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无情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在中国,屈原是第一位具有“宇宙意识”的诗人。他不但忧心国事,关心民瘼,行吟在疮痍满目的大地之上,同时,他也心事浩茫连广宇,将目光投向浩渺无际的星空,有他一连提出了一百七十多问的诗篇《天问》为证。晚唐诗人徐夤的七律《日月无情》,遥承的正是屈子探究宇宙奥秘的余绪。
徐夤,生卒年不详,“夤”一作“寅”,字昭梦,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乾宁元年(894)登进士第,后归隐延寿溪。晚唐诗人,工赋,所作《斩蛇剑赋》、《御沟水赋》及《人生几何赋》远传至渤海国,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其诗多为七律,凡二百零七首。
宇宙的中心含义就是时间与空间。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宇宙的一个性质。”高诱注《淮南子》之“纮宇宙而章三光”时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徐夤的《日月无情》,就是他对天地时间所作的诗化的探问与表现。
时间不具形态,无可把捉;转瞬即逝,无可挽留。诗人首先说日出月落朝升夕没无情而兼有情,然后紧扣题目,从人事与自然两个方面对“无情”与“有情”作形象的表现:前代英雄已逝,后世圣贤新生;金子因阳光的照耀而更加炫目,水波因月华的流照而更加明净。“龙影”喻日,“蝉”与“蟾”通,喻月。结语故作谁能阻挡东海流动、谁能停止日月运行的设问,以否定表肯定,遥应开篇。全诗既回环往复,又错综圆融,完美地表达了日月不居的主旨。
唐诗人鲍溶《始见二毛》说:“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雍陶《过南邻花园》有云:“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日走青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几经霜”(《依韵酬常循州》),“百岁付于花暗落,四时随却水奔流”(《寄僧寓题》),徐夤在上述诗中也曾如是说。人生短促,时间无穷,在与永恒拔河中,让我们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也为个人的不虚此生,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力争最终失败之前的小胜或大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