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浙江余姚河姆渡 水稻栽培执牛耳——7000~65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层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缘于当时的余姚县罗江公社为使境内地势低洼的稻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而决定在河姆渡村北隅建造防洪排涝的机电翻水站。1973年6月破土动工时,被当地村民发现,并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1973年11月和1977年10月,专家学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两期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河姆渡遗址发掘出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尤其是其中有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国内外学术界。

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堆积厚达4米,由相互叠压、内涵丰富的四个文化层构成。第四文化层距今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6500~59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59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5500~5000年。文化堆积的内涵以第三、第四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专家学者特将第三、第四文化层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林华东著:《浙江通史·史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97—100页。

在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了人工栽培稻的遗存,稻谷、稻秆、稻叶、稻壳的堆积,厚度以10~20厘米、30~40厘米不等,最厚者达70~80厘米。经考古学家估算,遗址中稻谷的总量多达120吨以上。出土时的稻谷、稻秆、稻壳、稻叶色泽如新、外形完好,有的稻谷颖壳的隆脉、稃包仍清晰可辨,还发现了稻谷与茎叶连在一起的稻穗。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丰富的史前稻作农业的遗存。

出土的稻谷遗存虽已炭化,但大多保留有完整的谷粒外形,颗粒大小已接近现代栽培稻,粒重更远远超过野生稻。浙江大学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教授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属于栽培稻的亚种中晚稻型的水稻,必须经过由野生稻长期的人工驯化培育选种才能达到如此优良的品性。游修龄:《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 《文物》1976年第8期,第20—27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农耕科学技术长期创造性成就的阶段性结晶。河姆渡稻谷遗存的大量堆积生动证明,当时的水稻耕作技术已相当先进,产量已相当高,大米已经成为当时先民的主食(见图5.1和图5.2)。

图5.1 河姆渡稻谷

图5.2 河姆渡稻谷堆积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所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功。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传统的观点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个地区传统的栽培植物是耐旱的粟和黍类作物。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学成就突破了传统的观念。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个地区传统的栽培植物是水稻作物,长江流域也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原始农业的发展历史之悠久、发展程度之高,并不输于黄河流域。

河姆渡文化遗存中的水稻栽培技术,可执原始农业之牛耳,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