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人在日本:温籍华侨华人口述历史
- 郑乐静
- 6546字
- 2020-06-28 09:52:34
第一节 我的妈妈是日本人
受访者:任家丰,男,温州人
采访时间:2010年1月23日
采访地点:东京都
采访者:郑乐静
录音整理:杨维波,王小丽
文稿编辑:郑乐静
(一)从中国到日本
受访者:我叫任家丰,1980年来到日本。为什么我选择到日本来呢?当时,我有一个条件呢,就是说,因为我妈妈是日本人。
采访者:妈妈是日本人?
受访者:嗯。所以呢,就是有这个条件呢,可以到日本来。那么,1980年到现在,你看嘛,是30多年了。
采访者:那您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来的吗?
受访者:我,我母亲,还带了个女儿。
采访者:那您太太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受访者:她后来1年半后才出来。余下的家属都一起出来了。
采访者:余下的家属有?
受访者:我太太,还有我小儿子。
采访者:您有几个孩子?
受访者:3个孩子。还有1个大儿子呢,那时候,还在读高中。那么我想呢,等他高中毕业后再(让他)出来。
采访者:后来您大儿子来了吗?
受访者:大儿子在他妈妈来了以后,过了1年才来。
采访者:那您父亲呢?
受访者:父亲呢,在中国的时候,因为我姐姐还是留在温州的,那么我姐姐呢,叫他在她家里先住一下。为什么这么安排呢?我是这么考虑的,一下子人过来太多么,这里我条件还不行哦。还有一个呢,我姐姐家里条件也很好的哦。那就先在她家里,如果以后他想出来的话,我们再叫他出来。但是后来他年纪大了,后来就身体不行了。
采访者:那你们家族中就是您母亲还有您一家过来?
受访者:是的。后来,就是我父亲来不及了,他去世了。
采访者:您说您妈妈她是日本人,您知道她原籍是日本哪里吗?
受访者:日本青森县。
采访者:那她是怎么去了温州的呢?
受访者:那个时候呢,因为我爸爸原来是老华侨。那个时候的老华侨现在差不多都去世了。就是以前的那些老华侨哦。
采访者:他是什么时候来,第一次来日本的?
受访者:来日本的话,他是1925年左右吧。具体我记不清了。
采访者:他那时候过来是做什么的?
受访者:那个时候呢,不像现在这样,护照什么都没有的。只要你能跟人联系上,买张船票,过来就可以住下来。所以,那个他住下来以后呢,在日本也待了10年左右。
采访者:他主要在哪里?
受访者:也是在青森县。他来了日本以后,当时我们那边温州同乡好几个。他们都是在靠(近)青森那边的。青森啊,秋田。
采访者:您父亲来了日本以后就直接上那边去了?
受访者:直接上那边去了。那个时候,我爸爸的哥哥也在日本的。所以说嘛,有人带嘛,大家都到那里去了。
采访者:您伯伯是和您爸爸一起来的,还是比他早?
受访者:比他早。老华侨,现在我想起来,像那个静冈的,姓潘的。我们原来温州老家也是很近的。原来在国内就认识。到日本以后呢,因为都是同乡嘛,就是我们住的那个村子的隔壁的村子,很近的。所以他们到日本以后呢,他们经常在一起来往。
采访者:那您父亲在青森主要做什么呢?
受访者:那个时候,因为中国人当初过来的时候没有本钱。一个是拿些东西,放在自行车上,到每家每户卖。什么布料啊,领带啊,什么钱包啊,眼镜啊。他们都这样开始的。这样开始以后呢,我爸爸和我妈妈认识了,后来他就在青森县开料理店。开了两三家。
采访者:是中华料理?
受访者:是中华料理。嗯,开了两三家。后来为什么他要回去呢?一个么来了也快10年了哦,他也想回家看看。一个么,和我妈妈结婚,有老婆了,也想带她回去。但是呢,回去的时间不好,刚好是战争前。我妈妈去的时候呢,我姐姐刚好在肚子里面,是五六个月。结果呢,一到中国以后呢,不是生孩子嘛,生了孩子后呢,一时不能动嘛,就不能出来了。那个时候呢,东北就开始打仗了。
采访者:那您爸爸是什么时候回去的?
受访者:大概是1935,1936年吧。
采访者:然后战争全面爆发后,就没法回日本了?
受访者:嗯,就没法回来了。
采访者:他当初也是打算回日本的?
受访者:嗯,打算回日本的。
采访者:店都还在日本?
受访者:嗯,店都还在。还有一个呢,我妈妈家里是没有男孩的。也就是说他(指父亲)可以在我妈妈家里待下去。
采访者:您兄弟姐妹有几个?
受访者:我就1个姐姐。
采访者:你们两个都是在中国出生的?都在温州?
受访者:嗯。
采访者:您姐姐也来(日本)了,听说她在横滨。
受访者:她是离现在15年左右吧,15年前,我把她家属都带出来。
采访者:她丈夫也是温州人吗?
受访者:嗯,也是温州人。他们1个女儿,1个儿子。
采访者:都是在温州出生?
受访者:都是在温州出生。她儿子么,带了媳妇,2个孩子,家属哦。她女儿也是带着丈夫,2个儿子。都出来了。他们那时候就经常打电话给我:舅舅啊,你把我们带日本去啊。但是我告诉他们,到日本来,我可以帮助他们带他们来,但他们必须要吃苦。不那么容易哦。
采访者:那您刚来这边,可能也是什么都没有。您刚来日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受访者:当时呢,我妈妈原来是青森出生的,妈妈呢有个妹妹。我们来的时候呢,先在她家里待着。
采访者:(妈妈的)妹妹是在哪里?
受访者:也是在青森县。也就是说我阿姨,在我阿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
采访者:也就是说您来日本以后就直接去了青森。
(二)从打工到创业
受访者:住了一段时间后呢,我来日本也是想干点什么的哦,在家里待着也待不下去。后来呢,亲戚介绍呢,你没有办法,话不懂,你就到中国人开的店那里去干。结果呢,我就到青森县一家中国饭店里去干了大概不到1年。
采访者:也就是1980—1981年您在那里做。
受访者:对,到1980年年底。不对,1981年年底。后来呢,我想在这个中华料理店干下去呢也没什么前途,再说收入也低。还有一个呢,这样干下去呢,也不是我自己所想的哦。后来呢就是通过朋友介绍,到一家贸易公司,这个地方就换了,就到那个石川县。
采访者:也就是说1982年年初,您就到(贸易公司)?
受访者:反正是年底年初,就到贸易公司。为什么进他那里呢?他那里是专门经销我们中国的商品。反正中国的一般的商品都有,高级的话,就是那些象牙的船啊都有。还有,我们一般的茶叶啊,还有江西景德镇的一些陶瓷啊。
采访者:那您在那里做了多久呢?
受访者:加起来一共做了6年吧。
采访者:那时候您进入这家贸易公司,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创业,有目的性地找的吗?
受访者:对。他那里主要是经营中国的商品哦。但是后来为什么呢?是因为那个时候呢,商品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呢,当时是好的,到后来就不行了。不行之后呢,这家公司就停办了。
采访者:哦,这公司停办之后,您才不干的。
受访者:那以后呢,当时我也想,年纪么也差不多了哦,再去另外的公司干呢,也不好,那就刚好,就开料理店了。刚好我们附近有一家料理店空着。我们两个人(指夫妇俩)就一起开店。
采访者:在石川开的吗?
受访者:嗯,第一家。那时候说老实话,我本身对料理方面就不是内行。在青森县那里干了不到1年哦,1年的话呢,就说基本上懂了些哦。所以说,这里的话呢,我们温州人呢,就是团结。大家互相呢可以帮助。潘宝吉会长,还有他的弟弟,都是静冈的,还有川崎的一个老华侨的儿子也是开饭店的哦。还有长野林叶通一家,大家都认识。所以呢,我一家一家都去取经。
采访者:那您来之前就大概知道他们在哪?
受访者:这个不怎么清楚。在日本我是知道的。后来,就是老会长(潘宝吉,曾任日本温州同乡会会长)介绍的。认识他以后呢,就和那些温州人都认识了。然后呢,他也马上说,你也来参加我们这个会。这样呢,经常和大家一起交流。
采访者:就是说您来日本后,除了您家人以外,认识的第一个温州人是潘宝吉先生?
受访者:对。
采访者:在他的介绍下您加入了同乡会。
受访者:特别是后来,潘宝吉的弟弟,现在去世了哦,潘宝元,他对我们当时这个开店也是帮助很大的,特别是在我们开张的时候,他来帮了我们3天。
采访者:他到石川县去帮助你们?
受访者:嗯。我请他来,他就来帮忙。那时候呢,在我们没有开店的时候,就认识了。
采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您就自己开店了。
受访者:还有一个,我们自己也省吃俭用哦,勤劳。你自己要干什么东西呢,没有钱不行的,要有资金。所以呢,开店的时候要有资金。有资金以后呢我们就去开张了哦。那个10年呢搞得很好。在这个10年之中呢,钱呢,我也积蓄起来了。
采访者:就是说在石川,您开了10年的店,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受访者:后来为什么到东京来呢?这个呢是因为,当时有一个过程,我的大儿子在石川结婚的时候呢,这个同乡们不是都到我们家里来了嘛,在那个结婚仪式完了以后呢,都到我店里来,他们都说:哎呀,老陈,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啊,你姐姐也在横滨,我们同乡会都在那边。你这样的话,下次有什么事情我们也不来了。
采访者:就是劝你们来东京。
受访者:嗯,劝我们来东京。我自己呢,本身也喜欢到大的地方去。大儿子结婚以后呢,也到横滨了。这样的话呢,我也向儿子靠拢。要干的话呢,说干就干。实际上那个时候我店里头生意还是很好的。那么我就没办法哦。我对大儿子说,你先给我找个店,我们现在要转过去的话呢,有个店就能转过去。就这样搬过来了。
采访者:那大概是哪一年呢?
受访者:离现在10多年了啊。平成八年(1996年),好像是。
采访者:平成八年,您搬到了东京?
受访者:嗯。
采访者:您搬到东京的店是租过来的吗?
受访者:对,是租过来的。在有那家店以后呢,中途就买了现在这个房子。我们温州人大家脑子都是一样的。你想那时候,租个公寓每个月要十三四万日元,租个店16万日元,所有费用加起来要30多万日元。每个月30多万日元都付的话,就不划算,当时就打算买了。
采访者:倒不如买了。
受访者:嗯,租房子的话自己就没有剩下来东西。所以当时就想,就要自己买房子。然后就买了自己这个房子。你说,当时要做长远打算。一个人要讲信用。人与人之间要讲信用,还有,你和银行之间要有信用,所以你买房子的时候,不用百分之百都自己出钱,只出20%或者30%,大部分都是跟银行借的。那银行就把钱借给我。
采访者:当时您买下这幢大楼的时候,就上面出租,下面自己开店?
受访者:在买房之前啊,用温州话来说,“一靠算,二靠干”,你不会算没用。所以呢,我要算嘛。这个房子呢,房间要出租,基本上呢这个房租呢,可以还从银行借来的钱。这样的话,就10年我就把整个房贷还清了。剩下的话,负担就轻了哦。自己有收入。
采访者:我看您的名片写的是有限公司,这是什么时候注册的?
受访者:这个就是在东京开店以后,就注册了这家公司。那个时候要招厨师啊。都要以公司的名义出面比较好。
采访者:哦,就一直做到现在。然后从您石川第一家店开始,店里的员工构成是怎样的?
受访者:石川县那时候呢,我们基本上以自己为主。
采访者:您夫妻俩?
受访者:嗯,夫妻俩,另外刷碗啊什么的,另外叫人。
采访者:叫日本人,还是叫中国人?
受访者:日本人也有,中国人也有。
采访者:招中国人的话,都不是温州人,是吧?
受访者:嗯。像现在的话,我们在做的,有中国的留学生啊。
采访者:现在这家店员工的构成呢?
受访者:现在呢我儿子,我们(夫妇)自己两个,还有媳妇。
采访者:儿子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
受访者:这个是小儿子。还有叫了个江苏的厨师。另外的,都是中国的留学生啊,还有就是家庭主妇来兼职啊。
采访者:都是中国人吗?
受访者:有中国人,有日本人。她们都是打短工的,一天做3个小时,4个小时哦。这样交换的。
采访者:您当初出国的时候,家里的亲戚朋友是否对您有种期望,能把他们带出来?
受访者:有。要把家属带到日本来。但是,我父亲要是当时留在日本的话,那我就很舒服了哦。他没有留在日本,等于说我来日本是什么东西都没有。都是白手起家。
采访者:那您也完成了这种大家对您的期待。您也带过来挺多的人,除了您刚才介绍的,您姐姐一家是您带过来的,除此之外,您还带过来什么人?
受访者:带过留学生。到日本的留学生,我也带过。
采访者:留学生。就是说您帮他找学校?
受访者:对,找学校,给他安排生活。
采访者:到现在为止一共有多少个呢?
受访者:我直接担保的就是1个人,是杭州的哦。这个小孩是我自己(带过来的)。因为我跟她妈妈认识的。她要留学,我帮做保证人。另外呢,有几个呢,是另外的人担保出来的,但是呢在中间呢,如果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哦,都是我帮助他们。特别是有个在庆应大学念书的,那个姓陈的哦。他发生交通事故了,他骑摩托车跟人家汽车相撞以后,昏迷了好几个小时。后来被送到医院以后,他们在手机上找到我的号码,医院哪,没法找,看看手机上有个号码是我的号码,打电话给我。他问我这个人认不认识,我说认识。他说出事故了,交通事故了,你能不能来一下。我就马上赶过去。所以后来他那个住院什么的手续都是我给他办的。因为除了我,另外没有亲人嘛。当时担保他出来的那个人是个日本人,除了做担保人,他另外的事情不管的。
采访者:这位姓陈的留学生跟您是怎样的关系?
受访者:他的爸爸跟我是朋友,原来就认识的。他爸爸妈妈我都认识的。他到日本来呢,当时没有跟我说,他在中国有个办出国手续的地方,他们已经联系好的。到了日本以后呢,他才跟我联系。
采访者:您在生活上各个方面都挺照顾他。
受访者:嗯。后来,他出了这个事故以后呢,(对)医院方面(来说)如果没有人的话,他们也很难弄哦。他们抢救是给你抢救,但是下面的事情没法处理。以后的事情都是我给他办理。
采访者:您在日本也很长时间了,您在这边的朋友圈里,温州人、温州人以外的中国人、日本人他们各占多少比例呢?
受访者: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温州人,比如说同乡,还有一个中国人呢,我们讲情意团结哦。这方面呢,胜过日本人。日本人,虽然我们因为做生意嘛,有些人当时过来不知道,是一般的客人,但时间长了后就成朋友了。
采访者:那我们给他们一个比例的话,比如温州人占百分之多少?
受访者:那当然日本人多。
采访者:日本人多,那占百分之多少呢?
受访者:这个又要这样说了,我们温州同乡会的人哦,这几个人呢,终归是比日本人要亲哦。但是由于人数有限哦,人数不多。日本呢,我们时间一长,就慢慢多起来了。
采访者:您现在的这家公司,主要还是在做料理,其他没有做别的?
受访者:主要是料理,没有做别的。我那个女儿呢她开了家健康美容店。
采访者:您女儿开健康美容店,那是在什么时候呢?
受访者:那大概也是十几年前吧。大概15年前吧,就开始开了哦。
采访者:以前是在石川开的,还是来东京以后?
受访者:开始在石川开,开了以后也像我一样转到东京。因为我们到这里来,她也是哦。
采访者:嗯,转到东京?
受访者:嗯,也转到东京。在东京呢,在国立市,在那边开一家店。
采访者:店铺也是租过来的?
受访者:这个又要说我的事情了。当时呢,我们想去租店的,一看呢,都要二十四五万日元,借一个店铺的话,有的要30多万日元,那么我女儿偶然之间呢,(看到)在房屋中介的墙上挂了张纸,出卖店铺。这我就感兴趣了。我跟她一算以后呢,也不便宜,总的加起来要2000万日元,这样的话呢,自己拿个百分之二三十那个头金(首付)的话呢,就借来的,我自己也不过是每个月还个十几万日元就行了。
采访者:哦,那就比较便宜。
受访者:这样还下去,还个10年,15年,这个店铺就是我们自己的了哦。所以这个也成功了。现在还没付完。再过个五六年就完了。
采访者:那您女儿来日本的时候还蛮小的吧?
受访者:不小,14岁吧。
采访者:她一直是读日本人的学校?
受访者:嗯。到日本后,先也是学日语哦。她在中国初中毕业的。初中毕业以后来日本,来日本以后又从初中开始,为了学日语嘛。
采访者:哦,就是初中,高中,大学?
受访者:高中没有去,初中毕业后,就去专门学校,所以现在开美容院。
采访者:专门学校学的就是这方面的?
受访者:嗯,美容方面的。
采访者:最后我想问您两个问题,您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您最终会选择落叶归根还是在日本落地生根?
受访者:我已经65岁了,公司的事呢,以后都由我儿子管。
采访者:交给小儿子?
受访者:嗯,小儿子。还有一个我有一个自己想干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想到中国去,就是女儿的这一套美容健康,如果有办法的话,我想在中国搞一下。特别是我出生在浙江温州啊,还有那个杭州啊,因为我出生在温州,后来基本上都是在杭州附近生活的,那么以后如果有可能的话呢,我想到那边去,因为我女儿要过去的话,没有我,她也不行。
采访者:您女儿也想回去发展对吗?
受访者:她也想。
采访者:您最终会选择落叶归根还是在日本落地生根?
受访者:自己的根据地呢应该是在日本的。在中国的话呢就是为了发展点事业,还有什么哦,跟朋友交流什么也经常要去哦。
采访者:好的,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