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言”“意”关系探讨

慢行在“言”“意”之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诞生,让我们语文教师同仁对语文的认识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第一轮课改的后期,广大语文老师越来越认识到语文训练的重要性,都把教学的重点回归到语言上,关注语言、关注表达。我们感到庆幸,因为语文老师的教学方向一下子明朗了许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但是,放眼我们的课堂,从“感悟”到“表达”,似乎走得太急,为了尽快让课堂从感悟的环节转变到语言文字环节,我们有时变得有点急功近利了。

有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在教学“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这句话时,老师采取了以下几步:一、读句子,用句中的词语说说青年人有什么“特别”?二、让学生找到文中的青年到了一种什么境界?三、问学生句子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四、用自己的经历仿写自己的“忘我”。乍一看,教学过程关注语言,关注表达,那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所追寻的语文课堂吗?细细想,总觉缺了点什么,似乎从理解到表达走得太快。老师想尽快从“得意而忘言”的嫌疑中摆脱出来,竟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让语文课堂变得过于追求表达而功利起来。其实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庄子·外物》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明确地告诉我们言者“得意”是根本。

看来,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语文阅读课堂中“言”与“意”的关系。这里的“言”指语言,“意”指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王松泉先生在《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系》中指出:“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王尚文在《语文教育学导论》指出:“一定的言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在(言语)形式出现之前,内容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一种表达意念而已。由于一定的言语内容产生于一定的言语形式,语文形式的差异往往也就是语文内容的差异。”看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言”与“意”是不能分离的。两边都不能忽视,也不能哪一边做得过头。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实现“言”“意”统一,水乳交融。从“言”到“意”,抑或是从“意”到“言”,都需慢行。

一、文本细读——先“言”后“意”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定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而文本细读时“意”总是在先,当我们把文本的“意”解读到一定程度,组织教案的时候,必定要先“言”后“意”,即先确定文章语言训练点,而后设计教学,也就是“先工具后人文”。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避免犯过重偏向“人文”的毛病,从而使两者更加平衡。那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究竟要在哪些语言训练点上做细、做足呢?其实,关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张志公老先生早就指出:“向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最主要的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有典范性的语言教材进行观察、分析、欣赏、模仿、创造性的学习;二、教给学生有关语言规律的科学知识;三、指导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说话和写作。”张老的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引领学生语文学习时,必须把语言的规律、范式、运用纳入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加以凸显,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把“言”落实到位。笔者从实践的过程中,感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思我们的教学预案。

(一)以“言”定句

按照上述张志公老先生的说法,我们在构思教学预案时候,必定有所选择,在错综复杂的人文气息中,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重点教学。这里所讲的“以‘言’定句”其实是指在教学重点段的时候,可以先把有代表性语言现象的几个重点句子先确定下来,而后构思整段的教学。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人物的不同方面的描写是非常典型的语言现象,于是笔者在构思课文重点段第二段的教学时,把典型的人物描写的句子作为教学的主要着力点,于是这课第二段的教学便定下了如下几个句子:1.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2.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3.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二)以“言”定篇

在预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全篇课文的语言特色都很明显,那么我们可以以语言现象作为全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文本细读时把这种语言现象的训练作为全篇课文的教学主线,以“言”串起整篇课文的学习。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笔者读过以后无数次被海鸥的情所动,无数次被老人的情所撼。在文本细读时,发现老人与海鸥一起“相依相随”的语言特色非常明显。于是老人与海鸥“和谐语言”描写成了教学主线,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1.齐读课题,从“与”字读出和谐的感觉。2.初读之后,以“老人________海鸥,海鸥________老人”的形式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词语检查,成对读老人与海鸥的动作描写词语。4.研读老人与海鸥配合默契的句子。5.习得写法后模仿写老人与海鸥一起生活的其他画面。整堂课,老师从引领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配合默契的句子入手,在体会两者深厚感情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的规律。

二、语言习得——“言”“意”并行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对语文的思考越来越指向语言文字了,那种脱离语言本体进行盲目人文渗透的教学现象在语文课堂里越来越少见。但在语文课堂中更多、更有效地找到语文的元素,从而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却还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一)词语的表现与存在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中,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只有指向言语表现,以表现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有敏锐地发现语文存在的能力,从而准确捕捉语文的现象,把语文变为可触可摸可训练的东西。笔者试图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为例,从词语教学的角度探讨有效语文实践的问题。

1.数字的特殊对比

对于教学例句“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本人采取了以下四个教学流程:揭题后由“地震”一词直接出示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从这句话中的“30万”和“四分钟”体会;播放电影《洛杉矶大地震》片段;让学生齐读句子,体会“30万”和“四分钟”的表达效果。这一教学过程体现的是如何在句式教学中落实“数词”训练有效性的问题。这个句子传递的信息很多,老师进行合理地文本细读,把目光一下子锁定在两个数词上。“30万”在句中表示的是人多,“四分钟”则表示时间短。分开来解读,自然能都解读出地震伤亡的人多。但在这里,老师让两个数词成对出现,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两个数词带来的震撼的效果。这一过程体现了三个层次,首先是画出这两个词,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解读。随后在洛杉矶大地震的影片中,学生感受到了四分钟内地震给洛杉矶人民造成的惨重的损失。带着这样的体验,学生再读这个句子,自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2.词语的特殊呈现

例:读读每列词语,找找共同点,想想可以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混乱

疾步

满脸灰尘

废墟

埋头

布满血丝

悲痛

拥抱

破烂不堪

这个环节安排在初读感知课文后的生字词学习中,老师有目的地将课文的词语进行合理分组。第一列为表示地震后场面描写的词语,第二列为父亲动作的词语,第三列为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让学生一列一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想象每组三个词语组合在一起的课文画面。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地震后洛杉矶混乱的场面和人们无比悲痛的心情,自然就想到父亲为了找儿子和找到儿子后的情景,自然就想到30多个小时里父亲不断挖废墟的外貌特写。这就把词语教学的机械性认读与语言文字的形象联系起来,在语言训练与情感渗透中寻求平衡。

(二)句式的转型与变身

在游汝杰所著的《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一书中,对语言在文化现象中的特殊关系有这样的阐述:语言是人类文化成长的契机和关键,其他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以语言为基础。笔者认为,在一种文化里,人的精神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那么,把这句话简单看,就不得不让我们有这样的论断:语言应与精神协同发展。笔者两次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课,对目前语文课堂的“转型”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1.两个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默读第二段,画出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圈出重点词,说说自己的体会。

想一想,画出的语句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来写罗丹的全神贯注的?

我们关注“语言表达”,首先需要时间。这里特别强调时间,因为有的课堂中在让学生简单感悟后马上问学生句子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学生的茫然。细细分析上述的两个自学提示,第一个提示学生的自学是我们感悟课文的基本方法,此时的感悟,学生基本停留在语言的“感”的面,此时的体会还是比较感性的。如果老师就此结束,而在具体交流后马上涉及句子的表达方式,突兀的情况就会出现,学生自然比较茫然。

2.两处表达解读

第一处:

(1)师:你觉得此刻罗丹会说些什么?吵些什么呢?

(2)出示句式: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________________。

(3)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句说说。

第二处: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1)师:你圈出了什么重点词?真的喝醉了吗?(那是作者看着罗丹着迷的样子想象的。板书:想象。)

(2)句式训练: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他忘记了( )。

(评价:是啊,整个世界都消失了,他已经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了?)(板书:忘我)

我们关注“语言表达”,更需要和谐。这里所讲的“和谐”是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说说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尤其在现在的语文课堂里,一到研究文章的表达方式,就有“重工具”之嫌,教师往往从学生对句子的外在感受直接指向句子的表达方式,缺了一个让学生内化的语文性的过程。上述的案例是解读文章“想象”这一基本表达方式的。在具体的解读时,教师首先利用第一处文章详细写到的两个地方,让学生顺着罗丹的想象进行合理想象。更为主要的是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动情地把自己的想象念出来,让想象更符合文章的实际,更符合当时的情境。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想象”,这样的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过程,学生也很自然就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式的运用。而第二处的想象内容作者是完全写出来的,在这个时候,学生对想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他忘记了________”这样的句式训练,是课文情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课文“想象”这一表达方式的强化,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强烈的人文熏陶是与表达方式的理解感悟一同进行的。

(三)段落的构成与思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尝试,使我对议论文的教学有了一点思考:能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解读和理解?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研究议论文的语言逻辑,是我们教学的一大重点。那么,能否让学生在感受议论文的逻辑之美的同时有所收获,习得方法,那就能使学生在充满理性的逻辑中感受思维之美。谈到思维与逻辑的关系,我们就不得不清醒地认识:“人们常把逻辑学比喻为‘思维的语法’,这个比喻提示了逻辑和思维、语言之间的联系。”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还原法”和“抽取法”把语言逻辑训练变得让学生可以触摸。在课文第一段的教学中,先出示最后一句,从最后一句开始,让学生层层质疑,不断思考:只剩下某一句行吗?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句与句间的环环紧扣;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则先出示整段话,而后一句句抽去,让学生在感知每句话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地位中感知逻辑之美。在引领学生对句与句的关系理解时,还适时运用了打乱顺序的方法帮助学生感知。笔者在教学这两段时,并没有局限在句与句的空间,而是兼顾词与词、段与段的联系。在第二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填上关联词,让词与句联系更加紧密;在教学完第二段,教师随机让学生考虑第三段能否直接接在第一段后,这样的安排,学生对课文的语言逻辑的感受就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多维度的。

三、语言运用——以“言”促“意”

语文练笔,在如今的语文课堂里随处可见,可还是觉得练到“点”上的甚微。细细思量,觉得可以站在语用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言”与“意”的关系。当学生习得文章范式语言、语言规律、语言知识后,用自己的“言”来达“意”,促成“意”更好达成,这就真正完成了输入与输出两件事。叶圣陶先生认为:“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

(一)在仿写中巩固

仿写,是我们在平常语文教学中用得较多的,抓住语言特点也好,抓住表达方式也好,仿照课文写,从某种意义上说起到知识与能力的巩固作用。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的结尾,我让学生仿照课文挑选以下几个角度写写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画面:老人与海鸥嬉戏、老人与海鸥同憩、老人与海鸥道别、老人与海鸥聊天。在学生写之前特别提醒要注意用上像课文中老人与海鸥行为“成对呼应”的词语。从课堂的实施情况看,这一步的练笔是有效的。学生在挑选一个画面描述的时候,都用上了老人与海鸥表现的词,尤其是写海鸥反应的词。因为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用合适的表达来表现两者的和谐。在那一刻,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画面,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二)在迁移中提升

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迁移练习:茨威格回到自己的家,开始了“全神贯注”地写作,只见他________。这一练习要求学生学着作者的样子,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来写茨威格全神贯注的样子。如果说学生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已从感知上升到内化,那么距离真正的运用也就是外显还缺一个环节,那就是学生自己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仿写茨威格写作的小练笔就是学生从内化到运用的过程体现。就略读课文而言,我们一般不作句式的模仿,而把练笔的定位放在迁移和运用。本课的迁移是一种提升,而并非“平移”。因为在课堂中老师已经引领学生将课文的很多表达方式如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想象等内化,而此时的仿写便是一种提升。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的把茨威格写写停停的写作画面给写活了,有的重点刻画茨威格的脸部表情,有的则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此时,我们可以说,学生对课文已开始有所“悟”了。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谨慎把握“言”与“意”的关系,不骄不躁,细心慢行,才能浇灌出语言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