留,叫唐太宗“下不了台”。

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火,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唐太宗见了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人?”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群臣的面羞辱我,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长孙皇后的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唐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灭了。

后来,唐太亲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

后来,唐太宗说了留传后世的这么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善于纳谏的美德,使他获得了观人省己、听言律己的“明君”称号。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关键就在于他能够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迁怒,即使听到了不合自己心意的意见,也不乱发脾气。而当自己犯了错误之后,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改正,不把一腔怒火迁怒于他人。在唐太宗心里,魏征就好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好让自己及时改正。

同样,在生活中,不乱发脾气,控制自己情绪,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而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勇于改正,也是有大智慧的人。当然,如果你的身边有像魏征一样的朋友,那么你应当感到庆幸,因为他也像你的一面“镜子”,能够及时告诉你你身上的缺点与不足,而你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因为,这不仅能使你变得更加完美,更能体现出你优秀的品质。

诚信为本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这段话的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古代车的零部件)、小车没有軏(古代车的零部件)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信”,是儒家提倡的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人立身处世的基础就是“信”。在《论语》一书中,“信”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信任,让别人信任你;另一个则是你对别人要讲信用。《论语》中《子张》、《阳货》、《子路》等篇,都提到过“信”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做岑鼎的宝贝。这只岑鼎很大,气势宏伟,鼎身上还有精致美丽的花纹,所有看过的人都被此鼎所震撼,赞叹不已。鲁国的国君也非常看重和珍爱岑鼎,把它看成是“镇国之宝”。

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为了争夺霸权,齐国向鲁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国国力较弱,所以,刚和齐国交手,就溃不成军。鲁国国君只得派人去向齐国求和,齐国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要求鲁国献上岑鼎以表诚意。

鲁国国君左右为难,不献,齐国不愿讲和;献,又实在舍不得这个宝贝,如何是好呢?正在这时,鲁国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大王,齐人从未见过岑鼎,我们何不另献一只鼎去,估计他们也不会看出来。这样既能签订和约,又能保住宝贝,难道不是两全之策吗?”

鲁国国君拍手称是。

于是,鲁国悄悄地换了一只鼎,假说是岑鼎,献给了齐国的国君。

齐国国君得到岑鼎之后,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只岑鼎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好,再加上鲁国答应得这样爽快,自己又没亲眼见过,所以对这只岑鼎的真假产生了怀疑,要是到手的是一只假鼎,不仅自己受了愚弄,齐国的国威也会大大受损。

正当齐国国君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位聪明又熟悉鲁国内情的大臣出点子说:“臣听说鲁国有个叫柳季的人,是鲁国最讲信用的人,一生都没有说过谎。如果他说这只鼎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鼎了。”齐国国君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人把这个意思传达给鲁国国君,要求鲁国派柳季来齐国验鼎。

鲁国国君接到齐国国君的通报,赶紧把柳季请来,讲明情况后央求他说:“就请先生破一回例,保全国家宝物。”

柳季沉思了半晌,回答道:“您把岑鼎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把信用看得最为重要,信用是我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用一辈子的努力坚持的东西。现在您要求我破坏自己做人的根本,来换取国家宝物,恕我不能办到。”

鲁国国君听了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用了,只好将真的岑鼎献给了齐国,齐国很快与鲁国签订了停战和约。

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柳季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事关国家利益的关键时刻,他居然不肯为此说一次谎话!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柳季当时答应了鲁国国君去说谎,齐国国君肯定会上当受骗,而当齐国国君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必定会感到颜面扫地,绝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必定会向鲁国兴师问罪,而到了那个时候,恐怕鲁国国君再说什么,齐国国君也不会相信了,要真是那样,不但“镇国之宝”保不住,恐怕就连鲁国也保不住了。

所以说,柳季如此守信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实信用是无价的,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就要守信,如果不能做到守信,就不要轻易许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做人的根本。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想集市离家太远,带着儿子很不方便,于是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妈妈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妈妈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猪叫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就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父母的能哄得过孩子一时,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父母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就为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家人,既然承诺了,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乃至整个社会。

其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诚实守信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只有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守诚信,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华歆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华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无奈,华歆和王朗只得和其他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

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在船马上要出发的时候,远处忽然跑过来一个人,一边朝这边挥手一边扯着嗓子大叫:“先别开船,等等我,等等我呀!”

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有人肯收留我。”

华歆听了,对这个人说:“对不起,我们的船也已经满了,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王朗却很大方,责备华歆说:“船上还很宽裕,见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为,带上他吧。”

华歆见王朗这样说,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华歆、王朗他们的船走了没几天,就碰上了盗贼。盗贼们划船追过来,王朗害怕得不行,找华歆商量说:“现在我们遇上盗贼,情况紧急,船上人多了划不快。不如让后上船的那个人下去吧,也好减轻些重量。”

华歆听了,严肃地说:“开始的时候,我犹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所以才拒绝他。可是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怎么能够出尔反尔,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人家甩掉呢?”王朗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羞愧得说不出话来。在华歆的坚持下,那个后上船的人最终待在船上了,而他们的船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摆脱了盗贼,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王朗表面上仗义大方,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但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暴露出自私、背信弃义的缺点。相比之下,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许诺,可一旦许下承诺就一定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而像王朗那样的行为,是应该被鄙弃的。

人要想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而在做人当中,诚实守信是重中之重。所以,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信用、信誉开玩笑,更不能随意“践蹋”自己的信用。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把“信”字放在第一位,不要轻易给别人承诺,而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信”字放在第一位,只有做到诚信待人,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才会与我们更加亲近。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诚信”的力量是无穷的。

勤于实践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书本知识来说,大概我和别人掌握的差不多,但做一个真正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有做到。

孔子认为,从事教育事业,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甚至在掌握书本知识后,更加努力地去实践。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虽然从小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来滔滔不绝,自认为是数一数二的军事人才。然而赵奢不这么认为,反而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断送赵国前程的肯定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了。

有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刚开始时,赵军连连失利。后来,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下令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果然,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支撑不下去了。这时,秦军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战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任命赵括为大将统帅军队。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便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交战没多久,便佯装败走。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于是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不知如何施展。虽率众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围杀。最终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赵括虽然读过很多兵书,但缺乏战场实践经验,他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也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仅仅有军事理论是不行的,还需要丰富的临战实践。

有一句话叫“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只有亲手去做,亲自去实践,才会得出真正的真理,而如果只是停留在大脑中想一想,不去行动,那么永远都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与真理。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

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

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

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

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

轮扁说:“那么,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诧异,问轮扁为什么这么说。

轮扁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动作慢了,车轮就削得光滑但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做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自有它的规律。可是,我只能从心里体会,却难以用清楚明白的语言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大王您今天所能读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齐桓公大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像轮扁那样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知识源于实践,实践证明知识,实践固然重要,知识也同样重要。书本知识也是人们生活实践的结晶,省去了后世人们探索的过程,节约了实践的时间。

理性判断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路上听来的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又在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行为是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应该抛弃的。

“道听途说”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成为不负责任地传播小道消息的另一种说法。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不是你亲眼所见,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能随意发表评论。要知道,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就大肆对外宣扬、扩散的话,那么不仅会制造紧张气氛,弄得人心惶惶,有时你还会成为谣言、流言的传播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爱散布小道消息,并且把气氛搞得非常紧张,他们在与你说话的时候,都会在前边加上一句“我听说”,你可不要小看了这简单的三个字,对于那些散布流言蜚语的人来说,这三个字不但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很好地传达给别人,同时又能让自己逃避责任。如果你相信了这些流言蜚语,你就会为此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由此可见,“道听途说”以及天天向别人传播流言、谣言的人有多么不道德。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曾参杀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曾参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参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人”的消息告诉曾参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反应。曾参的母亲一向对曾参引以为傲。他是孔子的好学生,怎么可能干伤天害理的事呢?因此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之后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还是坐在那里穿梭引线。

又过了几天,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不仅相信了,还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会株连亲戚,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架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参良好的品德和母亲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人”的说法在曾参的母亲面前应该是站不住脚的。然而,即使是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母亲对自己贤德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谣言流传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日常生活中,你总会听到别人对你说各种各样你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这其中,好事坏事都有,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一定不要随便相信,更不要急于摆明自己的立场,甚至充当这些人的“枪”,接着散布这些流言蜚语。因为,如果对方居心不良,你所说的话就极有可能被他们利用。所以说,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听了这些话后,也要多分析。

庞恭陪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不信!”魏王答道。

“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我会怀疑。”魏王回答。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街上有只老虎,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

这时,庞恭对魏王:“街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就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等我走了后议论我的人也绝不止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够明察。”

魏王回答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庞恭跟魏王告辞。庞恭走后,不断有人在魏王面前诋毁他、诽谤他。及至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再没有召见过他详问一二。

散布流言蜚语的人,其口舌好像是一把剑一样,从古到今,不知道有多少闻名的大臣、将军,因为空穴来风的流言遭到降级、贬谪,甚至命丧黄泉;又有多少名人因为“小道消息”遭受了巨大的侮辱;有多少亲人、朋友因为不实之辞被挑拨离间,造成亲人反目、朋友远离。尽管很多人知道流言、谣言并不可信,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当听到时,他们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而最终的结果是既害人又害己。

见利思义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威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德存于内而文现于外,就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了……如今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就要在看见财利时先想到义,遇到危险肯于舍出性命,早已约定的事情不要忘记去做,这就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了。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兼备上述四种优点: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养、勇敢决断的精神、文明礼乐的修养。由于这些要求对一般人来讲过高,所以孔子又说只要能够“见利思义”,即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虑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义;“见危授命”,即在危难时,接受任命,为完成任务,能够牺牲自己;同时不管时间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这样就算是个了不起的人了。所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成为考验一个人是否道德高尚的标准之一。

甄彬,梁朝人。他在困难时,曾以一束可以织布的苎做抵押,向长沙寺观当铺借钱。后来赎回苎时,他发现苎束内藏有五两金子。甄彬心想这些金子不是自己份内该得的,自己不能无缘无故地收起来,于是随即将金子送还当铺。

这件事梁武帝很早就已经听说,对甄彬的人格修养非常赞赏。到了梁武帝即位后,便任用甄彬,派他前往郫郡当地方县令。临走之前,同等官位五人,武帝一一告诫他们:“为地方县令应以廉洁慎重最为重要,愿卿等多多加勉。”然后对甄彬说:“卿往日有还金的高洁美德,所以寡人就不用再以这些话相以嘱咐了。”从此甄彬的声望德行更加彰显,传遍天下,留芳百世。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的问题,讲的就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是指合乎正义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反对“取利”,而是指人在见到利益时,应首先想一想取利时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就绝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明代李汰任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一位昔日好友送来一包黄金,请李汰在考试中对其孩子加以“关照”。李汰当即回绝,并挥毫写下一首拒礼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不仅古时“义”和“利”总是缠绕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活里,就是在现代也是这样。只有正确面对“义”和“利”,才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推己及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要想站得住,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凡事都以自身为例而想到别人,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圣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完美化身,它构成了孔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尧舜是其心目中的“圣人”,尧舜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也是他最想做的事。

推己及人是一种高尚的为人处世境界,即凡事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进行换位思考。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武公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二儿子段。母亲姜氏更喜欢二儿子段。可按照世袭原则,只能立长子为太子,以继承君位。

武公死后,寤生继承君位,称郑庄公,掌握了国家大权。姜氏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夺取皇位,便在私下里跟小儿子进行密谋。庄公对此早有觉察,所以,当段的阴谋实施时,被庄公彻底粉碎,段见大势已去,只好逃走。

庄公将其母姜氏发配到大臣颍考叔所在的颍地,并发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颍考叔知道后问押送的人:“庄公母亲为何无缘无故来我们颍地?”那两个人便将其中原委说与颖考叔,颍考叔听罢,便离开了自己的家,带着自己刚打的猎物来见庄公了。

庄公一见颍考叔,便笑问:“你进献何等珍奇的野味呀?”颍考叔答道:“小人进献的乃是一种叫‘鹃’的鸟,这种鸟极为不孝。母亲辛辛苦苦将它喂养大,但它不但不懂得回报,反而啄食母亲的肉,所以人们都吃它们的肉来解恨。”

庄公听此,不觉长长叹了一口气。颍考叔佯作不明,问道:“国君可有什么忧虑之事?”

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孝敬,我却没有啊!”颍考叔问道:“敢问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庄公便将原委告诉了他,并说了自己懊悔的心情。颍考叔微微一笑说:“这有何难,小人有一办法,可使您们母子早日团聚。”

庄公大喜,忙问:“什么方法?”

颍考叔说:“您发誓说:‘不到黄泉,永不相见。’您想,所谓‘黄泉’,不过是指地下之水,蚯蚓便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所以您只要挖一条隧道,您们母子就能相见了。”

庄公听完恍然大悟,重赏了颖考叔,并赶忙派人挖隧道。后来,他们母子便在隧道中相见,化解了昔日的仇怨。

颖考叔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仁慈有孝行之人,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国家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和平和温暖。故他“推己及人”,借进献珍奇的名义来规劝郑庄公,而郑庄公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道理,才会听从颖考叔的建议。

春秋时期,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下了三天三夜都没停。齐景公披着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

晏子走近,若有所思地望着翩翩飘落的白雪。景公说:“下了三天雪,却一点都不冷啊。”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问:“真的不冷吗?”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道景公没理解他的意思,便直接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要想想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要想想还有人累着。您怎么不去想想别人啊。”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在这个故事里,晏子劝齐景公应该“推己及人”,自己穿暖了要想想天下的百姓是否都穿暖了,如此为百姓着想,才能接近仁德。

在《论语·雍也》里,有这么一段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行仁之方,在于推己及人。”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当时,子贡在外交界、政界和商界是很有影响的人物,生意做得非常大,个人资产雄厚,据说孔子晚年的生活主要就是靠他接济的。孔子对子贡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他推己及人,博施于民,济助众人,以成仁道。

在当今社会中,有很多人都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句话,在他们看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时候他们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更不要说去帮助别人了。这样的想法看似有些道理,实则不然。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并不一定是指物质上的帮助,也是指精神上的帮助。即使我们没有钱财去帮助他人,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去温暖他人,用自己的经历去启发他人,这样,对方会感激你,并把你记在心里。

当然,“推己及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有句话叫“千金难买是人心”,想要得到对方的真心,就必须先付出自己的真心,这只有推己及人才能做到,因为只有懂得以仁爱对他人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重礼崇德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治理政事,不能靠杀人。当权者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向善很重要,当权者向善,百姓自然就会向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小人的德行好比草。随着风的吹动,草定会随风而倒。

孔子认为从政之道,并不是靠杀人就能够成功的。为政不用道德来感化,只用杀戮来威胁,是绝对靠不住的,当权者应该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去影响百姓。如果地位高的人用善心来行事,地位低的人的风气自然就会向善良转化了。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方略上,他主治“为政以德”。孔子的“仁说”、“礼说”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梁彦光来到相州担任刺史。当时,相州民众之间关系紧张,互不信任,所以,民间有各种各样的粗话、谣言。

面对这种不良习气,梁彦光决定要兴利除弊,端正风俗。他自己拿出俸禄到山东请来一些著名的儒生,让他们设立学校招收学生。而且每隔一季度都要考一回试。谁的考试成绩好,他就会以极高的礼节来宴请对方。而对于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就让他们坐到院里,给他们准备很差的饭食。于是当地人努力学习礼法,风俗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变。

有一个从滏阳来的人,名叫焦通,喜欢喝酒,经常喝得烂醉,对父母也很不孝,被他的堂兄弟告到了官府。但是,梁彦光并没有给他判罪,而是叫他到孔庙里接受教育。在孔庙中,有许多前人尽忠尽孝的绘画故事。焦通看到这些故事,大受感动,想到自己的许多过错,无地自容,决心加以改正,日后他变成一个极为孝顺的人。

梁彦光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扬礼抑恶。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应该善于营造文明有德的社会风气,使和谐、团结、遵纪守法成为人们必须明了之事。

孔子认为真正的王者并不是靠杀戮杀出和谐、和平的,而是要靠礼法与仁德来影响百姓、感化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会对统治者心服,江山社稷才会稳定。

同样,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仅应该遵纪守法,更应该用良好的品质与道德去影响身边的人,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