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 孙伟
- 8字
- 2020-06-28 09:54:33
1.1 针刺的镇痛作用
1.1.1 人体观察
1)针刺引起正常人痛阈变化
针刺麻醉手术是在手术台上进行的,无法在实验室加以精确复制。为此,我们为66名正常受试者测定其皮肤痛阈,观察针刺是否能使其痛阈升高。用逐渐增强的直流电阳极电流测定皮肤痛阈:将面积为5cm2的无关电极贴在一侧小腿肚上作为无关电极(负极),将直径5mm的蘸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电极(阳极)放置于测痛点上,令阳极直流电以0.1mA/s的速率线性上升;到受试者开始感到明确疼痛时记录电流值,定其为基础痛阈,一般在1mA左右。测痛点选在前额部(穴位刺激同侧)、胸部(左、右)、腹部(左、右)、下肢(左、右)及背部(同侧),共8个点。针刺穴位选在一侧合谷穴,请有经验的针灸医师在该穴位用平补平泻法运针(提、插、捻、转),持续50min,每10min测痛一次。研究发现,随着针刺时间延长,皮肤痛阈逐渐升高,在针刺30~50min时达到最高点,较基础痛阈水平提高80%左右;如此时将针拔出,则痛阈逐渐降低,30min后尚未完全恢复。从时间规律上看,针刺期间痛阈缓慢升高,40~50min达到平台期;拔针后缓慢恢复,1h左右接近原水平。鉴于拔针后的痛阈下降曲线符合指数曲线,可以计算出其半衰期约为16min(图1.1)[5]。
图1.1 针刺合谷穴时全身8个测痛点的痛阈变化
这个实验确认了针刺具有明显的提高痛阈的作用。可以假设,此时若给予伤害性刺激,疼痛的感受将会明显减轻。该曲线也显示,针刺1个穴位时,痛阈值只升高了1倍左右,表明此时痛觉只是减轻,而不是完全消失。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即从空间规律来看,分布于全身不同部位的8个测痛点的痛阈同步升高,拔针后则同步降低,说明针刺的镇痛作用是全身性的,而非仅限于合谷穴所在的大肠经(始于手部,止于胸部)分布区域。我们曾经选用膝关节附近的足三里穴,或其他经络的穴位,得出的镇痛曲线轮廓与刺激合谷穴的结果非常类似。换言之,针刺手部的合谷穴也好,或者针刺膝盖外下方的足三里穴也好,都可以引起全身性的镇痛作用。我们认为,就针刺的镇痛作用而言,其疗效可能是比较广泛的。
2)针刺麻醉的临床表现
大量针刺麻醉临床实践表明:①需要在手术前0.5h开始针刺和行针,才能使切开皮肤时痛觉减轻,这一时期称之为“诱导”期,而图1.1中的这条曲线恰好显示需要0.5h诱导,才能充分发挥镇痛效果;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针麻手术下切开皮肤并非完全无痛,只是痛觉减轻至可以忍受而已;③图1.1中显示的是皮肤痛阈的变化,对于手术中牵拉内脏引起的内脏痛,本实验并未观察;④本实验只能反映刺激一个穴位所产生的效果,而我们曾经做过同时刺激多个穴位的实验,镇痛效果有进一步提高,但不能成倍提高。因此,有一种见解认为,没有必要像当年临床上所用的,在4个肢体上各用10个穴位(全身40个穴位)轮流刺激,而只需针刺少数几个穴位,就可以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
3)穴位深部注射局麻药,可阻断针刺的镇痛效果
在穴位上扎针,可以引起明确的、具有精确时间过程、可以重复的痛觉阈值的改变。人们自然要探究这种作用是通过什么机理来实现的。是通过神经起作用吗?如果是,那么用局麻药普鲁卡因注入穴位,阻断神经的传导作用,应该可以防止针刺的镇痛作用的出现。我们发现,皮下注射普鲁卡因并不能阻断针刺的镇痛作用,但是如果把局麻药注入与针灸的针尖端同样的深度,达到肌肉肌腱的水平后再捻针,镇痛效果就会100%被阻断(图1.2)。这是一个明确的证据,证明针刺主要是通过肌肉肌腱深部的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而发挥作用的。
图1.2 穴位深部注射局麻药普鲁卡因可以完全阻断针刺镇痛效果,说明传入神经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环节[5]
4)在偏瘫和截瘫患者的患侧针刺,其镇痛作用消失
我们又在具有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身上做试验。截瘫患者下肢膝盖部分完全丧失感觉,针刺其足三里穴也就没有全身镇痛效果。针刺偏瘫患者病侧的穴位,也完全无效。这些结果表明,针刺信息要通过神经系统传入到达中枢,才能发挥作用[5]。
5)电针和手针作用基本一致
如果针刺是通过刺激传入神经,把信息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那么就不一定用针灸针来施加机械刺激,而可以将脉冲电流发生器连接到针灸针上来进行刺激,应该能达到同样效果。为此我们将手捻针改为“电针”,即将针插入合谷穴后保持静止状态,不加捻转,而是将针柄与1个电针仪相连,施加频率为每秒10次(10Hz)的方波脉冲。如此刺激所得到的镇痛曲线,与手针合谷穴得到的完全重合。
6)针刺合谷穴旁的“非穴位”同样有效
如果针刺是通过穴位下面的神经起作用,那么就不一定严格地按照经络图谱上所描述的部位来选穴。已知合谷穴位于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是大肠经的一个主要穴位。本实验中,我们在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扎针,该处并无经络通过,但同样有神经支配,捻针时同样产生酸、麻、胀、重的“得气”感觉,由此而产生的镇痛曲线几乎与针刺合谷穴的完全重合(图1.3)[5]。
从以上一系列人体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有神经存在的条件下,电刺激可以代替机械刺激发挥相似的镇痛效果;去除了神经的作用,针刺和电针就不能产生镇痛效果。虽然目前在针灸研究领域尚未就“经络”和“穴位”的实质达成共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神经系统”很可能在“经络”和“穴位”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神经通过电冲动的形式传递信息,但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又借助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因此,根据以上结果推断,电生理方法和神经化学方法应该是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的两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大规模的针刺原理研究,从事针刺原理研究持续时间较长的实验室不下数十家,其中上海生理研究所张相桐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主要从事电生理学研究,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领导的研究组主要从事神经化学研究。两种途径所得结果互相印证,共同为阐明针刺镇痛原理作出了贡献。
图1.3 针刺位于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的“非经非穴”位点,得到与手针合谷穴相似的镇痛效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