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高校学生OER使用行为和态度调查——以浙江大学为例

探究OER的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OER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学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发现,影响OER在教育实践中使用的可能因素包括国家政策、教育者缺乏使用OER的意识、缺乏资源的质量评估系统、缺乏激励措施等(Badarch, Knyazeva & Lane,2012)。Lane和van Dorp基于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的“服务于自主学习的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计划(MORIL)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教师教育(the Teacher Education in Sub Saharan Africa, TESSA,相关网站http://www.tessafrica.net/)两个典型OER项目,调查了可能影响OER扩散与使用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使用者使用OER的意识、使用策略、在线教学方法培训以及试验经验对于促进OER的扩散利用都是非常重要的(Lane & van Dorp,2011)。此外,国际文献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发展中国家推广OER的使用会遇到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如教师与相关机构缺乏使用OER的技术水平与共享理念(Wang &Zhao,2011)。

如第3章所述,近些年来,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关注高校内OER的使用行为。基于已有研究,本研究拟开展一项有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生使用OER的现状及障碍因素的深入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当前中国高校学生OER的使用行为和态度。具体内容包括:(1)考察高校学生使用OER现状。其中包括学生使用OER的基本情况,如学生访问过的资源类型、了解OER的渠道、使用OER的目的、使用OER的频率、使用OER的哪些内容等;另一方面,考察高校学生对OER五个属性(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的认识。其中包括对五个属性的整体认识以及个体背景因素对学生认识OER属性的影响。(2)考察高校学生使用OER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使用OER五个障碍因素的认识:学生个人因素、教师因素、界面因素、内容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背景因素对学生认识障碍因素的影响。(3)探究促进OER使用效果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