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生长环境与茶叶色泽:纬度低的南方茶区,温度高,日照强,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类的合成,叶片中多酚类、儿茶素的含量高,酶活性强,这种鲜叶制红茶,汤色及叶底红艳,品质好。光照决定了茶树光合碳代谢的基础,日照强,日照时间长,使茶树碳代谢旺盛,假如在春季水湿均衡的情况下,则表现为红茶乌黑油润,叶底红匀,如果在夏季或秋季,水湿供应差的情况下,茶树生长受阻,红茶的干茶色泽容易泛棕红色。

生长环境与香气:与前面关于海拔高度和绿茶香气的讨论相似的是,同样的土壤,在高海拔条件下,茶树形成了较多的高沸点香气物质,茶叶会表现得香高而持久。用这一理论不难理解近年来风靡市场的金骏眉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生长环境表现出香气类型和持久性的差异。

高山茶园

季节的差异体现在香气上则是相对凉爽干燥的季节,红茶的香气高锐,雨量较大的季节,红茶的香气较为低闷。这一现象在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红茶中也有同样的体现。印度大吉岭优质红茶主要来源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茶园,这里在冬季会有一个短暂的旱季,高海拔和凉爽干燥的季节带来了大吉岭红茶如红茶中的香槟般的良好品质。

土壤条件对于香气的影响方面,邓西海等在对世界主要优质红茶的化学成分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后认为,优质红茶产地土壤母质主要源于花岗岩、石英岩、变质岩、土壤富集Fe与Al,形成典型的红壤、红黄壤,并可由河流冲积形成山间冲积台地,土壤含砂量居中或较高,质地疏松。另外,干湿交替的季风气候和充足的雨水有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更新,促进土壤养分积累。土壤中Si、K丰富,有机质和N、P积累水平非常高,这是优质茶叶形成的基本条件。

生长环境与滋味:原料采摘季节的不同在红茶滋味方面的表现不同。春季各种成分含量丰富而协调,氨基酸、果胶物质含量多,茶汤滋味醇厚而鲜爽。夏季气温高,日光强烈,酯型儿茶素含量高,氨基酸、果胶含量较低,红茶的香气独特而滋味浓强,更适合制成红碎茶,制作条形红茶则容易缺少滋味的协调感。秋茶的品质会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

贮存环境与滋味:作为经过发酵的茶,红茶的酸味成分含量较高,其成分主要是部分氨基酸、有机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茶黄素及茶黄酸。和不发酵或者轻微发酵的茶相比,红茶的茶汤滋味本身比较容易出现酸味。假如含水量较高,则酸味物质还会在贮存期间发生变化,酸味强烈刺激的乙酸、草酸会增多,带有清新鲜味的柠檬酸、琥珀酸的含量减少,茶汤滋味表现出不协调的酸味感受。茶叶的含水量以及环境的湿度升高,则发生此类反应的几率增大,部分脂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带来陈气味。这也就不难解释,全发酵的红茶在贮存期间,滋味表现下降,如果含水量高且密封条件不佳的话,容易出现“酸败”现象。由于品种的差异,同属全发酵红茶的大叶种滇红工夫又比中叶种的祁红工夫更容易出现酸味。

红茶的贮藏期相对较短,存放条件中应特别注意湿度、光照和密封性。